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诊治热点问题和进展.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480933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状疱疹诊治热点问题和进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带状疱疹诊治热点问题和进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带状疱疹诊治热点问题和进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带状疱疹诊治热点问题和进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带状疱疹诊治热点问题和进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状疱疹诊治热点问题和进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状疱疹诊治热点问题和进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带状疱疹诊治热点问题和进展带状疱疹诊治热点问题及进展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常有急性病毒感染性皮肤病,VZV在体内以暗藏状态存在,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被激活,并传达到皮肤引起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拥有必然的传染性,接触无免疫保护人群后可能使其患水痘,最常有的并发症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本文综述了带状疱疹诊治热点问题及进展。1 带状疱疹的特别种类及易误诊问题一些特别表现的带状疱疹简单造成漏诊或误诊,如遇到皮疹还没有出现的前驱期或表现为顿挫型带状疱疹时,可能将其神经痛将其诊断为

2、其他疾病,如心绞痛,肋间神经炎,消化道溃疡等,进而耽误病情。其他,需与一些特别种类疾病的鉴别诊断。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皮损呈线性时,称之为带状疱疹样的HSV,此类疾病易与皮损数目少、限制于一个地址的带状疱疹相混淆。在诊断不确定,特别是面部或生殖器地区发生疱疹时,建议进行实验室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以明确诊断。带状疱疹有时也有与接触性皮炎混淆,鉴别要点为后者有接触史,皮疹与神经分布没关,自觉炙烤、瘙痒,无明显神经痛。 播散性带状疱疹是带状疱疹中的严重种类,表现为在带状疱疹的基础上全身泛发的水疱,水疱平时不是群集的,而是近似水痘样呈脐凹状散在分布,严重者可出现皮肤坏死及血疱,病毒播散

3、至内脏,并发脑膜炎、肺炎、心肌炎、肝炎等,威胁患者生命。双侧带状疱疹指皮损累及双侧多神经节段,水疱簇集分布,以胸腰段和面神经为主。既往报道,播散性带状疱疹及双侧带状疱疹多发生在高龄体弱及肿瘤患者,但随着近来几年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控制剂的广泛应用,其报道愈发常有,并常常有低龄患者的报道。播散性带状疱及双侧带状疱疹病情危重,有必然的死亡率,多数患者免疫水平低下,需及时予以抗病毒、止痛、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结合治疗,由于糖皮质激素易加重病毒的扩散,故不建议使用。 2 带状疱疹临床防治进展2.1带状疱疹的规范化治疗在没有其他复杂危险峻素情况下,带状疱疹平时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治疗的原则是提前、足量、足疗程;

4、治疗的目的是减少皮损、降低急性带状疱疹相关难过(acute zoster-associated pain, ZAP)的强度和连续时间,进而改进患者生活质量;而在免疫低下或其他易感患者中,治疗目标则延伸到减少陪同并发症的发生。抗病毒药物的系统使用已证明能够减少皮肤症状并降低ZAP的连续时间或严重性。常用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平时认为抗病毒治疗的最正确机会为发疹的48-72h。阿昔洛韦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仅为15-20%,常需静脉给药,而静脉给药有引起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的风险。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口服吸取较好,生物利用度高,是临床上治疗无并发症带状疱疹最常用的口服药物。介绍的药物

5、剂量为阿昔洛韦0.4g,每日5次口服;伐昔洛韦1g,每日3次口服;泛昔洛韦250mg,每日3次口服;抗病毒疗程为7-10d,或至皮损结痂。其他,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可减缓病毒的复制、背根神经节内的病毒载量。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诚然有一些凭据表示在疾病发展早期的抗病毒治疗能够降低PHN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但目前的研究结果还没有完好一致。在及时规范的系统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恩赐沉着止痛类,免疫调治类、营养神经类药物等也是常用的系统治疗方法。应用沉着止痛类药物缓解患者难过是带状疱疹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急性期难过明显的患者可尽早应用控制中枢愉悦类的药物如多塞平、阿米替林等。严重的神经痛,采纳

6、抗癫痫药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临床上采纳的神经营养制剂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目前还没有临床凭据支持其在缓解神经痛及预防PHN发生方面的必然疗效,而近来几年来研究表示,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发生多为功能性的神经电生理变化,并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精神病变,因此在带状疱疹的治疗中其实不建议老例使用神经营养制剂。同时,临床上希望提高带状疱疹患者免疫力,采纳免疫调治剂如胸腺肽、卡介菌多糖核酸等,目前并没有效凭据支持其必然疗效,故在带状疱疹急性期,无适应症时其实不建议老例采纳。其他,针对带状疱疹的局部治疗、物理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拥有必然的辅助作用,包括皮损处采纳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等冲刷或湿敷,无明显溢

7、出时外用3阿昔洛韦乳膏、l喷昔洛韦乳膏等。常有的物理疗法有激光、紫外线、红外线、高压氧、磁场、频谱、微波等,均在促使疱疹的吸取、结痂,缓解、治愈神经痛等方面拥有优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即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或针灸的方法促使止疱、止痛、治愈等,在长远实践中证了然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的疗效,但仍需有效的循证医学凭据加以证明。2.2 新式抗病毒药物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使用溴夫定是胸苷近似物,与阿昔洛韦拥有相似的作用体系,主若是控制病毒的复制。由于这种过程只在病毒感染的细胞内进行,因此其抗病毒作用拥有高度的选择性。溴夫定在欧洲获赞同用于带状疱疹和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治疗。伐

8、马洛韦(EPB-348)的作用体系与阿昔洛韦相似,对HSV-1,HSV-2,VZV和EBV拥有较高的活性,特别是其抗VZV活性高于阿昔洛韦。但近似于其他抗病毒药,伐马洛韦也已显示出对突变胸苷激酶突变的抗性。同时一项关于带状疱疹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伐昔洛韦对照,伐马洛韦并没有显示出更大的优势,这主若是由于其会引起恶心、头痛、呕吐等不良反应。新式抗病毒药FV-100属于双环核苷近似物,每日口服给药1次足以保持血药浓度在EC 50以上。2013年,用于评估FV-100治疗带状疱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II期临床试验完成,但试验结果还没有宣告。近期,据ContraVir Pharmaceuti

9、cals报道,该药物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开始启动。2.3糖皮质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共识与争论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在VZV感染的治疗中存在必然的争议,一般认为糖皮质激素可缓解炎症反应,减少神经元伤害,进而缓解难过,有利于预后。但也有研究者认为糖皮质激素拥有免疫控制作用,可引起病毒扩散,不利于预后。现有的绝大多数临床报道均显示激素未促使病毒感染的血行播散,引起带状疱疹的播散及感染的加重。偶见的不良反应有报道称面部带状疱疹静滴地塞米松后所引起带状疱疹泛发并脑膜脑炎,及有慢性皮肤病史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后引起红皮病等。依照最新公布于Cochrane的系统议论,经过对787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

10、疗的带状疱疹病例数据进行解析,结果显示急性期激素治疗其实不能够有效预防PHN的发生;但短期激素治疗能缓解带状疱疹急性发生期的难过,加速皮损愈合,可作为急性期的辅助治疗措施。关于糖皮质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平时主张在足量抗病毒药物应用的基础上,病变早期(出疹5d以内)的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出现皮损较重,难过明显时,消除禁忌证后合适使用中小剂量激素作为辅助疗法, 初步剂量成人泼尼松为30-40 mg/d,分2-3次口服,每7天减少10 mg左右,3周为1个疗程。3 带状疱疹疫苗研究及应用进展预防VZV再激活引起的带状疱疹与PHN的最正确策略是使用疫苗。默沙东制药公司研发的VZV减毒活疫苗ZO

11、STAVAX是目前唯一获赞同上市的带状疱疹疫苗, ZOSTAVAX于2006年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赞同上市,目前该疫苗已经在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60 多个国家及地区被赞同用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18,但还没有在我国上市。已有资料显示该疫苗可有效降低带状疱疹及PHN的发生率。但作为减毒活疫苗,其有效成分为VZV,疱疹病毒拥有暗藏的致癌性,研制亚单位疫苗及DNA疫苗则能够去除病毒致癌基因,闪避此类风险,但目前还没有带状疱疹亚单位及DNA 疫苗被赞同上市。其他,国产带状疱疹疫苗的研制目前也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包括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和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研制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 作者:杨慧兰 简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