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481211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设计方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栖霞大桥消险改造工程引桥梁体整幅顶升及支座更换专项施工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润华市政建立*栖霞大桥消险改造工程工程经理部2016年05月编制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编制原则1第二章、工程概况2第一节、工程概况2第二节、施工及作业要求2第三章、施工方案4第一节、工期方案4第二节、施工队伍安排及劳动力方案4第三节、机械方案4第五节、粘贴钢板1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节、碳纤维补强.16第五节、粘贴钢板1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节、桥面铺装25第九节、拱肋及吊杆修复29第十节、防撞护栏修复及检修道栏杆重设30第十一节、排水改造及更换伸缩

2、缝装置32第十二节、防抛网及标志牌设置34第十三节、桥下围墙及附属工程35第四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工程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案37第五章、施工进度方案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64第一节、施工进度方案64第二节、各阶段进度保证措施67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75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75第二节、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78第七章、平安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81第一节、平安目标、保证体系及措施81第二节、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93第八章、冬雨季施工、已有设施、管线的加固、保护等特殊情况下的施工措施106第一节、冬雨季施工措施106第二节、公用管线和邻近建筑物保护措施110第九章、工程管理班子的人员配

3、备、素质及管理经历114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114第二节、工程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及管理经历116第十章、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方案117第十一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126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130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131附表三、劳动力方案表132附表四、方案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133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134附表六、临时占地方案表. z.-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第一节 依据编制1、公路桥梁橡胶支座更换技术规程 (DB 32/T 2173-2012)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3、公路桥修养

4、护规 (JTGH11-2004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60-20035、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 (JTG/J23-2008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J041-20007、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 JT/T 3912009 8、设计图纸; 9、现场情况。第二节 编制原则采用新工艺、新法,确保工程平安,减少工程实施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在编制过程中,通过案比选,推出能比拟实际解决当前桥梁顶升的总体案,并侧重工程的可实施性。1、遵照现行的技术规和标准;2、充分发挥我公司专业优势,做到依靠科技,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做到案最优化,确保顶升过程中构造的稳定和平安;3、合理优化施工案,尽量缩短工期;4、坚持

5、科学态度,积极创新;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栖霞大桥位于纬一路栖霞大道上,为跨越铁路的高架桥,起点位于迈化路东侧,跨过铁合金厂、二七油库、地铁路三条铁路专用线、燕尧路、新十里长沟,与柳塘立交相接,全桥长 843.54m。全桥由西引桥、主桥、东引桥三局部组成。桥梁全宽西引桥为26m,主桥为34m,东引桥由于位于柳塘立交的变速车道上,全宽由26m过渡到46.4m。西引桥共计12跨,跨径组合为24.54+1025+25.49m,采用装配式预应力先法空心板梁简支构造;东引桥共计11跨,跨径组合为25.134+424.644+30+425 +24.54m,采用装配式预应力先法空心板梁及预应力简支T形

6、梁构造。引桥下部构造根底采用1.0m钻灌注桩,柱式墩,111*、16*、17*墩为双柱墩,1825*为三柱式墩,盖梁为预应力砼倒T梁。第二节施工及作业要求引桥球冠支座由于变形较大,根据设计要求:引桥橡胶支座按原设计型号进展全部更换,其中D25056mm球冠支座2548块,25036060mm板式支座48块。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引桥支座更换在不中断正常交通情况下,采用整幅单墩同步顶升的施工工艺来实施。顶升及更换支座的施工期间,需对过往车辆进展限载,大于30t的车辆制止通行,且全桥过往车辆限速60Km/h,. z.-第三节 施工总平面及立面图. z.-第三章施工方案第一节工期方案1、总体工期方案为

7、:60天。2、具体工期安排:序号工程名称510152025303540455055601施工准备2平台搭设3顶升更换4平台撤除4现场清理第二节施工队伍安排及劳动力方案序号施工队名称人数任务划分情况1技术员2负责施工组织、指挥、协调等全面工作的管理2顶升组20更换桥梁支座3杂工4辅助工作4支架搭设6顶升作业平台搭、拆合计32第三节机械设备方案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台备注1PLC控制同步顶推系统24点套12泵站24点台13千斤顶50T台220局部备用4位移监控设备个20局部备用5发电机台26临时支撑钢板垫片T 17运输车辆辆2第四章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法第一节施工总流程具体施工总流程图如下列图所示:

8、施工总体设计施工准备准备设备及材料施工平台搭设清理工作面顶升设备安装交通管制调试设备布置千斤顶布置百分表梁体称重确认各顶升点反力试顶升分级顶升至施工高度顶升位移监测更换支座同步落梁并清理现场测量数据第二节施工总体设计一、顶升式的选择采用整幅单墩同步顶升。二、顶升支撑点布置1、支撑构造顶升时保证梁体混凝土不受破坏,增大千斤顶对梁底和桥墩台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使混凝土局部受压强度小于混凝土强度值,强度值平安系数超过1.5。在梁底与千斤顶接触面垫200*10m钢板,增大千斤顶对梁底混凝土的顶压面积,使梁底混凝土局部受压强度小于混凝土强度设计值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

9、04取值,本桥梁板混凝土标号按C40计算,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26.8N/mm2。2千斤顶布置按单墩上部构造计算以综合工况最不利的东侧引桥最宽处第26跨空心板梁,桥宽46.4m,跨径24.96m,横桥向布置44片板梁为例。板梁自重:V中=13.5 m342片=567 m3 V边=15.1 m32片=30.2m3G1=(567+30.2)2.6T/m3=1553T已包含钢筋自重桥面系自重:G2=46.4m24.96m0.22.6 T/ m3=602T已包含钢筋自重防撞护栏自重:G3=0.35m3/m24.96m3道2.6T/ m3=68T已包含钢筋自重最宽处第26跨单墩顶升总重:G=(G1

10、+G2+G3)0.5=1111.5T单墩布置(442+2=90)个50吨千斤顶,其平安系数=(9050)1111.54,故在上部交通满足行驶速度不超过50Km/h及限载小于30t的条件下,能够满足顶升平安要求。3混凝土局部受压验算施工中在千斤顶与板梁之间垫200mm,厚度为10mm钢板,受压面积为31400mm2根据荷载分布分析:按90个顶升点计算,梁体局部承受荷载最大值约为1111.5T90=12.35T123.5KN局部受压强度:123.5103N31400mm2=3.93N/mm2,且3.93N/mm2=26.8N/mm2。完全满足抗压要求。桥墩台盖梁等构造受压状况同板梁。4)千斤顶设备

11、本桥顶升千斤顶选用型号为50型千斤顶,高度为48mm,活塞最大行程15mm,置于支座附近。 5千斤顶布置通过最宽处第26跨单墩顶升验算,顶升平安储藏系数不低于1.5倍验算系数为4.0倍,满足顶升要求,故T梁及板梁千斤顶布置如下列图所示。第三节施工准备 1、施工前期准备1熟悉图纸、施工案、施工操作规程和施工现场。2做好详细的人员及设备组织,根据工程容,做好下料单。3组织所有施工机械及机具设备进场,购置所需材料。4施工前召开技术交底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参加人员为参与顶升的所有人。做好技术交底。5做好相关交通告示及组织工作 6搭设脚手架作业平台具体详见第六章容。 2、顶升准备顶升前在桥面上布置假设干

12、标高和中线观测点,准确测量各点的标高值及桥梁偏移情况,并好记录,确定各点的准确顶升高度。并作好如下准备工作映1) 顶升系统可靠性检验;原件的可靠性检验:在正式实施顶升前,将以70%-90%的顶升力在现场饱压5小时,再次确认密封的可靠性。液压油的清洁度:液压油的清洁度是系统可靠的保证,本系统的设计和装配工艺,除格按照污染控制的设计准则和工艺要求进展外,连接软管在工厂进展格冲洗,封口后移至现场,现场安装完毕后进展10次空载运行,以排除现场装配过程中可能意外混入的污垢。2) 成立顶升指挥系统;现场指挥组设总指挥1名,全面负责现场指挥作业,指挥组下设4个职能小组:分别是检测组、控制组、液压组和作业组,

13、负责相关的工作各职能小组设组长一名,与总指挥、副总指挥共同组成现场指挥组。第四节顶升流程顶升时,当梁体因局部应力的突然增大,造成应力集中现象。当应力释放时,则会在梁体薄弱环节造成对梁体的破坏,结合这一特点,应对总的顶升量分割成几级小的顶升高度来完成。1、顶升前准备工作 (1)顶升前系统不同人员排异检查顶升系统安装完成后应保证两人以上的排异检查,且应保证两人的排异检查的时间、工况等的隔离性,以保证顶升过程中的同步顶升系统能真实反映顶升过程中的的情况。排异检查的专业技术人员检查完毕后应各自出据检查报告给总指挥。 (2)人员工作细致分工顶升前应对参加同步顶升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展明确的分工,并进展书面分工岗位的书面技术交底。书面交底容应包括组织机构、分工岗位、岗位职责、紧急频道处理信号、信息渠道常用术语、及施工制止项等。禁未经岗位培训或刚培训不久的人员上岗操作,本次同步顶升工作均为多年岗位人员。 (3)信息反响及传递渠道检查本次同步顶升的信息的传递工具为手持对讲机。顶升前应统一为施工当地未制止的频道作为信息传递渠道。应检查每部对讲机的有效沟通性及清晰性。顶升前应再次明确频道的制止语、紧急语、急令等关键语言。 (4)进场工人平安教育及平安防护措施顶升前应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