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课.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4820443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认识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认识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认识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认识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课.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课学校:沧州市运河区南陈屯乡张庄子学校 教师:谢爱杰一、 选题背景“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优秀代表,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诗词大会”以及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了解了中国的历史,了解到中国近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这是一个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良好教育契机。而张庄子学校坐落于农村,大部分孩子都是农民出身,他们生长在农村,感受农村的淳朴气息,非常有必要了解农民的二十四节气,因此,认识二十四节气的综合实践课在学校展开了。二、 活动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问题来源于生活,能围绕日常生活提出问题,养成自主

2、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通过搜集信息,合作探究,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并能将此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相关途径,初步学会查找、收集相关信息并将之整理成有用资料的过程,感受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了解二十四节气在生活中的应用。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搜集、认识相关信息的过程中,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体验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和重大发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了解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增强团队协作精神。三、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分类整理。活动难点:了解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四、活动过程本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选题与准备,活动

3、与体验,分享与评价,拓展与创新。(一) 、选题与准备准备一:选题分组在开题课上,为学生们展示二十四节气歌和二十四节气诗,简单介绍二十四节气,让学生们对二十四节气有初步的了解,在充满兴趣的前提下,纷纷提出自己想要了解二十四节气哪方面的知识,老师根据本班人数,将所有同学分为四组,学生们自愿结组,每组7人,各组员选出组长,由组长领取本组感兴趣的知识任务并制定活动方案。每组根据二十四节气歌选择第几句诗中所包含的节气知识,并搜集相关资料,例如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相关历史,搜集这些节气所对应的时间、在全国地点的习俗、与这些节气相关的天气变化等,还例如在某个节气应该多穿衣服,在某个节气农民伯伯应该播种或者丰收

4、,在某个节气某种动物开始冬眠或者苏醒等等,让孩子们体会二十四节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准备二:搜集资料指导搜集资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个阶段需要一课时来完成。(1)确定搜集的资料内容第一组搜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第二小组搜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第三小组搜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第四组搜集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根据同学们的反应,制定相关知识表格,涵盖每个节气的相关知识,这样可以让更加清楚明白各自的任务。节气来历气候变化物候特点习俗谚语(农事诗)农业生产活动(2)确定几种搜集资料的途径。教师先询问学生如何去搜集你想要

5、知道的信息,孩子们纷纷提出各自的想法。例如:上网查找资料,翻阅相关书籍,对身边的大人进行采访等。上网和查阅资料时,能够整理出有用信息,采访大人时要做到大方有礼貌,及时记录重要内容。(二) 活动与体验准备工作完成后,进入活动第二个阶段活动与体验。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预定的方案积极行动起来。随着活动的展开,学生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每个小组搜集所需要的资料,搜集到许多和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知识,但孩子们搜集到的可能比较凌乱,因此需要组长整理成册,也许整理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的指导,但是这完全不能阻止孩子们的热情。孩子们在搜集的过程中体验自己动手动脑的快乐,掌握中国二十四节气各

6、种知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真正提升了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三) 分享与评价各组派代表用幻灯片、录像、照片、电子文稿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这里面包含着孩子们查阅的书籍、网站和采访记录单。当然有些节气的相关知识孩子们搜集的并不完善,这时候需要老师进行补充和订正。立春: 2月4日前后,谓春季开始之节气。雨水: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惊蛰: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春分:每年的3月21日(或22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

7、长阶段。清明:每年4月5日前后,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谷雨: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小满:5月20日或21日交“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芒种: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夏至: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大暑: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

8、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白露: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寒露: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霜降:10月23日前后为“寒露”,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立冬:每年11月7日前后。小雪:11月22日前

9、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味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大雪: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小寒:1月5日前后, 此时气候开始寒冷。大寒: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展示结果之后,孩子们亲自画手抄报,展现自己这一阶段的收获,可以有自己对某一节气的理解,也可以有自己对二十四节气的赞美,也可以传达自己对

10、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农耕文化的敬意。老师们将这些作品在校园内进行展示。(四) 拓展与创新通过搜集资料与整理,学生们增加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农耕文明的敬意,认识到二十四节气具有不灭的文化价值。在农耕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农耕生产节奏与大自然节奏是同步的,而在现代农业气象学兴起以后,很多地区将二十四节气与农业气象资料相结合,编制农业气候历、农事历或农事活动表,使古代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相互参照,补充,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继续发挥作用。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而且鲜明地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二十四节气”所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对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还有人类应该敬畏自然,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态度,这种文化价值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五、活动反思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孩子们会有很大的成长:小组长们提升了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组员们学会了合作与探究,收获了友谊。孩子们掌握了更多的气象知识和农业知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