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4754441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运动和力一、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三次实验都是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 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伽科略斜面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推理,称作理想化实验。 2、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

2、、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原来静止的物体,会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都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C、揭示了“力”的本意: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不需要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需要力。 3、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无关。 4、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绝不能说成“在惯性作用下”或“受到惯性”、“克服惯性”等。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正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所以才会遵守惯性定律 5、解释惯性现象(1)汽车紧急刹车时人会前倾的原因:人原来随汽车一起向前运动,当汽

3、车急刹车时,人的脚已随车停止运动,而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人会前倾。(2)汽车起动时人会后倾的原因:人原来随汽车一起处于静止状态,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的脚已随车开始运动,而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后倾。6、生活中利用惯性现象的例子有:(1)助跑跳远;(2)锤子的锤头松了,把锤柄朝下敲已敲地面,锤头都套牢在锤柄上了;(3)拍打衣服可以去除浮尘;(4)投篮;(5)射箭;(6)扔东西;(7)掷铁饼;(8)使用体温计前要甩一下生活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例子有:(1)开车要系好安全带;(2)汽车里安装安全气囊;(3)交通工具配备刹车系统;(4)开车要保持车距;(5)不能超

4、载二、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实验:乙甲(1)可用甲图或乙图装置探究,乙图装置比甲图装置的优点是:可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2)可通过调节钩码的数目来调节两个力的大小(3)把木块(或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再放手后,木块(或卡片)不能平衡,会转动,做这一步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否是二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4)把卡片剪开,一分为二,观察卡片是否能平衡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否是二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3、结论: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二力平衡条件可以用八字概括“

5、同物、等大、反向、共线”。 4、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力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5、判断二力是不是平衡力的两种方法:(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若二力满足“同物、等大、反向、共线”的条件,就是一对平衡力。 (2)、根据二力平衡的定义:若物体在二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是一对平衡力。 例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例2:吊在天花板上静止不动的电灯: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

6、力是一对平衡力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例3:一位同学推动一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木箱受到的推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地球对木箱的吸引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人对木箱的推力和木箱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和木箱对地面的摩擦力使一对相互作用力6、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断物体的运动状态(1)如果物体在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如果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如做变

7、速运动、曲线运动等。7、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推断物体的受力情况与上面的判断思维过程正好相反(1)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物体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则物体一定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滑动摩擦力(如木箱在地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木箱从斜面上滑下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人顺着爬竿滑下时受到的摩擦力;写字时笔受到的摩擦力;用抹布擦筷子时筷子受到的摩擦力)静摩擦力(如推地面上的木箱但推不动,木箱受到的摩擦力;静止在斜面上的木箱受到的摩

8、擦力;手拿起瓶子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人往上爬竿时人受到的摩擦力;人走路时鞋底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拉着带轮行李箱的地面上运动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滚动轴承里装滚珠)3、产生的条件:(1)两个物体要相互接触(2)两个物体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3)两个物体之间要挤压(4)接触面不光滑 f4、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实际运动方向相反;与实际运动方向相反时,起阻力作用;与实际运动方向相同时,起动力作用。 fVf木箱沿斜面向上运动,木箱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f木箱静止在斜面上,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木箱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手握瓶子时,瓶子有向下运动的趋

9、势,瓶子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木箱向右运动,木箱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人走路时,鞋底受到向前的摩擦力5、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作图时也可以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6、摩擦力的作用效果:阻碍相对运动(而不是阻碍运动)7、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8、在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9、滑动摩擦力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甲乙丙(3)步骤: 乙甲 结论:A、比较甲、乙可得: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比较甲、丙可得: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9、应用: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如用橡皮擦擦字时,用越大力擦越容易擦干净;用力捏车闸自行车越容易停下);接触面变粗糙(鞋底有花纹不容易滑倒)。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运动员做回环运动时手不要握得太紧)、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如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10、匀速运动的水平带上的物体或匀速行驶的车厢里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