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也许才是最深.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4764411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淡也许才是最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淡也许才是最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淡也许才是最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淡也许才是最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淡也许才是最深.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淡,也许才是最深 看完东京家族三个星期了,一直想写些什么,却不知不觉任时间流过,仍未动笔。日子依然继续,生活中的好与坏一如往常交错来到,一切彷佛不曾改变。而我,却在夜深人静之际,不时想起远从濑户到东京探视子女的平山老夫妇在偌大东京的寂寞身影:他们有时轻描淡写的交谈,有时只是沉默相依,他们像多数老一辈懂礼数的人不愿麻烦子女,却难掩在陌生城市的不知所措。那些不言而喻的无奈看得我颇感心酸。但在深切感受时间的残酷之余,我仍为这对感情甚笃的老夫妇庆幸:在意外来临前,至少他们还拥有彼此。【在以为是家的地方无家可归,最是心酸】电影的开始,老夫妇开心地到东京探望子女。起初,老夫妇也确实受到子女们热烈欢迎。然

2、而,几日过后,工作忙碌的子女们再无闲暇陪伴老夫妇,他们甚至想到让父母去住温泉旅馆的点子。表面看来是子女的一片孝心,但实际上此举是为了省去照顾父母的麻烦。印象最深的是老夫妇被送至旅馆后,两人呆望着玻璃窗外缤纷璀璨的摩天轮。老太太:你不换睡衣吗?老先生:旅馆不能穿着睡衣下去吃饭啊。一句话,就道尽了两人想待在家,却无法待在家的无奈。次日早晨,一夜无法安睡的老夫妇坐在海边,像平日一样闲聊,老先生笑老太太夜里打呼,老太太说她腰酸背痛根本没睡好。尽管两人内心五味杂陈,也因为一份如常的陪伴,逐渐释怀。两人相视而笑道:我们回家吧!我本以为他们要回濑户老家,后来才知他们回的是女儿的家。但,女儿的家,是他们的家吗

3、?看到老夫妇在被女儿拒绝后,拖着蹒跚的脚步,各自想办法在外过夜的场景,除了心酸,我想不到其他更贴切的形容。从小到大,只要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子女的家,但为什么长大以后,子女所在的城市却给了父母无家可归之感?这就好比许多老人虽有多位子女照顾,却被迫两三个月就得迁移到另一位子女家,老人无可奈何,子女也各有难处。但谁都知道,无法安定的感觉不是回家,而是不断流浪与持续飘泊。难怪,老先生后来说:我再也不去东京了。这也说明了:东京虽有牵挂的三位子女,但永远不是他的家。东京家族与其说讲述的是家族,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个让人清楚认知到伴侣有多重要的故事。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片名不是东京家庭而是东京家族?后来明白了,只

4、有在濑户老家子女尚未离家时,老夫妇与三位子女组成的家才是“家庭”。待子女离家后,各自在东京成家立业,濑户家真正的成员仅剩平山夫妇。家庭与家族仅一字之差,但这当中的距离却足以让平山夫妇在子女居住的城市深切感到无家可归的凄凉。【父母与子女,都需要从不同角度看待与对待】整部电影以老夫妇的视角为主,让子女能清楚看到以往因自我中心所看不到的父母心情。同时又不忘提醒父母,要换个角度看待既定印象中的子女。电影中的父母与我父母极为相似:严肃传统、不易亲近的父亲,笑容可鞠、体贴细腻的母亲。最让老夫妇放心不下的小儿子昌次,每一遇父亲质问工作状态,总是迫不及待想逃,这时就需要乐观的母亲在一旁打圆场。父亲认为儿子偷懒

5、不肯吃苦,才不找收入稳定的工作;但儿子在大城市努力生存,自有他的理想与难言之苦。以为表面看到的就是全部,因此,父子俩总是说不到几句气氛就闹僵。父亲想表达的明明是关心,儿子感受到的却只有责备与压迫;儿子明明是纯真良善之人,父亲却因过于担忧儿子的未来,而忽略了其最宝贵的本性。这样的情节,看来一点都不陌生,彷佛镜面一下就照出了许多亲子关系的无奈与叹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部分父母长久以来对子女的深切期待,因此,当长大成人的子女不能如其所愿时,父母内心深处那份无处排遣的失落,不知不觉就会变成对子女的严厉苛责。但,苛责与数落并不会让子女成龙成凤,只会将子女推得更远。也许,父母要开始学习接受子女未必如

6、自己的想象,并试着转化失望的心情,才有机会看见子女在自己想象之外的美好之处;也许,子女也要试着体会父母叨念背后的用心良苦。那些因过于执着而看不到的盲点,除了父母,也不会有人愿再对你提醒。父母与子女,都需要不同角度的看待与对待,才有更亲近的可能。电影最后,当白发苍苍严肃寡言的父亲对小儿子的未婚妻九十度鞠躬致谢时,我也跟着泪如雨下。父母为我们做的,永远比我们所看到的更多。所以,我也告诉自己:从现在开始,试着体会父母的心,即使生活仍难免磨擦,不愉快也不会完全消失,但在遗憾来临之前,我们其实可以为父母做得更多。【沉默的寂寞,最刺痛人心】一直很难忘记母亲骤然过世之后,父亲独自站在医院外的阳台看着缓缓升起

7、的朝阳那场戏,小儿子昌次走近,父亲淡淡地说:昌次,你妈,走了呢。昌次点头后,突然悲从中来放声大哭!父亲不再言语,只是默默转身离去。电影中的父亲几乎不曾在子女面前表露任何情绪:与子女谈及年迈好友逐一离世,说的明明是生死大事,语气却平淡地像是在说日常小事;得知相伴了一生的老伴可能不会再醒,他喃喃自语道:已经走到尽头了呀。老伴死后,子女们商量该怎么安排他的去处,他倔强地说:我不需要子女的照顾。这样好强的父亲形象,也是我所熟悉的父亲形象。从小到大,父亲在我眼中一直是强大且无所不能的,我的自卑也许来自因为不像父亲那般,所以像昌次一样,总不自觉与父亲疏离,而自然与母亲靠近。记忆中几次与父亲的严重冲突,我几

8、乎都是转身就逃,用逃离表达对父亲咄咄逼人的愤怒,而父亲总在一段时间过后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以和颜悦色的态度试图越过彼此的鸿沟。而我曾经以为爱面子胜过一切的父亲其实没那么爱我,否则怎会一不顺他的意,就完全无法沟通。直到有一次无意中经过父母房门前,听到父亲在电话中对朋友感叹到三个女儿都和自己不亲,他不想啰嗦,只是担心我们以后会过不好我惊讶地发现父亲的语气竟有一种我从来不明了的类似寂寞的情绪。又有一次,母亲负气离家,一向霸道的父亲遍寻不着母亲,明明十分焦急,在我们面前依然故作淡定,我看着他走向楼上的孤单身影,内心突然一阵心酸,这感觉就像在电影中看到的父亲,从不在子女面前表露真实情绪,却总被他淡

9、定话语中的深深寂寞所刺痛。我以为自己不在意,直到意识到所有的泪点几乎都在父亲的片段中,才明白内心深处始终在意着与父亲的疏离。疏离,让我对父亲的寂寞更无能为力。其实很渴望走近他,就像他想走近我们一样,只是习惯性的距离,拉远了我们。父亲,是我心中淡淡的哀愁,电影中的父亲,彷佛就是我的父亲。我不断想着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脑中浮现的却是曾在刘若英演的爱情电影生日快乐中下的标题:淡,也许才是最深。一辈子爱着一个人,那是比男女之爱更长久的情感,表面上淡淡牵系,实际却是深深相连,看似平淡却日益深刻的爱,不也是父母与子女的最佳写照?这是以前只看得到自己的我所想不到的。【时光无常,爱与孤独同在】东京家族翻拍自小津

10、安二郎导演六十年前的经典名作东京物语。在原有的剧情上略作改编,加入之前重创日本的“3.11”大海啸情节,紧贴着时代的脉动,看来特别真切。但东京家族的过程与结局更残酷一些,似乎在提醒我们不断流逝的时光中只有无常不会消失,当它毫无预警地出现在眼前,即便再难接受,人生还要继续。我想象自己成为电影中失去伴侣的老先生,心头突然一紧,意识到那种失去伴侣的痛没有任何弥补的可能。人这一辈子孤独的来,也将孤独的去,唯一不同的是,后来的孤独有爱的回忆相伴。当爱与孤独同在,一个人,将不再是一个人。面对无常,这也许仍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自我安慰,但在写下这些文字的同时,我想起的是属于自己的爱,一如电影中老夫妻平淡的对话,相视而笑的瞬间,相依离去的背影,甚至是大吵大闹后仍不愿放手的深深拥抱,那么平常却那么深刻的烙印在心底,让我知道有爱的孤独其实不孤单,这也是东京家族最后留给我的温暖注解。现在的我,似乎更喜欢这样平淡叙述却饱含深意的电影,像是看似平静无波的生活,湖面下却不断涌动着新鲜的念头。没有一成不变的生活,只有一成不变的自己。于是,我不再害怕老去,只愿在慢慢老去的时光中,依然能紧握住爱,将所有的爱恋集结成一辈子的陪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