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施工组织设计)1-B-分部-报警安装后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477642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施工组织设计)1-B-分部-报警安装后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业施工组织设计)1-B-分部-报警安装后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业施工组织设计)1-B-分部-报警安装后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业施工组织设计)1-B-分部-报警安装后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业施工组织设计)1-B-分部-报警安装后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施工组织设计)1-B-分部-报警安装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施工组织设计)1-B-分部-报警安装后(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季菁华秋实园2楼、春华园1楼及2楼-消防安装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法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报警系统的施工消防报警系统的施工一、本工程主要自动消防报警部分项目包括:管路敷设、管内穿线(缆)、配电箱(柜)安装、电缆敷设、接地系统安装、消防报警设备安装、系统调试。二、工艺流程:施工准备管路敷设系统布线报警及联动设备的安装绝缘及接地测试设备的接线单机调试系统调试。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 2 11 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应按设计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第 2 12 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竣工前,应具备设备布置平面图、接线图、安装图、系统图以及其它必要的技术文件。 第 2 13

2、 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竣工时,施工单位应提交下列文件: 一、竣工图 ; 二、设计变更文字记录; 三、施工记录 (所 括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四、检验记录 (包括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的测试记录); 五、竣工报告 第二节 布线 第 2 21 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第 2 22 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布线,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对导线的种类、电压等级进行检查。 第 2 23 条 在管内或线槽内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第 2 24 条 不同系统、不同

3、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 第 2 25 条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第 2 26 条 敷设在 多尘或 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第 2 27 条 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一、管子长度每超过 45m,无弯曲时; 二、管子长度每超过 30m,有1个弯曲时; 三、管子长度每超过 20m,有2个弯曲时; 四、管子长度每超过 12m,有3个弯曲时。 第 2 28 条 管子 入盒时 ,盒外侧 应套锁母 ,内侧 应装护口 ,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 套锁

4、母 。 第 2 29 条 在吊顶内 敷设备类管路 和线槽时,宜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 第 2 210 条 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1 0 1 5 m设置吊点或支点,在下列部位也应设置吊点或支点: 一、线槽接头处; 二、距接线盒 0 2 m处; 三、线槽走向改变或转角处。 第 2 211 条 吊装线槽的吊杆直径,不应小于6mm。 第 2 212 条 管线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第 2 213 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

5、 。 第三节 火灾探测器的安装 第 2 31 条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0 5 m。 二、探测器周围 0 5 m内,不应有遮挡物。 三、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 5 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 5 m。 四 在宽度小于 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 感 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 距端墙 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五、探测器 宜水平 安装, 当必须 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 45 。 第 2 32 条 线型

6、火灾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等有特殊安装要求的探测器,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第 2 33 条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 可靠压接或 焊接。 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第 2 34 条 探测器的 “ ” 线应为红色, “ 一 ” 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第 2 35 条 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 入端处 应有明显标志。 第 2 36 条 探测器底座的 穿线孔宜封堵 ,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第 2 37 条 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

7、方向。 第 2 38 条 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第四节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 第 2 41 条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m处。 第 2 42 条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牢固,并不得倾斜。 第 2 43 条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第五节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 第 2 51 条 火灾报警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 ,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不应小于1.5m;落地安装时,其底宜高出地坪0.10.2m。 第 2 52 条 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得

8、倾斜。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 2 53 条 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二、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褪色; 三、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 2根; 四、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 20cm的量; 五、导线应绑扎成束; 六、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 第 2 54 条 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 第六节 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 第 2 61 条 消防控制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功能检查, 不 合格者,不得安装。 第 2 62 条 消防控制设备的外接导线,当采用金属软

9、管作套管时,其长度不宜大于2m,且应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0.5m。金属软管与消防控制设备的接线盒(箱),应采用 锁母固定 ,并应根据配管规定接地。 第 2 63 条 消防控制设备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第 2 64 条 消防控制设备盘(柜)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第七节 系统接地装置的安装 第 2 71 条 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得利用 镀锌扁铁或 金属软管。 第 2 72 条 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体的工作接地线,在通过墙壁时,应穿入钢管或其它坚固的保护管。 第 2 73 条 工作接地线与保护线,必须分开,保护接地导体不

10、得利用金属软管。 第 2 74 条 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后,应及时作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测量接地电阻,并作记录; 二、查验应提交的技术文件; 三、审查施工质量。 第三章 系统的调试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 3 11 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调试,应在建筑内部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 第 3 12 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前应具备本规范第2 12 条和第2 13 条所列文件及调试必需的其它文件。 第 3 13 条 调试负责人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所有参加调试人员应职责明确,并应按照调试程序工作。 第二节 调试前的准备 第 3 21 条 调试前应按设计要求查验设备的规格、型

11、号、数量、备品备件等。 第 3 22 条 应按本规范第二章的要求检查系统的施工质量。对属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会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并有文字记录。 第 3 23 条 应按本规范第二章要求检查系统线路,对于错线、开路、虚焊和短路等应进行处理。 第三节 调试 第 3 31 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应先分别对探测器、区域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装置和消防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 第 3 32 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电后,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要求对报警控制器进行下列功能检查: 一、火灾报警自 检功能 ; 二、消音、复位功能;

12、三、故障报警功能; 四、火灾优先功能; 五、报警记忆功能; 六、电源自动转换和备用电源的自动充电功能; 七、备用电源的欠压 和过压报警 功能。 第 3 33 条 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其容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在备用电源连续充放电3次后,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应能自动转换。 第 3 34 条 应采用专用的检查仪器对探测器逐个进行试验,其动作应准确无误。第 3 35 条 应 分别用主电源 和备用电源供电,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各项控制功能和联动功能。 第 3 36 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连续运行120h无故障后,按本规范附录 一 填写调试报告。 第四章 系统的验收 第

13、一节 一般规定 第 4 11 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竣工验收,应在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监督下,由建设主管单位主持,设计、施工、调试等单位参加,共同进行。 第 4 12 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验收应进行包括下列装置: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装置(包括各种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区域报警控制器和集中报警控制器等); 二、灭火系统控制装置(包括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泡沫等固定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 三、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控制装置; 四、通风空调、防烟排烟及电动防火阀等消防控制装置; 五、火灾事故广播、消防通讯、消防电源、消防电梯和控制室的控制装置; 六、火灾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控制装置。 第 4 13 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向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下列技术文件: 一、系统竣工表(见附录二); 二、系统的竣工图; 三、施工记录(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四、调试报告; 五、管理、维护人员登记表。 第 4 14 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验收前,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应进行操作、管理、维护人员配备情况检查。 第 4l5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验收前, 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应进行施工质量复查。复查应包 括 下列内容: 一、火灾自动报答系统的主电源、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