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拼搭》教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4731733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趣的拼搭》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趣的拼搭》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趣的拼搭》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趣的拼搭》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趣的拼搭》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趣的拼搭》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趣的拼搭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233页的各项活动。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滚滚、堆堆、摸摸、搭搭、数数等活动中,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3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课前准备:各种形状的积木,魔术袋,滚板。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复习回复谈话:谈话:昨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相应的积木)今天我们和这4位朋友一起做游戏,看谁的本领大。揭示课题:有趣的拼搭。

2、独立回顾,按要求口答。通过回顾和出示相应的积木,有利于激活学生对相关形体的感知,并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心理准备。活动一:滚一滚。1猜想:老师这儿有一块斜放的木板,如果把这4块积木放在木板的上方,小朋友们猜一猜,结果会怎样?哪些形状的积木会滑下来?哪些形状的积木会滚下来?哪一个滚得快?大胆猜想,交流想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会滑下来,圆柱和球会滚下来,球滚得快一些。通过猜测、验证、交流、反思等活动,既营造了轻松的氛围,又创设了激发数学思考的问题情境。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二、实践活动 2活动验证:猜测得对不对,还得通过实践来验证。 3发现规律:通过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4讨论反思:为什么

3、滚下来要比滑下来快? 5像圆柱和球这样形状的物体容易滚动。你能再举一些它们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小组开展活动,在活动中验证猜想。 集体交流发现:球和圆柱会滚下来;长方体、正方体滚不下来,只能从木板上慢慢滑下来。滚得快的是球。 得出结论:球和圆柱都有弯曲的面,可以滚动;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是平的,只能滑动,不能滚动。 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活动二:堆一堆。 1小组活动:将桌上的积木堆起来,看一看哪一组堆得最多、最高!(选择同一种形状的积木堆一堆) 2思考讨论:为什么正方体与长方体堆得高,而圆柱与球不容易堆? 3联系生活:物体表面平的容易堆得高。你能再举一些它们在生活中的例子吗? 小组活动,体会选择正

4、方体与长方体堆得比较顺利,圆柱比较难堆,球不能堆成功。 同桌交流,口答。 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如,盖房子的砖头是长方体的,用它们砌墙就很牢固。通过操作、思考,一方面强化了对平面和曲面的感知,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不同形体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活动三:摸一摸。 (出示魔术袋)如果我们不看,仅靠手摸,你能准确说出摸到的是哪位朋友吗? 指名示范后开展小组活动。方式一:任意摸一个,说说摸到的是什么,再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判断正误。方式二:按要求摸一个,说说怎样才能摸得准。通过动手摸判断是什么形体,或摸出指定的形体,能加深对相关形体特征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概念。 活动四:搭一搭。 1小朋友们在搭积木的时候经常用到这4位朋友,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看哪组同学的积木搭得最好! 2作品展示,引导评价。学生分小组用提供的各种积木搭一搭。师生、生生互评。根据几何形体特征,合理利用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活动五:数一数。 指导学生完成书本填空,要求边做边想:怎样能数得对、数得快? 适时指出: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如从左往右,从上往下地数。独立完成教材第33页“数一数”。交流数的方法。看图数数可以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渗透分类统计的思想。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学生各抒己见。 通过总结,进一步明确认识,突出各种形体的特征和应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