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4726222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一、选择题1. 小麦抗感染锈病对易感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感染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感染锈病的小麦,应选用下列哪种方法最简便易行 ( )A. 甲乙B. 甲、乙分别测交C. 甲甲,乙乙D. 甲乙得F1再自交【答案】C【解析】略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A. 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B. 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C. 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D. 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

2、因型3种【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即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将两对相对性状分开考虑,就Aa和aa杂交,后代基因型有2种,表现型有2种,比例为1:1;就Bb和Bb杂交,后代基因型有3种,表现型有2种,比例为3:1。【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单独考虑两对性状,第一对性状的后代有2种基因型,性状分离比为1:1;第二对性状的后代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3:1。则综合考虑两对性状,后代的表现型种类为22=4,比例为(1:1)(3:1)=3:1:3:1;基

3、因型有23=6种,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即分别求出两对性状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再让它们自由组合。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裂期的动物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B.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会进入下一次分裂C.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经过DNA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加倍D. 秋水仙素能抑制植物叶肉细胞纺锤体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在间期完成DNA和中心体的复制,在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详解】A、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完成复制,分裂期动物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A正确;B、有丝分

4、裂产生的子细胞有的会进入下一次分裂,有的不再分裂,B错误;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间期 DNA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并不立即加倍,C错误;D、植物叶肉细胞高度分化,不再进行有丝分裂,秋水仙素不起到能抑制纺锤体形成的作用,D错误。故选A。【点睛】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有三种去向持续分裂:始终处于细胞周期中。如部分造血干细胞、卵裂期细胞、癌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茎形成层细胞、芽生长点细胞。暂不分裂: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仍具有分裂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回到细胞周期中。如肝脏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永不分裂:永远脱离细胞周期,处于分化状态直到死亡。如肌纤维细胞、神经细胞、浆细胞,叶肉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

5、细胞、根尖成熟区细胞。4.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B. 纯合子相互交配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 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 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杂种自交和测交后代均会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纯合子相互交配产生的子一代可能出现不同于双亲的性状。【详解】A、杂种自交后代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A错误;B、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B错误;C、环境影响基因的表达,

6、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正确;D、狗的长毛和短毛是一对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易错选A项或B项,错因在于对性状分离概念理解不全面,对显隐性状判断方法理解不全面。测交后代会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但不属于性状分离;对于不完全显性,纯合子相互交配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不是显性性状。5.在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不能产生的配子是A. EFB. EfC. ffD. eF【答案】C【解析】【分析】E和e、F和f为等位基因,E与F或f、e与F或f为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

7、合。【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EF、Ef、eF、ef,不可能产生基因型为ff的配子。故选C。6. 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有()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比例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雄配子比例A. B. C. D. 【答案】B【解析】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不定,雄配子要远多于雌配子,选B。【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7. 某同学接连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

8、他第4次抓取是Dd的机率是 ( )A. 1/4B. 1/2C. 0D. 1【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

9、配子的随机组合。由于两小桶内的D:d都是1:1,所以从两小桶内各取出一个小球,组合后DD:Dd:dd=1:2:1因此,组合后表示DD组合的几率是1/4因此,该同学第4次抓取是DD的概率是1/4。考点:本题考查教材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把握材料和试剂的选择,熟练完成相关实验的能力。8.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那一项属于其研究过程中的“演绎”( )A. 测交预期结果:高茎,矮茎接近于11B. 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C.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 测交结果:30株高茎,34株矮茎

1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演绎推理的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F1高茎与矮茎进行杂交,后代会出现高茎矮茎接近于11的分离比,A项正确;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均属于假说内容,B、C项错误;测交结果为:30株高茎,34株矮茎,属于实验的验证,不属于演绎过程,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遗传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9.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杂合子约活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子常于30岁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

11、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男孩和一个完全正常的女孩,预测这个男孩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A. 3/4B. 2/3C. 1/2D. 1/3【答案】A【解析】【分析】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男孩和一个完全正常的女孩,据此可以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双亲均为杂合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杂合子约活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子常于30岁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设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为A、a,该男孩可能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121,AA和Aa均可以活到50岁,所以预测这个男孩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3/4。选A。10.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子二代性状分

12、离比为9:3:3:1B. 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C. 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1:1D.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答案】D【解析】子二代有四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3:1)(3:1)=9:3:3:1,A正确;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重组类型,B正确;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1:1)=1:1:1:1,C正确;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13、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据此答题11. 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 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 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 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 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遗传概率计算。后代表现型为2x2x2=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x1/2x1/2=1/8。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x1/2x1/

14、4=1/32。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x1/2x1/2=1/1612.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纯隐性个体间进行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将分别为:A. 1:3,1:2:1和3:1B. 3:1,4:1和1:3C. 1:2:1,4:1和3:1D. 3:l,3:l和1: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正常情况分离比是9:3:3:1,测交是1:1:1:1,当为9:7时,测交应是1:3。当是9:6:1时,测交应是1:2:1.当是15:1时,应是3:1,故A正确,其余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13.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

15、中,正确的是 能够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是由原始的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有性生殖细胞的过程减数分裂的特点是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减少一半减数分裂是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无细胞周期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从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生殖细胞。【详解】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正确;减数分裂发生在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有性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正确;减数分裂的特点是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结果导致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减少一半,正确;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但由于产生的生殖细胞不能继续分裂,所以不具有周期性,正确。选D。14. 下列有关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