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干部须尽快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干部须尽快提高社会管理能力(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干部须尽快提高社会管理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干部须尽快提高社会管理能力XX年10月8日至11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改革开放28年来,社会建设首次成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从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我们来关注一下议题的改变,议题之变折射出中共治国方略之变:XX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主要讨论了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描述为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改革描绘的第一幅全景式行动指南。XX年四中全会上,中共首次把增强执政能力作为主要议题,提出全党必须深刻汲取世界上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
2、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XX年五中全会按照十六大对本世纪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在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同时,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六中全会确立的有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标志着中国在经过近30年改革开放的探索后,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的科学理念。党内分析人士预测,根据六中全会的精神,中国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改革和创新浪潮。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重视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因此决定将完善社会管
3、理确定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任务之一,足见社会建设和管理引起了我党的高度重视。而加强社会管理依靠谁,靠干部,干部是关键,是主导力量。提高各级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是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环节。本课将围绕如何提高各级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与大家共同探讨。主要分成三大问题来讲: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干部必须具备哪些社会管理能力。二是干部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三是各级干部应如何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一、和谐社会要求的社会管理能力1、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社会管理(内涵)?社会管理是指政府和组织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
4、社会行为的价值观念进行约束和引导,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以保持社会内部良性运行和社会生活有序化的过程。(怎么理解这个概念?)从社会管理的目标看,主要有三大目标:一、为社会成员提供合乎社会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规定各社会群体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义务,限制他们之间利益关系,制约和指导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避免产生大规模的对抗性冲突。从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看,则应保证个人生活具有起码的安定性以及全体社会成员能有序地生活。(比如“十年内乱”,整个社会不是文攻就是武斗,没有政府,没有管理,社会陷入一片混乱,百姓连起码的生存权都受到了威胁。)二、协调社会运行的各个组织系统,调节它们之间的
5、关系,修正它们的运行方向和运行速率,使之结构协调、相互配套,尽量使社会组织系统同步运行,为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同时,也促使新的社会秩序的建立。三、为群众和基层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从社会管理的内容看,主要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管理社会事务。社会事务主要涵盖教育、科学、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环境等领域,包括公共财政、社会政策等。社会事务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涉及到国家法律、政府政策,是国家和政府处理公共事务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改革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主要是注重提高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第二,协调各方关系。在构建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通过建立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管理的作用,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第三,危机事件管理。社会管理的作用还表现在对突然出现的危机事件的管理上,这是社会管理的一个特殊方面,能以此减少和降低对社会和谐的影响。第四,社会综合治理。目前,我国社会治安大局总体是稳定的,但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问题不少,各种诱发的滋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因素增多,重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概括起来
7、讲,社会管理主要是通过管制、引导、协调和服务等多种手段来整合社会力量,维系社会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从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来看,当前党的政府所强调的重点是优化政府管理的服务、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推进社会组织发展,以此来整合社会资源,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维持社会良性运行、和谐发展。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社会管理能力从社会管理的内容和目标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干部对应地具备“六项本领”:管理社会事务能力;协调利益关系能力;开展群众工作能力;激发社会创造力能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能力;维持社会稳定能力。各级干部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必须把握“四大要点”,各级干部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把握方
8、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把握方向,最重要的就是以人为本(以哪些人为本);制定政策,旨在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整合力量,涉及到政府职能、各种社会团体组织的力量整合(如何整合);营造环境,包括属于硬件的基础建设,属于软件的人文环境,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理论氛围等(如何营造)。下面,我们讲述第二个问题:二、各级干部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加强社会管理,干部是关键,是主导力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各级干部提高社会管理能力,是完善社会提高社会管理能力,是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创新管理体制的关键。(一)完善社会管理的必然
9、要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完善社会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管理的内容、方式、手段等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管理难度加大。(解放初期,人民群众刚刚翻身解放,容易拿现在跟解放前比较,很知足;文革期间,他们很多人连生存都受到威胁,岂敢妄谈社会和谐;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人们视野开阔了,更加民主自由了,因此,也就开始反思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成功与不足。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贫富分化问题、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等等),人民群众对完善社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各级干部必
10、须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观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和改革创新,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的社会管理体制。(1、巴黎骚乱为案例反证;2、以张云泉案例为例正面证实干部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另外,当前推进社会主义的谐社会建设,创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促进社会和谐。不仅要明确党委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责,而且要改善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改进政府服务方式,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信
11、息化。而这有赖于各级干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政事分开,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也与提高各级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密切相关。综上所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我们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中,发挥关键性的主导作用。(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对各级干部社会管理能力的新考验。当前,党和政府强调的重点是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推进社会组织发展,以此来整合社会资源,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维持社会良性运行、和谐发展。这是新形势新任力对各级干部提高社会管理能力提出的新要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对各级干部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12、然而,当前各级干部在社会管理能力方面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干部的管理观念有待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政府管理的发展方向,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思想上,突出强调了“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这一新的社会管理理念。各级干部观念上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没有把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放到应有主高度来认识,在管理行为上,突出地表现为权力观念变革的迟缓,放机的内驱力不足。由管制向服务转变,成为各级干部面临的难题。第二,社会建设、管理理论知识和相关政策有待学习。从各级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素
13、质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管理的特性缺少理解,对提高自身社会管理能力的意义和紧迫性领会不深,存在着观念认识上的误区,重经济发展,轻社会问题。对待社会问题,选择的解决方式至今也主要靠单一的、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方法。这种思维定势不仅影响了各级干部更新社会管理的理念,而且阻碍了对社会建设的社会管理新知识的学习。因此,各级干部如果不强化对社会建设、管理理论知识和相关政策的学习,就难以投身于社会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创新。第三,社会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各级干部在社会管理能力上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一些领导干部仍然把经济增长看作是最硬的指标,在决策时总把焦点集中在GDP的增长上,忽视科学发展和解决经济发展后的问题
14、。还有一些干部仍然局限于本地区或本部门利益,难以摆脱权力本位思想的束缚,缺乏全局意识、职能转变意识和完善社会管理的紧迫感。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担负的一项新任务,可供借鉴的经验很少,需要在实践中大胆地探索。各级干部无论是工作在党委系统,还是政府部门,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农村乡镇,都会面对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自身角色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迁会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担当新的角色也必须增长新知识和提高管理技能。只有这样,各级干部才能成功应对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难题,满足人民群众对完善社会管理的要求,才能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社会管理能力。综上所述,提高干部社会管理能力,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端
15、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下面,讲述第三个问题:三、各级干部如何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一)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主要途径:1、转变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因此,各级干部要同时具备这四方面的能力,才能担负起为人民执好政的重任。要转变过去单纯抓经济发展的惯性思维,把社会管理能力作为自己必备的能力加以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社会管理,迫切要求各级干部转变管理理念,变过去重权力管理、重行政命令管理为重服务型管理,使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紧密结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那么,各级干部如何才能树立寓管理于服务的观念呢?牢记公仆宗旨,强化服务意识。为人民
16、服务是党的宗旨,各级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权力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了,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提出的基本要注。但是,受“官本位”意识和利已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党员干部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当官做老爷,高高在上。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牢记公仆宗旨,深刻理解和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服务意识,塑造党员干部服务人民群众的良好形象。(案例:罗士围:城市成功拆迁的典型)健全服务制度,履行服务职责。加强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必须以科学、规范的服务制度作保证,用制度约束人,靠制度管理人,树立制度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使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司长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通过规定服务任务、量化服务指标、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