水电站预可研环境影响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482196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站预可研环境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水电站预可研环境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水电站预可研环境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水电站预可研环境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水电站预可研环境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电站预可研环境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站预可研环境影响(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7.环境保护-采用7.1概述大黑公梯级是云南省红河(元江)干流梯级综合规划报告中推荐的红河干流开发方案中的梯级,大黑公坝址在石屏县与红河县境内,是红河州河段的龙头段。大黑公坝址多年平均流量254m3/s,距河口199.9km,原正常蓄水位338m,主要开发任务是发电,远期兼顾航运、灌溉,影响河段长约43.33km。鉴于原规划中裴脚大黑公河段无重要淹没对象,为提高工程开发效益,前阶段对裴脚大黑公河段进行补充规划研究,主要是将裴脚与大黑公两个梯级合并作为一个梯级开发,与原规划的二个梯级开发方案进行比较,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角度看,推荐大黑公水电站一极开发方案。本阶段根据云南省红河大黑公

2、裴脚河段补充规划报告审查意见提出的要求,按水电水利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中环境保护篇的要求,对大黑公水电站的环境影响进行初步评价并提出保护对策措施。7.1.1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96. 5.15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 6.26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2.12.3-93、HJ/T2.4-95 云南省红河干流梯级

3、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红河干流大黑公河段补充规划红河干流梯级综合规划报告,2001.5关于红河干流梯级开发综合规划的审查意见,2005-.1元江红河流域环境规划2003.3水土保持综合冶理规范水电水利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环境保护篇)7.1.2评价原则重点保护生态环境与水环境,体现区域的整体性和上下游梯级的协调性,对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方针。突出当地环境特征,遵循整体性、区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遵循以环境效益为基础的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遵循可持续发展和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7.1.3评价范围1)生态评价范围本工程生态评价范围分陆生生态和水生生态。主要评价水库库区和两岸影

4、响范围。2)水环境评价范围重点是库区和施工影响区域。7.1.4评价标准1) 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红河(元江)的功能区划分3个区域,自上游三江口至玉溪市与红河州交界断面,水质规划类别为III类,主要功能为农业、渔业和工业用水;红河大桥至蛮耗河段水质规划目标为IV类,主要功能为农用和工业用水。相应支流绿汁江和南溪河的水质规划目标为III类,主要功能为农用,南溪河有饮用功能;小河底河水质规划目标为IV类,主要功能为农用、渔业和工业用水。祥见表7-1。表7-1 红河(元江)水功能区划与水环境保护目标划分序号干流河段、一级支流河段名称水质规划类别水体功能1红河绿汁江扒河入口三江口III农用2红河小河底河峨

5、山化念元江段IV农用、渔业、工业3红河玉溪市境内河段三江口元江与红河县交界交汇III农用、渔业、工业4红河红河州境内河段入境(红河大桥)蛮耗镇(蛮耗桥)IV农用、工业5红河红河州境内河段蛮耗镇(蛮耗桥)河口6红河南溪河蒙自河口(中越桥)III饮用、农灌大黑公坝址位于红河县和石屏县境内,距河口199.9km,属红河州境内河段,库区处于水功能区划IV级功能区。2)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类标准;3)污染物排放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

6、996)执行第二时段的二级标准;(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表2的无组织排放限值;(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7.1.5 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有生态功能目标、环境质量目标和环境敏感目标。a)生态功能目标1)保护和改善红河干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提高生物生产力;2)保护红河干流中水生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物种种群和数量的稳定;3)保护红河干流沿岸的国家级、省级保护植物,保持植物多样性;4)保护红河干流沿岸国家级、省级保护陆生动物;5)不因红河干流梯级规划方案的实施而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满足玉溪市、红河州关于红河干流水土流失治理达标的要求。b)环

7、境质量目标1)作为规划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以评价工程设计方案的布局合理性为主要内容,环境质量目标主要针对水环境制定,对于方案各组成工程施工期间的声环境、大气环境质量目标本阶段暂不制定;2)本工程水环境质量目标:保护红河干流水质不因本规划的实施而导致三河口至红河县河段水质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不因本规划的实施而导致红河县至河口河段水质劣于 类标准。c)环境敏感目标红河干流无城镇饮用水取水口,干流主要的取水用途为农业灌溉。河段两岸山坡的植被为干热河谷特有的稀树草丛植被类型,在各梯级淹没占地范围内有农业生产用地,本阶段主要保护鱼类有巨魾,此外,本河段曾发现有鼋

8、、巨蜥等国家级保护动物,这些均列为生态敏感目标。表72 红河干流罗垤大黑公河段环境敏感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类别目标对象特征相对位置关系水环境水库水质库区生态巨魾重点保护鱼类本流域特有红河(元江)干流 干热河谷特有类型淹没区两侧山坡 新开发园地罗垤 国家或省级保护动物库区山地7.1.6干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红河发源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哀牢山东麓的茅草消,全长1200km,落差2580m,集水面积136800km2,其中我国境内76276km2,占全流域的55.76%。红河是我国西南主要的国际河流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红河干流梯级开发以发电为主,同时兼顾元江、元阳、河口等重要

9、城镇的防洪、沿河两岸农业灌溉与城镇供水需求及中下游河段的航运要求,实行多目标开发,以达到治理流域和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从环境条件、地形地质条件、交通条件、水库淹没、生态现状、移民安置工程投资等因素对红河干流的开发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本报告建议红河干流梯级开发采纳环境可行的推荐方案,即规划方案二,并建议考虑裴脚与大黑公梯级合并为一个梯级,对桥头梯级的开发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红河(元江)流域电力供应较为紧张,规划区域内除元江县略有富余外,其余各县的电力供应均不能满足自身需求。目前流域内开发的水电站多为小型径流式电站,缺乏具有调节能力的大中型电站,枯水期电力50%以上要靠省大电网供电,供电时间与供电

10、量均受到限制,制约了流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根据方案比选计算,红河(元江)干流梯级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可达100万kW左右,多年平均发电量约为50亿kWh,逐步开发对缓解流域的电力紧张局面,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干流有调节能力的梯级电站所具有的径流调节作用,对缓解流域丰、枯季的供需矛盾更具有优势,发电效益明显。规划方案的实施可为当地提供充裕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有利于广大山区推广“以电代薪”项目,可以减少因居民取暖和日常生活对当地植被的破坏,方案的实施会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多方面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进行减缓和改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规划方案是可行的。7.2环境现状

11、7.2.1自然环境1) 地理概况大黑公河段位于红河干流中游,红河干流发源于云南省巍山县的茅草峭,全长1200km,落差2580m,在我国境内长629km,落差2510m,流域面积34629km2。沿河多急滩,但无集中落差,河谷断面为“U”型和“V”型,水面宽多为60m100m,河道狭窄,漫滩很少,岸坡3070,成库库容较小。流域总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绝大部份属山区或半山区地势,平坝面积不足5%。河谷深切,分水岭高程一般在2000m3000m之间,河流最低水面高程约70m(河口县城)。罗垤水电站位于裴脚上游19.1km的元江县河段内,裴脚水电站位于大黑公上游26.6km的红河州河段内,大黑公

12、坝址位于石屏县河段内,属红河州管辖。2) 水文气象条件大黑公河段属元江炎热气候区,受河谷地带干流焚风的影响,气候干燥炎热、常年不结冰。多年平均年气温2021,元江站极端最高气温42.3,极端最低气温2.8,历年有霜日为0.7d,平均日照时数为2284h;多年平均降水量700mm1200mm,降水地区分布的一般趋势为上游小、下游大,年际间变化不大,但年内分配不均,一般集中在5月10月,占全年的85%左右;该区域多年平均蒸发量在2731mm1565.9mm(20cm蒸发皿),相对湿度为68%85%,多年平均风速2.8m/s3.3m/s,年最多风向为C、ESE、SW,相应发生频率为37、21、21%

13、,元江站历年最大风速为20m/s(ESE、SSW)。3) 径流与泥沙状况红河流域的径流由降水形成,其时空变化特性与降水时空变化基本一致,年降水从上游向下游逐渐递增,无集中暴雨区。据统计分析,坝址的多年平均流量为254 m3/s,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6月11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0%以上,枯期(12月翌年5月)不足年径流的20%,丰枯水年径流比超过2.5倍以上。红河为多沙河流,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较为普遍。河道水流含沙量较高,据统计坝址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4106万t,多年平均含沙量分别为5.14kg/m3,泥沙年内,年际变化都较大,90%以上的泥沙集中于汛期。4) 生物状况

14、工程涉及的红河、石屏与元江县植被较差,岩石风化较剧烈,水土流失较严重。据了解,水库河段范围内未发现珍稀保护动物种群,无珍稀鱼类和大型水生生物和植物分布。7.2.2 社会环境状况工程影响范围主要涉及红河州的红河、石屏县,玉溪地区的元江县略受影响。近几年来,红河州坚持“打基础、兴科教、调结构、建支柱、增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全州GDP由2000年的143.7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08.5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1.3。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一、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25.64:43.68:30.68调整为2005年18.

15、60:54.03:27.37,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进一步增加。2005年末全州总人口406.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64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农业人口333.71万人,占总人口的82.1%,耕地面积25.81万hm2。2005年全州经济实力明显增加,人均GDP达到7593元/人,是2000年的2.1倍。红河州世居着汉、哈尼、彝、苗、傣、壮、瑶、回、拉牯、布依10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25.87万人,占总人口的56.26,是全国哈尼族、彝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也是云南省回族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红河州矿藏十分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其中锡的储量居全国首位,其它矿藏还有铁、铜、锰、铅、锌、钨、金、银等。现已发现矿床(点)600余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112处,共37种矿产。目前已探明的有色金属储量745.5万t,其中锡165万t;黄金探明储量9899kg;银探明储量6097t;黑色金属42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