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三苦精神有感.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4788382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三苦精神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三苦精神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三苦精神有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三苦精神有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三苦精神有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三苦精神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三苦精神有感.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三苦精神”有感张晓红3月27、28日,在镇教办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学校组织九年级全体教师和七、八年级班主任赴信阳商城一中和长竹园一中学习考察,通过两天的学习,我感触最深的是那里的“三苦精神”,即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下面介绍一下此次信阳学习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商城一中,我们看到学校的校舍很陈旧,校园面积不大,办公条件也不好,除了必备的学习,办公用具之外,没有任何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是商城一中教师强烈的责任心、责任感以及对工作的热爱和忠诚,使参观的每一位教师深受感动。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一个教师要带几个班的课,甚至两科的课,并且班级人数较多,相当于我们这里的两个班,但他们不计工资报酬,任

2、劳任怨,无怨无悔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上,商城一中教师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刻苦认真,从听的两节课中可以看出商城一中的教师在备课上是下了功夫,对教材、教法研究非常深入,大到教学理念,小到教学中提问每一个问题,“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好吗?”“你来试试吧!”“相信你,肯定行”提问方式,语气非常有激励性、有针对性,学生回答问题后,激励性、鼓励性语言较多,这些素质决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而是教师长期刻苦钻研的结果,在辅导学生身上,老师更是上了一番功夫,为了便于课间辅导学生,老师主动要求把办公室搬到楼梯下的小房间,为的是离教室近,课间辅导学生方便。他们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充分体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奉献精神,我们要从他

3、们身上学到热爱教育,忠于教育的精神去服务社会,造福于民。长竹园一中是一所山区中学,这里的学生大都住在山区,最远的离校40里,条件比较差,在学生宿舍里,我们参观的老师看到学生睡的床是用山区木材锯成木板用钉子订成的,有的两人合用一床,床上铺的是很旧而又单薄的毯子,由于条件太差,学生每周来学时带上一周的干粮。看着一碗碗大米,一盆盆粗糙的腌制咸菜,我的心异常难受,他们学习条件是多么的艰苦,但是,没有一个学生因为艰苦的学习条件而辍学的,课堂上,学生听讲认真、积极发言、讨论热烈,因为他们心中怀有走出大山,成就梦想的愿望,所以生活再苦、条件再差,也不会放在心上,他们相信苦中有乐、苦尽甘来,美好的理想不断激励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正是由于“三苦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商城的教学质量在全省都是一流的,成为了外地学校学习的榜样。参观以后,我们受益很多,我不仅把长竹园的艰苦条件讲给学生听,让他们也从中感受到学习环境的珍惜,而且我自己也在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上有了极大的转变。只有甘于奉献,无私付出才是教师这个职业的精魂。经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想我会在这个岗位做得更好。学“三苦精神”有感张晓红 回郭镇顺源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