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111.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4805527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1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1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1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1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1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11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平整场地复测桩位埋设护筒泥浆制作钻机就位钻孔清孔验孔安放钢筋笼安装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基桩检测1、测量放样:依据审核过的设计图纸,采用平面极坐标法精确放样,每次放样至少两排,用钢尺进行相互间距校核无误后,放样数据和记录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然后现场复测,最终定位,并安设护桩,以便检查钻孔位置及钢筋骨架的定位。护桩要埋设牢固,长度不小于50cm,同时便于校核使用。2、平整场地:根据以放桩位,对所涉及区域进行场地的平整,保证机位的地基平整、坚实。地基软弱的应及时进行处理,使其满足钻机作业要求。3、护筒埋设:护筒采用5mm的A3钢板卷制而成,直径大于桩径40公分埋

2、入地表以下1.5米;对于桥台处,高出地面至少30cm 。护筒埋设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倾斜程度不大于1%,护筒周围用粘土夯实。4、泥浆制作:开钻前,应先使用优质粘土或膨润土调治好泥浆。制浆前,先把粘土块尽量打碎,泥浆采用人工搅拌,先将粘土加水放入泥浆池内浸透,然后用人工搅拌。泥浆比重1.21.3,用1002型泥浆比重计测定。粘度1928s,用1006型泥浆粘度计测定,粘度越大携带钻渣的能力越强,钻渣不容易离析沉淀。含砂率小于6%。5、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必须牢固、平稳不倾斜,可在钻机两侧掉线坠或用经纬仪校正垂直度,钻头中心位置与孔中心对正,倾斜度偏差不大于1%,要由测量队监控。钻机安装后应用

3、缆风绳固定,并经试用行,确认符合要求。钻机就位后经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签认,方可开始钻孔。6、钻孔6.1、将钻机冲击中心对准护筒中心,先向护筒里灌注调制好的泥浆,或注水并加粘土快,用冲击锥十字形钻头以小冲程反复冲击造浆,同时稳定护筒下脚。6.2冲孔应连续进行,冲孔过程中泥浆性能应根据地质情况进行调整,保持孔内外水位差在0.5m以上,防止坍孔。6.3、冲孔过程中,在钻孔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记录,采用掏渣的方法进行清孔、34m内可不掏渣,以便石渣泥浆尽量挤入孔壁周围空隙加固孔壁,待冲到45m,进行正常的冲孔阶段时再掏渣。一般每钻进0.51m掏渣一次,掏至泥浆中没有颗粒或颗粒较少,相对密度恢复正常为止

4、,掏渣后应及时向孔内注水及添加黏土或泥浆,以保证孔内水头。6.4、冲孔应在相邻桩(5米范围内)砼浇筑完成24小时后方可进行,以避免干扰相邻桩砼的凝固;软土地基的钻孔应首先进行地基的加固,保证钻孔设备的稳定、钻孔孔位准确后再进行钻孔。6.5、在钻孔过程中,若发现漏水、漏浆现象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钻孔一气呵成,不宜中途停钻以避免坍孔,若坍孔严重应回填重钻。钻孔过程中应加强对桩位、成孔情况的检查工作。每钻进23m应检查一次竖直度,核对地质情况在土层变化处捞取渣样,辨明土层并计入记录表,以便与地质剖面图核对。6.6、当冲孔达到设计标高后,根据钻孔记录检查是否满足设计深度,并应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确定是否

5、终孔。7、清孔:当终孔检查合格,立即进行清孔,确保孔内钻渣沉淀厚度不大于图纸或规范规定的沉淀厚度。直至达到清理泥浆要求。清孔后泥浆相对密度为1.03-1.1,粘度为17-20s,含砂率为小于2%,胶体率大于98%,沉淀厚度满规范要求。清孔时要保持孔内外水位差,防止坍孔。清孔后,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后,立即提钻,采用检孔器检孔。检查孔深、孔径、竖直度。检孔器直径为设计钢筋笼设计直径加2倍的设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长度为46倍的桩径。8、安放钢筋笼:当成孔检查符合要求后,便可安装钢筋笼。钢筋笼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加工。加工时,必须在箍筋上安装保护层砼垫块。由于本桥钢筋笼均大于10米,所以应

6、分节加工,分节安装。安装时钢筋笼中心位置要与桩基中心相符,其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并采取顶端与护筒焊接的方法固定,防止浇筑砼过程中钢筋笼偏位或上浮。安装结束时,应由测量队校核其中心位置,合格后,方可安装导管。9、安装导管1、导管安装后要进行水密、承压试验,采用空压机向导管内压气,查看孔内是否有气泡冒出,保证在浇注过程中不漏水,吊装就位时导管应位于孔口中央,导管下口至孔底一般为2540cm。2、导管安装完成后,要对孔深、孔底沉淀厚度进行再次检测,如果沉淀物厚度超过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直至达到规范要求后再进行砼灌注。10、灌注混凝土1、首批混凝土的灌注:贮料斗内的容量必须满足首次剪球后,砼内导管埋深大于0.81.2m。首批混凝土应根据孔径、孔深、导管直径、泥浆比重来计算。2、桩基础灌注应连续进行,间断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否则可能出现断桩。砼灌注时,速度不宜太快,徐徐进行,防止产生高压气囊。当灌注接近钢筋笼底部时要控制灌注速度,防止钢筋上浮。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检测孔内砼面的位置,及时拆除导管,调整导管埋深,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以26m为宜,提升导管时严禁拨漏导管,严禁导管埋置太深,无法拨出。3、灌注砼桩顶高度应比设计高出0.51.0 m。处于干处的桩头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清除。11、基桩检测:根据设计本工程采用声测反射波法检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