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教学设计[15].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4792183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己亥杂诗》教学设计[15].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己亥杂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有关龚自珍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本诗。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合作赏析的方法,理解诗的含意。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领悟作者情感,学习作者不畏挫折的坚强性格和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教学课时】1课时2学情分析学生已能熟练背诵,但内容还迷糊不清或一知半解,特别是对前两句,更是不知其意,对后两句的赏读也不到位。3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24教学过程 一、己亥杂诗以检查默写的方式导入:指名一生在黑板上默写,再分析评价【讲授】己亥杂诗二、关于诗题“己亥杂诗”1、这四句诗的题目是什么?2、什么是“己亥”?“杂诗”是

2、怎么回事?讨论后出示如下背景:己亥杂诗是诗人被迫辞官后的诗集,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按干支纪年这年为己亥年,故称。这年诗人辞官南归,于农历四月二十三离京,七月初九回杭州,九月十五日北上接家眷,十二月二十六日抵达江苏昆山。往返期间,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叙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宦经历、师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 今天要学的这一首是原第五首。三、关于“辞官还乡”1、诗人为什么要辞官回家?是否从此不再关心国家命运?诗人离京时,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廷分成主战与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还想

3、着为国家做些事情。2、这些内容在哪些诗句里得到体现?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被迫辞官的龚自珍会有怎样的心情?浩荡离愁白日斜四、诗句译读(学生自讲交流纠正升格分享)1、译读参考:2、诗意阐述:诗人寄居京师二十年,一旦辞别,离愁满怀。“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怀着无边的离愁别绪,“我”辞别京师,骑马东去,要回到远在天边的家乡。一路上诗人心情极为矛盾,心绪极为复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虽然打算辞官家居,但并非弃绝尘缘,“我”还想为社会尽点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正如那飘落的花朵,融入春泥后,更能护育新花。句中“落红”实际上是诗人自况。诗人以

4、含蓄隽永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眷恋深情。五、品赏诗句1、诗人是怎样把自己的离愁别绪表达出来的?“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李煜曾有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人以李煜亡国被囚之愁自诩,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诗人为了衬托离愁,特别把离京时间选在了傍晚,马致远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衬托离愁。诗人通过比喻、衬托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吟鞭东指即天涯”本句虽无愁字,但也能表现诗人离京之愁。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 。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2、赏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本意虽然是辞官,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六、主题意义: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著的忠忱;不甘于沉沦,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牺牲自己,培养后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