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设计—依兰县道台桥镇中心校张春青.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478305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设计—依兰县道台桥镇中心校张春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设计—依兰县道台桥镇中心校张春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设计—依兰县道台桥镇中心校张春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设计—依兰县道台桥镇中心校张春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设计—依兰县道台桥镇中心校张春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设计—依兰县道台桥镇中心校张春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设计—依兰县道台桥镇中心校张春青.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千里跃进大别山(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哈市依兰县道台桥镇中心校 张春青【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作用千里跃进大别山是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千里跃进大别山围绕“解放战争”这一单元主题,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以“狭路相逢勇者胜”为核心,讲述了刘邓大军在1947年向大别山挺进中最激烈的一场战斗强度汝河。文章用中心句“狭路相逢勇者胜”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了刘邓首长英明果断的指挥才能和我军将士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先锋”的大别山精神。 2教学目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每次出现的含义。感受刘邓首长英明、果断的指挥风采,学习革命先

2、辈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受到革命豪情的熏陶和感染。3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含义,感受革命豪情。【学情分析】五年级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课标在对本年段阅读要求中强调指出:学习初步独立阅读课文,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精髓所在,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设计本课教学时,能够依据新课程理念,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并把学生的发展做为课堂追求的目标。【教学策略】 教学中,做到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理念,以生为本,遵循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创设情境,抓中心句、关键

3、词等感悟中心思想,培养学生品质和能力。【教学过程】将本课时的教学流程划分为五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创设情境,审题引入。第二个板块是目标引领,自主学习。第三个板块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四个板块是细读课文,品读悟情。第五个板块是升华情感,延伸拓展。一、创设情境,审题引入1、出示刘邓首长的照片引入新课。2、简介历史背景。师:在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率领的军队被称作刘邓大军。这是一支英勇奋战的军队,是一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军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7课就描述了其中的一次重要的战斗。(板书课题:千里跃进大别山)3、简介大别山的地理位置。师:大别山位于河南、湖北和安徽三省的交界地区,在国民党反

4、动派的首府南京附近,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敌人的心脏。(结合地图介绍)师:那“跃进”是什么意思?“千里”又是什么意思呢?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场激烈的战斗中。设计意图:课之伊始,我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结合地图介绍大别山的位置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目标引领,自主学习(一)出示学习目标(二)出示自学提示1、理解题目千里跃进大别山中“千里”什么意思?“跃进”什么意思?2、刘邓大军在“跃进大别山”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紧急情况?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刘邓首长是怎么做的?3、战士们是怎样跃进的?结果怎么样?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学提示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提高自学能力。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

5、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读不准的音,自己想办法解决。2、课文能读通了吗?下面老师要来检验一下同学们读的如何,请同学来分段朗读课文。希望你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能够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并要边听边思考: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过程中,有一句话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是哪句话,请把它找出来。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掌握字音,理解字义。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狭路相逢勇者胜”,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四、细读课文,品读悟情。(一)学习13自然段,理解“狭路相逢”。1、轻声读1、2自然段,想想这2个自然段交待了什么?师:这一伏我军胜利了吗?你从哪知道的?师:我军之所以取得胜

6、利,有一句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39自然段,找出这句话,用_ 画出来。2、理解“狭路相逢”。(指名读第3自然段。)师:文中说情况紧急,从哪里看出来,用画出来。师:相信通过你的朗读,一定能把当时那种情况的紧急表现出来。(二)学习48自然段,理解“勇者胜”。师:刚才同学们读这一部分可以用“狭路相逢勇者胜”中哪几个字来概括?(狭路相逢)谁和谁相逢?师:那文中“勇者胜”是什么意思呢?“勇者”又是指谁呢?师:是啊,这场战斗的胜利靠的是首长的勇和战士的勇。1、首长的勇。师:哪几个自然段可以看出首长的勇?屏显:我们要采取进攻的手段,从这里打开一条通路。不管敌人有

7、多少飞机、大炮,我们一定要迅速前进,一定要实现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计划。要记住,现在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要勇,要猛。师:同桌互读这三句话,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能读出他做这个决定的果断吗?(练读,指导读)2、战士的勇。从哪里能看出首长的勇,画下来。这几句话描写了什么?(战士们做好了准备)想一想,要怎么读,为什么?结合插图,理解战士的勇。师:请同学们看书中的插图,你看到了什么?在这一刻,他们有没有想到过可能会牺牲?他们只想什么?3、理解“勇者胜”。指名读第8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战士勇的句子。(两个比喻句)读句子比较,哪句好,为什么?这一自然段中还有哪里能看出战士的勇?河对岸的国民党军队点亮了灯光,把我

8、军这方看得清清楚楚。面对这些,战士们害怕了吗?他们毫不畏惧,继续拼杀,课文中用了一连串的动词,你来找一找,把它们圈出来。观看录像。师:让我们回顾一下那激烈的战争场面。(播放录像片段)师: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用你们的声音表现出来。(再读这部分)师:这段文字的描写,你体会到战士们的什么精神?师:经过英勇奋战,我军(胜利了),你们高兴吗?让我们再大声地说(我军胜利了)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像一把钢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听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观看录像,情境创设等方式方法,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感受刘邓首长英明、果断的指挥风采,学习革

9、命先辈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先锋”的大别山精神,并受到革命豪情的熏陶和感染。五、升华情感,延伸拓展师:“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军胜利了,实现了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计划,为后来解放全中国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奠定了基础。今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回到了战争岁月,请同学们记住,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并要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也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师:回去后收集一些大别山的书集或电影看一看,写下感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力量。附:板书设计 千里跃进大别山战斗背景 时间 地点 形势战略方针 进攻 速度 勇猛首长勇敢英明战斗场面 冒着 攻占 扑向 拿下打开战士英勇顽强战斗结果 胜利 如钢刀插进敌人心脏 狭路相逢勇者胜【自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读读、想想、画画的办法指导学生理解感悟。通过对中心句的品读和多种形式的朗读与文本对话,努力将学生带入千里跃进大别山过程中的抢渡汝河的战斗中,品赏佳句,体会“跃进”精神体会刘邓首长的英明果断和解放军战士的英勇顽强。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辈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先锋”的大别山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