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简答实验探究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4724532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简答实验探究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化学简答实验探究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化学简答实验探究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化学简答实验探究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简答实验探究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简答实验探究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中考化学简答、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学校_ 班别_ 姓名_1、据报道,一辆盛浓硫酸的槽车,开至某转弯处,由于车速太快,车体倾翻,大量浓硫酸洒满路面为了减少损害,现有如下方法:立即调用大量的水冲洗地面;立即从路基旁边取土将浓硫酸覆盖;立即调用大量石灰乳覆盖你赞成的方法是_,不赞成的方法是_,理由是_。2、用废铜屑制取硫酸铜,有人拟定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甲方案:铜屑硫酸铜Cu+2H2SO4 (浓)CuSO4+SO2+2 H2O ;乙方案:铜屑氧化铜硫酸铜 。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_方案,理由是_。3、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请你对这两种溶液进行鉴别(1)鉴别它们的三种

2、不同方法是(只写试剂名称)_、_、_;(2)简述其中的一种鉴别方法(包括步骤、现象及结论):_ 。4、如右图所示,装置中a为弹簧夹,b为分液漏斗的活塞(通过开、关活塞可以随时滴加液体)先关闭b,打开a,将混有少量CO和CO2气体由左侧导管通入,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排出的气体主要是_;然后关闭a,打开b,一段时间后排出的气体主要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尔(RobertBoyle)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波义尔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对紫罗兰

3、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请将你的各种假设以及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你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现象的各种假设你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6、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右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纸花变红;._;纸花不变色;._。(2)该同学进行的、两项实验,说明_。 (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文字叙述)_。(4)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7、某一气体混合物中含有CO2、CO和N2四种气体现将其分别通过如下试剂(均足量),请判断所得气体的组成情况(假设每步反应都进行完全)(1)依次通过

4、NaOH溶液、浓H2SO4,最后得到的气体有_(填化学式);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依次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浓H2SO4,最后得到的气体有_(填化学式);写出发生反应中生成物的化学式_。(3)依次通过灼热的CuO粉末、NaOH溶液、浓H2SO4,最后得到的气体有_(填化学式)。8、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O2和NaOH发生反应了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1)明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右图所示,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他可观察到小气球的变化是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5、。(2)另一位同学认为这个方案还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因为NaOH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又能溶于水为使实验方案更完善,你认为还需要做的实验是_。9、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装置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装置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蜡烛装置装置反应前的质量/g15.8182.3212.2反应后的质量/g14.4184.1216.6(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_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g。(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

6、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 。(3)装置和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_(填“能”或“不能”)。(4)理论上,装置和装置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_。(5)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10、右图为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此外,你还能获得的信息有:(1)_ _;(2)_。11、(1)啤酒是日常生活中的饮料,其中含有二氧化碳、水和蛋白质等物质,观察一瓶啤酒,未见气泡;打开啤酒瓶盖,会冒出大量气泡,原因是_;使啤酒的气泡快速放出的方法有搅拌、振荡、_等。(2)已知从啤酒中产生的气体是CO2,

7、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法检验啤酒中的CO2,将必要的步骤和实验现象填写在下表中: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方法1方法212、A,B,C,D,E,F,G是常见物质,B是一种气体单质,D是浅绿色溶液,G是蓝色溶液,它们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关系:(1)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A_;GD_。(2)由F转化为E的反应,是否一定为某种反应类型?_。13、某课外小组为探究钢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研究性学习他们准备了以下实验用品,刚洗净的四支试管、3枚铁钉、植物油、久置的蒸馏水、镊子、滤纸、还需要的实验用品为_。 做实验时,发现铁钉上有铁锈,他们进行了下述实验操作.取1支试管,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注入2m

8、L稀盐酸;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当铁钉上的锈消失并变得光亮时,将试管内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用镊子夹取铁钉,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在酒精灯外焰上烘干铁钉(1)你认为上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做?(2)除了给铁钉除锈外,上述给出的实验用品还有哪些操作不符合实验要求,应该怎样处理?14、小芳的爷爷送小芳一枚铜质的“辽沈战役”纪念章,小芳特别高兴,这是爷爷参加辽沈战役的纪念啊!但时间一长,纪念章上生了一层铜绿你如何能帮助小芳将纪念章上的铜绿除去同时又不损坏纪念章? 15、某兴趣小组拟用下图所列装置做验证炼铁原理实验要求:(1)与Fe2O4反应的CO需纯净干燥;(2)除去尾气中的CO

9、;(3)检测出所用磁铁矿的纯度(杂质不与CO反应)。实验:(1)如果按气体流向,上述仪器组装时连接接口的顺序就是_接_,_接_;_接_,_接_。(2)装置乙的作用是_,装置丙的作用是_。(3)实验开始时,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然后加热的原因是:_。(4)实验前磁铁矿石粉末为29g,实验后测得乙、丙质量分别增加176g和05g,则磁铁矿石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为:_。(5)从环保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的缺陷是_;改进的措施是:_。16、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发现了氯气(C12)氯气溶于水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某同学用滴管将饱和氯水(

10、氯气的水溶液)逐滴滴入含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1)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用简要的文字说明):_;_。17、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Na,OH)能使指示剂变色。 实验步骤:(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Cl(pH=7)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下述“现象”是指:无色酚酞试液是否变红):实验(1)看到的现象是_,你得出的结论是_;实验(2)看到的现象是_,说明Na+离子_;实验(3)看到的现象是_,你得出的结论是_。18、小田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田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理由是_(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实验方法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