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481405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扬州市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扬州市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扬州市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扬州市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州市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扬州市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基础运用。(100分) (共21题;共100分)1. (2分) 下列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蒙古(mn) 澎湃(bi) 单薄(b) 参差(cn )B . 笨拙(zhu) 淋湿(ln) 倾角(qng) 蹿上来(cun)C . 冠冕(un) 外宾(bn) 豁开(hu) 紫禁城(jn)D . 旗杆(n) 乘车(chng) 花蕾(li) 凛冽(ln)2. (2分) (2016武汉) 依次填入到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河

2、流千差万别,形态各异,但在奔流之中,都在竭力浸润着脚下的土地。河水大概是庄稼最频繁的光顾者,能够_沙石的阻拦,能够_枯败的禾苗,能够_肆虐的风沙,能够_骄阳的炙烤。A . 唤醒 冲破 削弱 抵御B . 冲破 抵御 唤醒 削弱C . 抵御 削弱 冲破 唤醒D . 冲破 唤醒 抵御 消弱3. (2分) 下面的字中不属于同一结构的是( )。A . 近B . 从C . 边D . 送4. (2分) (2018六上东海期中) 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 ( )期中考试了,同学们都在紧张地复习。A . 邻近B . 临近C . 靠近(2) 流浪儿童冰冷的心终于被福利站阿姨的爱( )了。A . 溶

3、化B . 融化C . 熔化(3) 下列与蒙古族族有关的是( )。A . 泼水节B . 那达慕大会C . 竹筒饭(4) “华山自古一条道”是说( )。A . 华山陡难以攀登B . 华山险不易攀登C . 解决问题只有一种方法5. (2分) 句中画横线的字解释都正确的是( )他触目伤怀,自然感情不能自已。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A . 触(感动)鼎(大)B . 触(接触)鼎(古代的一种锅)C . 触(接触)鼎(大)D . 触(抵)鼎(正在)6. (2分) 选择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我的身段那么匀称 , 简直可以做模特儿啦!( )A . 均匀 B . 平均7. (2分) 抗洪前线流行的“

4、人在堤在”这句话的意思是( )A . 如果在堤上有人,大堤就会存在B . 只要大堤存在,大堤上就有人C . 如果人不在,大堤就保不住了D . 只要我们在,就会全力保住大堤8. (2分)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B . 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C .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D .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9. (2分) (2014广州)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

5、甘为孺子牛”是巴金的。B . 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等演绎了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历史上有名的故事。C . 美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和英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是外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D . 汉子从仓颉造字起,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演变过程。10. (2分) 下面有一句话表述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 . 伯牙、锺子期相传是战国时期的人,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在吕氏春秋列子等书中均有记载。B . “伯牙绝弦”比喻知音丧亡之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以表示悼念。C . 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称为“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11. (

6、4分) 补写词语。 _尔一笑 花团_紫_红应_不_人_味 _户户12. (3分) 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完成练习。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硕大无_ 顾影自_ _然大悟 翠_欲流一_千里 _驰神往 孤芳自_ 参_不齐(2) 以上词语中描写颜色的有: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 (3) 以上词语中形容自我欣赏的有:_、_,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 (4) 以上词语中形容突然明白的是_,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 13. (2分) 按课文桂林山水原文填空。 漓江的水的特点是_、_、_。桂林的山的特点是_、_、_。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这句话用了_的修辞方法。把

7、_比作了_。14. (8分)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羞愧_格外_惊讶_奇妙_15. (8分) 他们把意大利说成了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改成“被”字句)16. (3分) 读下面的短信,用诗填空。台湾小朋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可你们远离祖国母亲,我们多么盼望你们早日回到祖国妈妈身边!这里,我只好用陆游的一首_来表达我这时的感受:“_,_。_,_”我深信:以后我们会团圆的,这也是我们全体大陆小朋友的愿望!欢迎到我们家乡玩!17. (7.0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_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

8、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待压力,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_的身姿。就这样,反复地,反复地,反复地,反复地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18. (8.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

9、势按住左手,赶将上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

10、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汉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1) 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_醋钵儿绽放咄磬钹儿铙儿(2) 画出文中三个精彩的比喻句,说说好在哪里。 (3) 本片段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鲁达(提辖)教训恃强凌弱的恶霸镇关西的故事,读了这段精彩的描写,说说你对主人公性格的认识。 (4) 文中“洒家”是鲁提辖对自己的称呼,你还知道古代人们对自己有哪些称呼?列举出来。 19. (9.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董存瑞机智救八路董存

11、瑞小时候,最爱听八路军干部王主任讲抗日英雄的故事。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像英雄那样,勇敢地和日本侵略者做斗争。一个下午,日本鬼子又来村里“扫荡”了。董存瑞知道王主任还在村里,就急忙跑出去找,正好迎面碰到了王主任。原来他是组织民兵掩护群众转移才留在最后的。这时村子已被敌人包围,出不去了。董存瑞拉着王主任就走进自家的院子。“不行,鬼子搜出来了,会连累你们一家的。”王主任说着就要走。董存瑞堵住院门,坚定地说:“就躲在这里,我掩护你。”说着,他又帮王主任藏进墙角下的一堆破席卷里。就在这时,传来了鬼子的砸门声和狂叫声,紧接着“啪”的一声,院门被砸开了。五六个鬼子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闯了进来,他们后面还跟着一个

12、鬼子军官。鬼子军官四处张望了一下,走到董存瑞面前,比画着“八”字,问道:“小孩,这个的有?”董存瑞假装不懂,故意问道:“什么?手枪?我没有。”“不是手枪,是八路的!”鬼子军官咆哮起来。董存瑞摇摇头:“不知道。”“说了,糖的大大的有;不说,死啦死啦的!”鬼子军官“嗖”地拔出寒气逼人的洋刀,架在董存瑞的脖子上。董存瑞想起抗日英雄的故事,心里说:“杀头也不交八路!”他轻蔑地瞅了鬼子 一眼,干脆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鬼子军官见吓不着他,一挥手,鬼子兵就开始搜查了。他们翻箱倒柜,闹得鸡飞狗跳,什么也没搜着。鬼子军官还不死心。突然,他看到了墙角下的那堆破席卷,转过头来盯着董存瑞:“小孩,那里,八路的有?”董存瑞心里“咯噔”一下:“可不能让鬼子发现王主任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灵机一动,走上前去,抱起一捆积满灰尘的破席卷,使劲摔到鬼子面前,“这里面还能藏人?”一阵呛人的灰尘腾起来。鬼子连忙捂着鼻子,转身灰溜溜地走了。就这样,董存瑞用自己的勇敢机智,掩护了八路军干部。那一年,他才12岁。(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轻蔑_ 镇定_ 坚定_(2) 说一说文章中哪儿让你好笑?哪儿让你担心?哪儿让你佩服?(3) 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少年董存瑞是个怎样的人?(4) 有人说:“我们生活在和平社会,学习董存瑞这样的小英雄没什么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