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三中学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4769784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三中学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三中学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三中学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三中学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三中学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三中学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三中学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工业上用甲和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X,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及生成丙的质量比为甲:乙:丙=23:17: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丙属于单质B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C物质X中含三种元素D甲这种物质是由

2、原子直接构成的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C氧气验满D过滤液体3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体积扩大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个数增多42012年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臭氧(O3)监测指标。臭氧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5下列有关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合理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得到电子B反应物钠由分子构成,生成物氯化钠由离子构成C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不同6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

3、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Bc点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C根据图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Dd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7近几年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仍有56%的城市未达到二级标准。造成这些城市污染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A大量燃烧含硫煤B植物的光合作用C人和动物的呼吸D利用太阳能烧水8地壳中和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Si BO CFe DAl9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间隔变大C分子体积急剧增大D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10属于化学

4、变化的是A干冰汽化 B活性炭吸附 C空气制氧气 D食物腐败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 H氢MXYZW18 Ar氩(1) Y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2)Z 的原子序数是_。W2- 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_,写出W2-的离子符号:_。(3) M 、Y 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空气污染物,该物质是_(填化学式),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下相同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用

5、时间长短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1)开始时,将如图装置连接好,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装置置于80的水中,看见注射器活塞微微向外移动,说明_。(2)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完成下表。 实验编号实验目的温度催化剂浓度甲组实验探究_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25二氧化锰10mL 2%H2O2溶液甲组实验25二氧化锰10mL 5%H2O2溶液 (3)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数据。甲组实验得出的数据可知浓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 _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H2O2分解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H2O2在_(填“酸”或“碱”)性环境下放出气体速率较快。(4)在查阅资料时,同学们得知氧化铁也可以作为过

6、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那么,氧化铁和二氧化锰这两种物质哪一种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呢?在探究前,他们在控制变量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A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一定相同 B催化剂的质量一定相同C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一定相同 D反应容器的容积一定相同请设计实验,比较氧化铁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写出实验方案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人类提取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来制备有多种用途的物质.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就是利用从海水中提取的镁盐制取的.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单质镁的过程如图所示:(1)在上述转化

7、过程中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请分析、两步的目的是_(3)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用NaOH溶液替代石灰乳模拟生产过程中的第步.他取NaCl和MgCl2的固体混合物25克,加入适量水完全溶解后,与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混合充分反应,记录的生成的沉淀与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滴入上述NaOH溶液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原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为_g当滴入上述NaOH溶液100g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中NaCl溶质质量分数_(计算结果精确至0.1%)。14(1)如图A是某趣味实验装置图,挤压

8、胶头滴管后,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的现象,化学方程式是_。要探究锥形瓶中溶液是否含有NaOH实验的步骤如下: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_;再向溶液中加入_,若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含有NaOH。(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m点所示溶液为碱性b n点所示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c p点所示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NaOHd 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m点的溶液蒸干后,得到的物质有_。判断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满足的条件是有_生成。(3)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均会变稀,这是为什么?_。(4)将73g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与100g氢氧化钠恰好完

9、全中和,试计算氢氧化钠溶质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为测定菱铁矿石中碳酸亚铁FeCO3的含量(假设其中杂质的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某化学小组进行如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36.5%的浓盐酸配制100 g 14.6%的稀盐酸加入水的质量是 _;(2)写出菱铁矿石中加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3)列出该菱铁矿石中发生反应的物质的质量(x)的比例式 _;(4)该菱铁矿石中碳酸亚铁的含量是 _ ;(5)最终烧杯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则过滤后需蒸发水的质量是 _。16我国从1994年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以防治碘缺乏病的发生,各

10、地将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由原来每千克食盐含碘40mg下调至25mg。(1)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保留至0.1%或用分数表示)(3)请为某企业计算:加碘食盐每袋(500g)应比调整前少加碘酸钾_毫克。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答案解析】根据提供的信息可知,甲是钠,乙是氨气,钠和氨气反应生成氢气和X,X中至少含有钠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化合物。根据“该反应中甲、乙、丙的质量比为23:17:1”,当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时,消耗钠、氨气的质量分别是46份、34份,则X中钠元

11、素质量为46份,氮元素质量为34份100%=28份,氢元素的质量为:46份+34份2份46份28份=4份,则X中钠元素、氮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6份:28份:4份=23:14:2,故物质X中含三种元素;则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NH3=H2+2NaNH2,故该反应方程式中乙与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A、丙是氢气,属于单质,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物质X中含三种元素,正确;D、甲是钠,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故选B。2、D【答案解析】A、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操作错误;B、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

12、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示操作错误;C、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故图示错误;D、过滤操作中的要领是“一帖二低三靠”,图示操作正确。故选:D。3、C【答案解析】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C。4、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通过臭氧的化学式,可知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答案为B。考点:物质的分类5、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A错误;B、钠是金属,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

13、离子构成的,故B错误;C、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故C正确;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相同,故D错误。故选C。考点:金属钠的性质;反应现象的描述6、D【答案解析】b点之前的反应为:H2SO4+2NaOH=Na2SO4+2H2O;bd段之间的反应为:CuSO4+2NaOH=Na2SO4+Cu(OH)2。【题目详解】A、a点溶液中含有溶质为未反应完的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硫酸铜三种,A项错误;B、c点溶液中含有溶质为未反应完的硫酸铜、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两种,B项错误;C、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根据化学方程式和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再根据bd段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C项错误;D、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因此,d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D项正确;故选D。7、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大量燃烧含硫煤,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造成污染,正确,B、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