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4793893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人教版必修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教案(人教版必修2)课型新课主备教师班级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图片,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总结能力,通过设置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3、情感

2、态度与价值观:明确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终将不断前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难点: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教学过程备注1.新课导入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完成,中国的经济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阶段,可毛泽东却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方面还是一个学生。”这位缺乏经济建设理论储备的小学生会把中国的经济引入什么样的阶段呢?2.展示目标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3.自主学习 提出问题一、社

3、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经济恢复(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_的长期掠夺和_的肆意搜刮,加上战争的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2)恢复:到_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_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实现过渡(1)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_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2)进行工业化建设概况:优先发展重工业,_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_等先后建成投产。3.自主学习 提出问题结果:我国开始改变_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进行三大改造概况: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_,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纷纷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影

4、响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_高潮。结果: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标志着_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二、探索与失误1成功探索(1)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_变为先进的_。意义:是对我国建设_的一次_探索。(2)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_、巩固、_、提高”的方针。成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_和发展,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2探索失误(1)1958年总路线1958年,中共_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2)“大跃进”运动工业上,制定出几年内产量赶超_和_的高指标。农业上,出现了“

5、_,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_。(3)“人民公社化”运动初期一切财产由_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公社大办_,吃饭不要钱。3失误影响(1)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_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2)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_。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原因:1966年,“_”爆发,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_。2表现: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_被废除,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3.自主学习 提出问题3调整(1)周恩来:_年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_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2)邓小平:_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4.师导生学合

6、作探究探究一:“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造)【提问】一五计划中,党为什么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组织学生结合背景小组讨论】【教师总结答案】重工业落后,借鉴苏联经验,加强国防建设,巩固新生政权。探究二: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存在哪些失误?分别错在哪里?【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大跃进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探究三:【出示材料】李先念同志曾说过:“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

7、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 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问题一】文革期间,国民经济为何会出现劫难?【教师总结】在“左”倾思想指导下,阶级斗争取代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偏离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问题二】从建国初期到文革时期我国经济建设一波三折,结合它的成败,给我们哪些启示?(由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教师总结】1、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2、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3、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4、实事求是,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5、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5.达标检测反馈疑难完成步步高1-6题6.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历史是一面镜子,这些惨痛的经验教训成为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的宝贵财富,难能可贵的是中共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1978年后,在吸取这些教训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现代化建设。完成步步高18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