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启南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4721681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启南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启南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启南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启南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启南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启南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启南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静止不动,与其重力互相平衡的力是A物体对桌子的压力B桌子对物体的支持力C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D桌子对地面的压力2下列光学器件所成的像为虚像的是A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B照相

2、机中所成的像C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D投影仪屏幕上所成的像3小李坐竹筏顺流而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竹筏为参照物,小李是运动的B以河水为参照物,小李是静止的C以河岸为参照物,竹筏是静止的D以上都不对4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5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ABCD6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CD7近年来,中国科技成就让世界瞩目,像中国高铁、探月“嫦娥”,入海“蛟龙”、国产大飞机C919一大批对国民

3、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关于中国高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中国高铁时速可达350km/h,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高铁进站时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C高铁运行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D高铁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8对密度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C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D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也大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熔化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且熔点是80B该物质熔化过程共经历了8minC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D该物质在BC段过程中不需要

4、吸热10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的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实像C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景物在眼中成的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面D用来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三、填空题11在军事题材的电影中常看到指挥员手拿透镜在地图上看,通过它可以看到正立、_的“地图”,这种透镜实际是_透镜。12池塘水深2m,岸边离水面5m高处有一盏电灯,则电灯在水中的像离水面的距离是_。13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_形成的虚像和云在水面的_形成的虚像同时出现的现象。14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A比B粗得多,它们以某种方式连

5、入同一个电路,如图所示如果镍铬合金丝A和B的电阻分别为RA和RB,此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A和IB,则有RA_RB,IA_IB(选填“”“”或“”)15把一滴水滴在玻璃上,然后透过水滴和玻璃看书上的字,发现字_了,这一现象中水滴相当于_镜,此时它的成像原理相当于_镜。16如图甲乙分别是常温下在教室内进行的“探究冰、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_(正确/错误)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乙中作出从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光路图(_)18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19(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6、,如图甲所示,将A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35 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 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是_cm,凸透镜A的焦距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凸透镜B的焦距 。 (2)在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5 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选填“左” 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_(选填“变大”

7、“变小”或“不变”)。 (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此现象说明远视眼镜对光线有_作用。五、计算题20(6分)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计算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21(6分)质量为45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取10N/kg)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物体对桌子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A项不合题意;B

8、物体只受桌子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且保持静止,是一对平衡力,选项B符合题意;C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C项不合题意;D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D项不合题意。2、C【详解】A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物体,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中成虚像的情况;符合题意;D投影仪屏幕上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3、B【详解】A以竹筏为参照物,小李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

9、的,故A错误;BD小李坐竹筏顺流而下,竹筏和水的速度相同,以河水为参照物,小李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故B正确,D错误;C以河岸为参照物,竹筏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故C错误。故选B。4、C【详解】当扬声器发声时,纸盒会振动,所以纸片会跳动;发声的音叉会振动,所以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是树叶在振动;由这些现象可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选C。5、C【详解】如图,中间比边缘厚的是ABD,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C,是凹透镜。故选C。6、A【详解】匀速直线运动,即速度不变,沿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成正比A图示图像中随时间的延长,速度不变,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正确;B图示图像

10、中速度与时间成正比,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不正确C图示图像中路程与时间的变化不成正比,不正确;D图示图像中路程与时间成反比,不正确;7、D【详解】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A错误;B高铁进站时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是阻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B错误;CD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高铁运行时有惯性,静止时同样有惯性。故C错误,D正确。故选D。8、B【详解】A密度与质量无关,故A错误;B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故B正确;C密度与体积无关,故C错误;D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越大,密度反而越小

11、,故D错误。故选B。【点睛】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二、多选题9、AC【详解】ABC段物质在吸热时温度不发生变化,说明这种物质是晶体,且熔点是80,故A正确;B物质在BC段处于熔化的过程,一共是4min,故B错误;C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故C正确;D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持续吸热,故D错误。故选AC。10、BCD【详解】A眼球由晶状体和睫状体组成,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故A错误;B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人可以看到,是实像,故B正确;CD近视眼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强,焦距小,成像在视网膜前,只能看到近处物品,应配戴凹

12、透镜矫正,故CD正确。故选BCD。三、填空题11、放大 凸 【详解】1指挥员手拿的透镜实际上是放大镜,看地图时成正立、放大的地图实像。2放大镜实质是一个凸透镜。12、5m【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岸边离水面5m高处有一盏电灯,电灯在水中的像离水面的距离也是5m。13、折射 反射 【分析】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同时掌握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详解】1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从上面看时,会感到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是鱼的虚像;2水中的云属于

13、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14、 = 【详解】由图知,A、B串联,所以电流相等;由题意知,AB材料和长度相同,A的横截面积大,电阻更小15、变大 凸透 放大 【详解】12玻璃板上滴一滴水,水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字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玻璃板下书上的字变大了。3字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此时的凸透镜是一个放大镜。16、正确 物质受热均匀 【详解】要知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为使一些固态物质能够被均匀加热,可以将固体物质弄碎,并放入试管中,利用水浴法进行加热,若固态物质的熔点较低,低于常温,也可用空气浴法由于实验是常温下在教室内进行的,

14、室内温度高于冰的熔点,可以使冰吸收到热量,这样熔化更慢,更容易观察和记录数据,因此甲缺少酒精灯加热是正确的乙装置将需要加热的物质放入试管中,并用水进行加热,这样可以使物质受热更加均匀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反射光线好像是由像点发出的,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连接SA,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详解】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A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连接AO即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18、【详解】先过入射点垂直于平面镜作出法线,由图知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光路如下19、10 小于 右 变大 幻灯机 靠近 会聚 【详解】(1)1 由乙图知道,A透镜u-v图象中,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u=v=20cm=2f所以A透镜焦距是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