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推理知识汇总.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480952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侦探推理知识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侦探推理知识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侦探推理知识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侦探推理知识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侦探推理知识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侦探推理知识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侦探推理知识汇总.doc(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死亡时间的推断角膜浑浊 单位:小时轻度 12中度 24高度 48尸斑开始 0.51轻度 23中度 45尸僵开始 23全身僵直 47最强 12尸冷(21摄氏度下) 单位:小时37(单位:摄氏度) 137 236.5 335.5 434 533 632 731 830.5 929.5 1028.5 11尸体未出现尸斑和尸僵 一小时内轻度尸斑 尸僵于颈部 23小时内尸斑明显 变动尸斑可消退,尸僵止上肢 45小时内尸僵尸斑明显,不消失 78小时如何推断死亡时间1、如何根据尸斑推断死亡时间死亡时间 尸斑改变-0.5-1h 尸斑呈局限性,境界清晰,在低体位出现,小斑点,淡紫色2-3h 逐渐向周围扩大,境界

2、有点模糊,在尸体低下部都出现4-5h 手指轻压尸斑退色。翻动尸体,现有尸斑消失,尸体低下部出现新的尸斑,即尸斑转移6-10h 手指强压尸斑中等退色。翻动尸体,原有尸斑不再完全消失,尸体低下部出现新的尸斑,切开尸斑皮肤血液流出,即两侧性尸斑11-15h 手指强压尸斑稍微退色。翻动尸体,原有尸斑不消失,新的尸斑也不易形成,切开尸斑皮肤,从血管断面缓慢流出血滴,并渗出浅黄色或红色液体24h 尸斑完全固定,手压不退色,切开尸斑皮肤无血液流出,皮下组织呈紫红色2、如何根据尸僵推断死亡时间死亡时间 尸僵出现部位 说明-2-3h 下颌、项5-6h 下颌、项、肩、肘 下肢弱7-8h 下颌、项、肩、肘、股、膝

3、指、趾弱10-12h 下颌、项、肩、肘、股、膝、手、指 足、趾弱12-24h 下颌、项、肩、肘、股、膝、手、指、足、趾 全身最强24-30h 开始缓解30-40h 股、膝、足、趾 下颌、上肢弱48h 下肢弱48h 全部缓解3、如何根据角膜混浊程度推断死亡时间死亡时间 角膜混浊程度-1-2h 湿润,瞳孔透明3-4h 湿润,瞳孔开始发白5-8h 开始干燥,瞳孔透明度逐渐丧失9-11h 微混浊12-23h 混浊增强,瞳孔尚能透视24-30h 中等程度到显著混浊48h 完全混浊,瞳孔不能看见4、死亡时间与环境温度、尸冷()的关系-环境温度()死亡时间 -3-5 6-8 9-11 12-14 15-17

4、 18-20 21-23 24-26 27-1-2h 30 31 31 32 33 34 34 35 363-4h 28 29 30 31 33 34 34 35 355-6h 27 28 29 30 31 31 32 33 347-8h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9-11h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12-15h 23 24 25 26 27 28 29 31 3216-20h 20 21 22 24 25 26 27 29 3021-24h 18 19 20 22 24 25 26 28 3030h 13 14 16 18 21 22 2

5、4 27 2940h 10 12 14 16 19 21 23 26 2848h 7 10 12 14 18 20 22 25 27-注:1、注意尸体肥瘦、衣着厚薄的影响。2、注意死因的影响。如脑挫伤、脑内出血、热射病、白血病、肺炎、伤寒、农药中毒的影响。3、温度计插入直肠内3min后观察。4、室温测量应在尸体同高度测量;水中尸体测水温;卧室被内尸体测卧具内温度。极有侦破价值的早期尸体现象一、肌肉松弛练气功最讲究的是入静,做到全身上下各关节、各肌肉群都松弛。其实绝对的松弛,是任何活人都做不到的,只有死人才可能做到。人死后,通常出现的第一个尸体现象,就是肌肉松弛,那是绝对松弛,一点都不紧张。法医

6、上的肌肉松弛,也叫肌肉弛缓,是指人死后,由于神经活功停止,肌张力丧失而出现的全身肌肉松驰、变软的现象。其最主要的和首先的表现,就是面部表情丧失,瞳孔散大,眼微睁,口微张,皮肤失去弹性,全身肌肉普遍松弛,各个关节容易屈曲,四肢能作被动运动,以及小便、精液可能外溢等。肌肉松弛现象一般可以持续12小时,待尸僵出现以后就结束。民间常说:“人都死便了!”就是指的死者经过肌肉松弛后,尸体出现尸僵变硬的状况。凡是经过肌肉松弛阶段的尸体,姿势都基本相同。如果尸体处于仰面平卧状态、则尸体姿势通常是上肢微弯曲,头微倾于一侧,下肢伸直,足尖略向外翻,拇指向掌心弯曲并被其余四指覆盖,手呈半握拳状态。尸体背面如肩部、背

7、部、臀部、小腿后面等柔软而凸出的部位与尸体的衬垫硬面接触后,因死后肌肉松弛而被压成扁平状态,并且不容易恢复原来的凸度。如果凸出部位与花纹的硬面接触,则尸体接触面的皮肤上便可形成与接触物硬面相应的压痕,如草席纹等。这些压痕即使在变动尸体位置后也往往不易消失,只有到尸体腐败时才消退。以上这些在法医学鉴定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邦助我们判断是否死后移尸,查明死亡时的原现场,从而帮助我们侦破案件。肌肉松弛的人死亡后的一种普遍的尸体现象,但是也有例外,也有一些尸体不发生肌肉松弛现象。例如,人在死亡的那一瞬间,灾然发生尸体痉挛。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全身肌肉立即发生强直收缩,关节不能屈曲,因而不发生肌肉松弛。二

8、、尸体温度的下降有人对北京1030名正常人体温进行统计,结果是:口腔温度平均值为37.19,正常范围为36.737.7;直肠温度平均值为37.47,正常范围为36.937.9;腋窝温度平均值为36.79,正常范围为3637.4。人体的正常体温,是由体内的产热散热而保持动态稳定的,一般在37左右。人死后由于新陈代谢停止,体内不能继续产生热能,而尸体内部原有的热能却仍然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水分蒸发等方式不断向外界散发。达就使得尸体温度降低,逐渐变冷,直至与外界温度接近或略低于外界温度。这种尸体现象称为尸体冷却或尸冷。尸体冷却速度的快馒,常常要受到尸体的各种因素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尸体本身的因素

9、,主要是指死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死亡原因等。在一般情况下,儿童和老年人的尸体冷却快,青壮年较慢,刚生下来的新生儿,在死后510小时,即可降到与周围环境相等的温度。由于脂肪有保温作用,散热慢,因此,肥胖的尸体比瘦弱的尸体冷却得慢。慢性消耗性疾病、大出血、溺死、大面积烧伤死者的尸体冷却速度快,而猝死、机械性室息死、一氧化碳中毒死的尸体冷却速度就要慢些。此外,有的尸体在一定时间内,尸体温度不但不下降,反而处于上升状态,所以有人开玩笑说,人死了也会发高烧。例如,脑炎、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感冒并发肺炎等患者死后,由于细菌、病毒的作用,体内的分解增强,产热活动增加,所以尸体温度暂时可以处于上升状态。又如,

10、日射病患者死后,由于临终时颅内温度升高,神经系统功能发生障碍,其尸体温度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不立即下降。再如,破伤风、癫痫或者士的宁中毒者,由于死亡前有较长时间的痉挛,体内产热增加,所以死后尸温也会持续上升。外界环境的因素,包括周围环境的温度、衣着或覆盖物的厚薄等情况。尸体周围环境的温度越低,尸热发散越快,尸体冷却也就越快。普通成年人的尸体,在通常室温环境中(1618)在死后的10小时内,平均每小时大约下降1,10小时以后下降速度减慢,经过24小时左右,尸温就降至与环境温度基本接近。在冰库或冰雪中的尸体,大约经过1小时,即可完全冷却,时间稍久即可发生冰冻,体内液体能结成冰块,四肢、脑躯干完全冻硬,

11、眼球内液体因冰冻、体积膨胀,致使眼球稍有外突。这种尸体若要进行解剖,应当先进行解冻。在温度高达4050的环境中,尸体温度不冷却,甚至有可能上升,就不发生尸体冷却现象,因而也就不能利用尸温的变化来推断死亡时间。尸体的衣着和覆盖物对尸体冷却也有一定的影响。裸露的尸体则冷却较快,而衣着或覆盖物较多、较好的尸体则冷却较慢。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人在12月自缢身死,身着羊皮袍子。在其死亡后对其尸体进行检查,发现其胸部、腹部皮肤尚有余温,而裸露在外面的手、面部等己与外界温度接近。在尸体冷却的过程中,尸体各部位的冷却速度并不是同步的。尸体的尖端边缘部位都比躯干部位冷却得快,尸体的表面又都比内脏冷却得快。在一

12、般情况下,耳壳、指(趾)端、鼻尖最先冷却,然后是四肢、躯干,最后是腋窝。在各种情况下研究和检验尸体冷却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测定尸体温度的方法问题。这是谈论尸体冷却的前提。方法不同,结果定然迥异。由于直肠的温度比较稳定,测量直肠温度的操作方法也比较简便,所以一般都是从直肠里面测定尸体温度。在环境不变的1和3小时后测量直肠温度,用测定冷却的方法确定尸体温度的下降速度,可取得良好的结果。在法医学上一般不用尸体冷却这一尸体现象来确定死亡,因为法医学上认为体温降至20或20以下可确定死亡,而即使在最有利于尸冷的条件下,尸体温度要降至20或20以下,一般也要需要1012小时。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其

13、他能确定死亡的尸体现象,如尸斑、尸僵早已出现。当然这并不是说尸冷这一尸体现象在法医学上没有意义,相反,尸冷下降的规律对于我们推断早期尸体死亡时间具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尸检时,首先测定尸温和环境温度,取得两者温差;然后取得当地气象部门的支持,查清在发现尸体前24小时的温度、风力变化情况,再结合影响尸温下降速度的多种因素,最后根据一些现成的统计表、公式等求得尸温下降可能经过的时间。这可以作为推断死亡时间的一种依据。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影响尸冷速度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利用尸温下降的规律来推断尸体死亡时间,应当结合其他尸体现象和因素作出综合判断。三、尸体上的图案尸斑人死后,在尸体低下部位皮肤出现的紫红色斑块,称为尸斑。尸斑的形成,是由于人死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