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 杨 》教 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4808271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 白 杨 》教 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 白 杨 》教 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 白 杨 》教 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白 杨 》教 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白 杨 》教 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白 杨 教 案教学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自学生字词,理解并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课文。教学重点: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的有关句子。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从内容中体会思想这一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教具准备:有关大戈壁的录像片。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一、初读,体会白杨树的特点教学伊始,我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三句话,用“。”画出重点词语。学生读后,画出直、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接着我让学生在讨

2、论的基础上归纳白杨树的特点:(1)直;(2)适应性强;(3)不怕困难。二、细读,体会白杨树的精神在学生初步感知白杨树的特点后,我让学生再细细体味三句话中的每个字每个词,设计一些练习,让他们体会白杨树的顽强和奉献精神。1、比一比,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a)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b) 白杨树很直2、把句子补充完整,读一读,想一想,从中你读出了白杨什么精神( ) ( )a) ( )需要白杨,白杨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 ( )b) 当风沙狂吼着袭来时,白杨( ).当雨雪冰冷地落下时,白杨( ).当干旱煎熬着大地时,白杨( ).c) 你可以( ).可以( ).可以( ).学生在这

3、样的细读练习后,深深地体会到白杨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喻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巧读,借下文体会白杨的表白在体会到白杨树的高尚品质后,我巧妙引读15小节,过渡到16、17小节,默读后让学生说说,从这几个小节,你们读出了什么?a) 爸爸在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b) 孩子们暂时还不懂爸爸所表白的。接着,让学生填空后自己在16小节中找问题。孩子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不知道( ),孩子们只知道爸爸这次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再念中学,不知道( ),孩子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不知道( )。填空后总结成两个问题:a) 孩子们不知道新疆那么

4、荒凉,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b)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带他们去新疆读书?然后让同学再读第14小节,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从这里找答案。学生读后,找出答案:爸爸就象白杨一样,戈壁需要他,他就来到戈壁,不怕困难,顽强不屈地建设戈壁:爸爸决心扎根戈壁,希望孩子们也象他一样,所以把孩子们也带来。四、诵读,引起学生共鸣语文教学,教师要善于借文字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起情感共鸣,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啊、三句话,既写了物的品质又赞了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最后我就借诵读启发学生:同学们,这短短的三句话,更包含着爸爸-一个边疆建设者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精神。还包含着他对他的孩子,包括我们的无限希望。让我们把它背下来,把自己的回答化为最深情的语言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