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泉水》教案.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473634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课《泉水》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五课《泉水》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五课《泉水》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五课《泉水》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课《泉水》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课《泉水》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泉水教案【教材分析】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引领学生走进“泉水”,有创意地、多角度地朗读;让学生自己从中体会泉水不但景美,更美的是那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幸福感。【教学目标】1会认8个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带上不同的想象有感情地朗读。3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

2、悟泉水的快乐、无私。【教学难点】品词析句,了解“天然水塔”,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泉水还会去哪儿奉献爱心。【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引出课题1闭上眼睛,让我们来听一段美妙的乐曲。(播放泉水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2出示习题:一( )泉水;认读“股”;指导写“股”、“泉”。3揭示课题。二、初读全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2学习生字词。(1)出示带拼音词语,自由练读。请小老师(学生)带读,正音。(2)去掉拼音,同桌互读。开火车读。3小组合作读课文,互相正音。三、品读课文,感情朗读(一)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2(展

3、示图片)同学们看,这就是石缝。(出示词语,齐读)泉水娃娃就是从这么细细的口子里出来的。老师两个指头之间,这条细细的口子叫什么?你还能想到什么缝呢?设计意图:对于“石缝”一词的教学,先进行了字面解释然后多媒体演示,再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扩词。“缝”的教学收到了一箭双雕的功效。学生既理解了“缝”字的含义,又积累了词语,更重要的是还体会到了“泉水”要冲出来的难度。3课文中说泉水娃娃是从石缝里冲出来,“冲”还可以换成什么词?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4老师来读问句,同学读回答的句子。(提醒,这里有个表示语气的词出示“哦”,想一想,你想读出怎样的语气呢?)(二)学习2-5自然段1泉水娃娃那样着急地冲出来

4、,他到了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什么话?(学生边读边圈圈画画)2教师先板画两座交叠的山峰,再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泉水到了哪些地方呢?(根据学生回答,在“山峰”的“山腰”“山间”“山坡”上依次板书“水池”、“平地”、“果园”“山谷”)你们看,两座山中间低低的地方就是山谷。(2)这些地方都遇见了谁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贴“山里的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的图片),认读“杜鹃花”,指导写“杜鹃”。(3)泉水娃娃跟四个朋友分别说了四句话,可老师不知道这句话该贴在谁的后面,你们能帮帮我吗?贴好后,还要说说为什么。(采用“师生合作”的形式张贴四句话,完成板画,再引导学生借助板画说说课文内容)

5、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板书,结合板画、贴图等教学辅助手段,和学生一起梳理了文本内容,重点理解“来、照、喝、唱”这四个动词与前文“山里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及后文“多、清、甜、美”的对应关系,体会用词的准确性。3泉水娃娃说了那么多话。从这些话中,你体会到这是个怎样的泉水娃娃呢?我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1)你们觉得这是个怎样的泉水娃娃呢?你从哪读出来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瓦罐图片,认读词语,指导写“瓦”)(引导学生从“来吧,来吧”体会泉水的热情)(2)我就是山里的姐姐,那你们能当泉水娃娃招呼一下我吗?设计意图:运用“角色体验法”,教师做山里的姐姐,学生当泉水,来对话朗读,进一步感悟泉水

6、的热情。(3)你们知道什么是“水塔”吗?(出示图片)那么什么是“天然水塔”?让我们听听泉水娃娃的介绍吧:“小朋友好,我的家就是天然水塔。它是大自然妈妈送给我们的礼物,许多地下水从山间的石缝里冲出来,流也流不完。但它不是人工造的,所以人们把我家叫做天然水塔。”设计意图:“天然水塔”这个词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理解难点,所以,在这里预设了一个泉水娃娃自我介绍的环节。(4)指导写“然”“塔”。(5)泉水娃娃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家,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他的心里怎样啊?(男女生合作读第1段)4谁想给杜鹃花当镜子啊?(指名读第三段)(1)出示句子,指导用“像”说话。(2)火红的杜鹃花们,你们喜欢泉水吗?为

7、什么?(指导有感情朗读第四段)5谁想要喝泉水啊?(指名读第四段)(提醒“结”读音,指导写“结”)(1)采访学生:泉水是什么味道啊?请你读读这段。(2)果树为什么要大口大口喝着泉水呢?(指导读第四段)6(课件演示声音)听,谁在歌唱?(出示:清脆的声音,指导写“脆”)泉水又会说些什么呢?(齐读第五段)(1)采访学生:可爱的画眉鸟,你为什么唱得这么欢呢?(2)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段。(三)有感情地连读1-5段1你们喜欢这泉水吗?为什么?那就请你们扮演这乐于助人的泉水,我们一起合作读1-5自然段,同学们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2配乐合作朗读。3同学们认真读读泉水说的这四句话,

8、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ABAB的构词方式)(1)(出示两组句子进行比较)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2)这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写得更好一些?为什么?其他三个句子好在哪儿?(3)你们能不能也来说说几个这种形式的词语?4现在,再来读读这四个句子,你还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把句子中的“喝吧,喝吧”“照吧,照吧”“来吧,来吧”“唱吧,唱吧”四组词语找出。)5在这些句子中,作者把“喝吧”“照吧”“来吧”“唱吧”这几个词写了两次,这叫反复。知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6请大家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的这四段,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每一段都是写泉水经过什么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什么?)7“丁冬,丁冬”泉水还会流到哪里呢?一路上它还会看到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设计意图: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细细体味语言的魅力,在关注语言内容的同时,习得语言形式。(四)学习第六、七段1师引读第六、七段。2让我们一起来做可爱的泉水,跑下山去。同桌可以互相问候你好!你好!互相约定大海里见!大海里见!3想一想,泉水流到了大海里,可以做些什么呢?四、积累运用,延伸拓展1老师这里还有另外一首描写泉水的小诗,我们一起读读吧!(课件出示课后小诗)2想一想,我们怎样向泉水学习,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呢?【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