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汇编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4784044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汇编(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注:以下各项所述临床意义,仅是表明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定 患有某病。请勿随便对号入座!如有疑问请至医院由专业医生结合体格检查 等后确诊!肝功能检验项目 谷丙转氨酶英文缩写 ALT正常参考值 0-40IU/L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检验项目 谷草转氨酶英文缩写 AST正常参考值 0-40I/L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检验项目 转肽酶英文缩写 GGT正常参考值 0-40IU/L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

2、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检验项目 碱性磷酸酶英文缩写 ALP正常参考值 30-115IU/L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 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检验项目 总胆红素英文缩写 TBIL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临床意义 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检验项目 直接胆红素英文缩写 DBIL正常参考值 0.00-6.00umol/L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检验项目 游离胆红素英文缩写 IBIL正常参考值 0.00-17.3

3、9umol/L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学习好资料检验项目 总蛋白 英文缩写 TP正常参考值 55.00-85.00g/L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 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 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检验项目 白蛋白英文缩写 ALB正常参考值 35.00-55.00g/L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降 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见于慢性肝炎、 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白蛋白30g/L,则预后较差。检验项目球蛋白英文缩

4、写 GLO正常参考值 15-35g/L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 等),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感染, 如化脓性感染、梅毒、麻风、结缔组织病。检验项目 白/球比值英文缩写 A/G学习好资料正常参考值 1.00-2.50。临床意义 减低: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 炎等)。如治疗后白蛋白提高至正常或接近正常,A/G比值接近正常,表示肝 功能有改善。故检测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可估计肝脏疾病的病情 核预后。检验项目 胆碱酯酶英文缩写 CHE正常参考值 4000-13000U/L临床意义 CHE 活性降

5、低时有临床意义。 在病情严重的肝炎患者中,约有4/5病人血清CHE活性降低至正常60%,危重病人可降至正常的10%以内甚 至完全缺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均可致CHE活性降低。饥 饿,营养不良CHE也降低。可作为有机磷中毒诊断及估计预后的重要手段检验项目 血糖英文缩写 GLU正常参考值 3.4-6.2 mmol/L临床意义 增高:某些生理因素(情绪紧张,饭后1-2小时)及注射肾上腺 素后,病理性增高见于各种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梗,甲亢,垂体前叶嗜 酸性细胞瘤,颅内出血,颅外伤等。心肌酶谱检验项目 乳酸脱氢酶学习好资料英文缩写 LDH正常参考值 90-245U/L临床意义 增高:急性

6、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检验项目 羟丁酸脱氢酶英文缩写 HBDH正常参考值 90-250IU/L临床意义 增高:作为急性心梗诊断的一个指标,与LDH大致相同,在急性 心梗时此酶在血液中维持高值,可达2周左右。检验项目 肌酸激酶英文缩写 CK正常参考值 30-170IU/L临床意义 增高:心梗4-6小时开始升高,18-36小时可达正常值的20-30 倍,为最高峰,2-4天恢复正常,另外,病毒性心肌炎,皮肌炎,肌肉损伤 肌营养不良,心包炎,脑血管意外及心脏手术等都可以使CK增高。检验项目 肌酸激酶同工酶英文缩写

7、 CK-MB正常参考值 0-25IU/L临床意义 常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和监视学习好资料肾功能 检验项目 尿素氮英文缩写 BUN正常参考值 1.7-8.3mmol/L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高蛋白饮食,糖尿病,重症肝病,高热,轻度肾功 能低下,高血发性骨髓瘤尿路闭塞,术后无尿,尿毒症前期,肝硬化,严重 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检验项目 肌酐英文缩写 CRE正常参考值 36.00-132umol/L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严重肾功能不全,各种肾障碍,肢端肥大症等。降低: 见于肌肉量减少(如营养不良,高龄者),多尿。检验项目 尿酸英文缩写 URIC正常参考值 150.00-416.00umol/L临床意义 增

8、高:见于痛风,子痫,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降低:见于恶性贫血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血脂检验项目 甘油三酯英文缩写 TG学习好资料正常参考值 0.30-1.80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可由遗传,饮食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 等。降低: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B脂蛋 白缺乏及吸收不良。检验项目 胆固醇英文缩写 TC正常参考值 3.40-6.5mmol/L临床意义 意义:1.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及分类;2.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断;3.TC增高或过低可以是原发的营养因素或继发 于某些疾病,如甲状腺

9、病,肾病等。检验项目 高密度脂蛋白英文缩写 HDL-C正常参考值 1.00-1.60mmol/L临床意义 降低: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TG血症,严重疾病或手术后, 吸烟,缺少运动等。检验项目 低密度脂蛋白英文缩写 LDL-C正常参考值 0-3.36 mmol/L临床意义 同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当LDL-C值在3.36-4.14mmol/L时,为危 险边缘;4.14mmol/L为危险水平。检验项目脂蛋白(a)英文缩写 Lp(a)正常参考值 0-30mg/L临床意义 冠心病危险遗传因子,增高:冠心病率和死亡率比正常人大为增加,改变饮食结不会下降,应以药物治疗常用检验参考值血常规:RBC(红细胞计数

10、)男(4-5.5)X1012 女(3.5-5.0)X1012红细胞增多见于:(1)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2)心肺疾病:先天 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 胞来维持供氧需要。(3)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减 少见于:(1)急性或慢性失血。(2)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3)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4)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 血管外溶血。HCT(红细胞压积)男40-50%女37-48%红细胞压积的测定有助于了解红细胞的增多与减少,当各种原因所致的红

11、细胞绝对值增高时,红细胞压积也 会有相应的增加。血液浓缩时红细胞压积可达50%以上,临床上常用于了解 脱水病人的血液浓缩程度,作为计算补液量的参考。红细胞压积降低与各种 贫血有关,因红细胞体积大小的不同,红细胞压积的改变并不与红细胞数量学习好资料平行,需同时测定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并用于计算红细胞各项平均 值才有参考价值。MCV(平均红细胞体积)82-92flHGB(血红蛋白)男120-160g/L女110-150g/L1.相对性增多: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 连续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另见于慢性肾上腺皮 质功能减退

12、、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绝对性增多:由各种原 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 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1)生理性增多: 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等。(2)病理性增 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致,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 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 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在另一些情况下,病人并无组织缺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增多并非机体 需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亦无代偿意义,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 肾癌、肝细胞

13、癌、肾胚胎瘤以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一般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为贫血。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贫血可分为四级。轻度:血 红蛋白90g/L、中度:血红蛋白9060g/L、重度:血红蛋白6030g/L、 极度:血红蛋白30g/L。1.生理性减少:3个月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较正常学习好资料人低10%20%。妊娠中、后期由于孕妇血容量增加使血液稀释,老年人由于 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低,均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2病 理性减少:(1)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1)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再

14、生 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 2)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 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 的巨幼细胞性贫血。(2)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造成红细 胞破坏过多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性贫血、阵发 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 的大手术及一些化学、生物因素等引起的溶血性贫血(3)失血:急性失血 或消化道溃疡、钩虫病等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MCH(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7-31pg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10-350g/LPLT(血小板计数)(100-300)X1091.血

15、小板增多:当400xl09/L时为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例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 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恶性肿瘤、感染、 缺氧、创伤、骨折等。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 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X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 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 60 0 x 1 0 9 /L, ,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2.血小板减少:当100X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成减少(见于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 性贫血和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过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脾功能亢进等疾病)血小板消耗增加(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 板减少性紫癜等;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学习好-资料WBC(白细胞计数)(4-10) x 109白细胞可分为5种类型,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即 是该种形态的细胞占白细胞总计数的百分比。LYM(淋巴细胞)20-40%临床上异常的淋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