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古诗四首.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471609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文阅读古诗四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群文阅读古诗四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群文阅读古诗四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群文阅读古诗四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群文阅读古诗四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文阅读古诗四首.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四首群文阅读教案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的模式 从单篇精读课型设计向群文阅读课型设计转变,用群文阅读的方法尝试教学。 设计理念 抛弃传统的单篇精读中分析过度、微言大义、字斟句酌、过分拓展文本思想,老师阅读代替学生阅读的弊端,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去理解、质疑和发现,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抛弃传统的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力求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学会取舍,学会放弃。 抛弃将“朗读”、将“有感情地朗读”无限放大,必须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更多地尝试生活化阅读,还原阅读的真实形态。 古诗四首

2、教学设计 古诗四首是八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第二单元第九课课文。这四篇分别是杜甫的春望、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牧的泊秦淮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教学导入 创设情境:欣赏歌曲精忠报国 虽然说,古人的“精忠报国”维护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他们那种把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视为最高使命的爱国情结,却滋养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情感表达的就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今天我们学习的四首古诗,正是在危难时期,中国士大夫阶层流露出的爱国主义最强音! 主题回顾 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情怀”。本课的四首诗也都与爱国有关。 古诗词的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读出节奏和情感。(难点

3、) 品味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题。(重点) 分析鉴赏名句,背诵默写课文。(重点) 比较四首诗歌的异同。 谈谈自己的诵读体会。 补充资料 老师提供参考资料,了解作者的身世和写作的时代背景。 初读诗歌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同桌互相评价。 学生示范朗读 根据同桌和小组推荐,找同学范读,四首诗任意选择。 老师示范朗读 学生自由评价学生和老师的示范朗读。 结合范读,自由朗读,读出节奏和情感。 质疑发现 四首诗都是表达爱国情感的,但各有什么侧重?即具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要找出依据。同学可以自由评价。老师归纳明确(老师仅示范春望,另外三篇学生

4、自己做答): 春望通过一个“望”字,表达一个“忧”字。(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泊秦淮通过一个“犹”字,表达一个“愤”字。(抒发诗人对士风和时局的忧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一个“思”字,表达一个“愿”字。(表达自己还愿意为祖国收复失地国家统一而现身的强烈愿望。) 过零丁洋通过一个“死”字,表达一个“忠”字! 合作探究 这四首诗歌在课文中的编排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杜甫和杜牧是唐代的。他们虽都生活在晚唐,但杜甫(712770)又早于杜牧(803852);陆游和文天祥都是南宋的,虽都生活在南宋时期,但陆游(11251210)又早于文天祥(12361283

5、)。按作者所处的时期和写作时间的先后安排的,因此不能颠倒。 学生回答(预设):四首诗歌表达的爱国情感由浅入深,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到对士风和时局腐朽的“忧愤”;从日思夜想为国家统一而重返沙场的强烈“愿望”,到不受敌人威逼利诱而从容就义的对国家的赤胆“忠心”。爱国情感逐步升华,愈来愈激昂,因此不能调换顺序。 学完四首诗,有何发现和收获 不论处于何朝何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 他们都处于王朝的没落时期,却成就了不朽的诗篇。时代的不幸,是诗歌的大幸。时代的苦难,国家的衰败,造就了文学艺术的繁荣昌盛。 诗人因爱国,而和诗篇名垂青史。 你认为四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深情的词语或句子分别是

6、什么?为什么?(老师只提供鉴赏名句的范例) 学生各抒己见,有理有据即可。 杜甫、杜牧、陆游、文天祥,他们都是国家的脊梁,人民的骄傲。他们或以手中的一支纤纤弱管表达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或借助梦境倾述自己重返沙场杀敌报国的渴望,或以死明志证明自己对祖国赤胆忠心。那么,作为学生的你,打算怎么做来表达你的爱国之情呢? 情景创设: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 小结 读过了一组仁人志士的爱国诗歌,相信同学们的心中也涌动着一股澎湃的爱国激情。那么,从现在起就用这种激情用于学习,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刻苦,踏实进取,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吧! 作业 收集整理爱国的诗词名句、名人故事等。 背诵

7、默写四首诗。 板书设计 春望望忧 泊秦淮犹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思愿(憾) 过零丁洋死忠(义) 试教效果点评 打破传统的单篇精读教学模式,两课时完成的内容一节课就完成了,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学观念变了,不再字斟句酌,微言大义,不在逐词逐句的解释翻译上下功夫。注重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体会诗歌的情感。 老师说的少了,学生做的多了,而且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强。 学生的思维很活跃。 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没有用多媒体,学生手头的参考资料有限,补充交代作者身世和写作背景时花费时间太多。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或提前印发小活页。 虽然用歌曲创设了情景,学生的激情也调动起来了,但朗读的效果很不理想。有几个同学示范朗读后,连自己都觉得不满意,后来就没有同学愿意单独展示朗读了。对朗读的轻、重、缓、急,重音、节奏、语气语调、感情基调等作出具体的指导,可以范读领读其中的一篇。 干预的还是太多,还没有充分地大胆地放手。比如,名句鉴赏环节,老师参与太多,还是担心考试出错,没能把孩子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放在第一位。 内容虽然不多,但有点手忙脚乱,以至于拖堂了。我会多一些群文阅读方面的训练尝试,我相信我能够做好!一定能够做好! 群文阅读,是打造高效阅读课堂的关键,是真正能让阅读回归生活的途径,是能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的法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