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说课稿.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4715001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个儿子》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个儿子》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个儿子》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个儿子》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个儿子》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个儿子》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个儿子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本组课文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诚信、孝敬父母贯穿始终。本篇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沉甸甸的水桶。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浅显的文字中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教学时,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道理,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2、这个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低年段学生的特点,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用纵横码分析生字、识记生字,并能熟练地运用纵横码打出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由于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认识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第二课时:深入解读文本,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赏读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3、教学重难点本文内容浅显,人物对话多。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不同,表达的意思不同,表达的心情也不

3、同。因此,我把“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列为教学重点。把弄清“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可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这个问题作为教学的难点。二、说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我预设了以下教学方法。1、联系生活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走进文本。2、换位揣摩让学生走进文本,当当妈妈、当当老爷爷、当当儿子,与人物换位思考,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与文本人物展开零距离的对话。3、以读为本本课教学将引导学生

4、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通过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4、分析思考 引导学生运用纵横码分析生字字形,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牢固掌握生字。三、说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前我制作了课件。四、说教学过程(一)欣赏广告,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上课时,我特别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孝敬父母的广告。(播放视频)它将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音、行、色集一体,很快吸引住学生,让学生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广告描写的是一个小男孩为妈妈端水洗脚,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欣赏广告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随后我说:“小男孩这么小

5、,就知道心疼妈妈。今天,让我们走进三个儿子,看看他们的表现如何?一个问题顿时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二)初读课文,学生质疑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为了防止生字回生,复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朗读课文之前,我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课词语检查学生认读情况,让学生再一次接触生字、生词,为正确朗读课文打下基础。为了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生字,我引导学生将生字归类:胳、膊紧接着,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意在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学生质疑,了解学情,做到有目的、有重点地讲,从

6、而提高课堂实效。(三)朗读感悟,解决疑问1、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本环节以读为主线,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直线画出三位妈妈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孩子的(出示课件第3页)。学习默读是二年级下学期的一个训练要求,它能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边读边画,意在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为了让学生体会三位妈妈说话时的心情,我让学生回顾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称赞,并模仿妈妈当时说话的语气和神态进行朗读。这样的自主读书活动,既展示了学生的成功,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把自己

7、转化成妈妈的角色,我通过师生评议读来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他们的语感。评议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即相互引导,相互指正,相互借鉴。通过评议,读出三位妈妈的不同内心世界,即骄傲与平淡。2、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是这套教材中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养成善于发现的习惯,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老师范读第八自然段后提问:听了老师的朗读,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们马上说:“发现水桶很重。”我又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水很重的?”学生马上认真读课文,很快从“直晃荡、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这些关键词语发现水桶很重,并通过

8、朗读、动作来表现出水的重量。体验过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提水的感受,并说说此时自己最希望出现什么,进行换位思考。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股对妈妈的体贴、关爱之情:妈妈提水多辛苦啊!妈妈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来帮帮她呀!3、为了更好的运用语言,完成课后练习,我采用分组朗读,(出示课件第四页)让学生理解“一个一个另一个”,并联系生活练习说话,(出示课件六页)做到活学活用,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紧接着,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内心的感受,假如三个儿子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们中间的一个说些什么。学生个个有感而发,很快明白了第三个儿子的优点。4、为了顺利突破课文难点,我抓住学生喜欢活动,乐于表演的特

9、点,模拟出一个老爷爷和妈妈对话的场景,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动作,并有声有色地朗读出来。随即,老师又以旁观者的身份,与文中的“老爷爷”进行对话交流:咦,奇怪了,这儿明明有三个儿子,可您为什么只看见了一个儿子?您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儿子呢?”(出示课件第七页)最终突破了难点,课文所要揭示的中心也由此显现出来能帮妈妈(提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接下来,在孩子们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夸赞第三个儿子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四)情感升华,总结延伸在动情的音乐:感恩的心的中我让孩子将对课文的中心进行一个拓展填充,问孩子们在家里都是怎样孝敬父母的?(出示课件第八页

10、)孝敬父母就是提一桶水这么简单。 孝敬父母就是在爸爸妈妈生病的时候,孝敬父母就是当忙碌一天的爸爸妈妈回到家的时候孝敬父母就是当爸爸妈妈买了我最爱吃的草莓时孝敬父母就是在爸爸妈妈累了一天,静静休息的时候,孝敬父母更是在吃饭的时候给妈妈夹,给爸爸盛孝敬父母也是在早上上学的时候说一声,放学回家的时候说一声此时,孩子们也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使孩子们爱父母的感情有了质的升华。五、说板书设计板书应简明扼要,既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反应文章的中心,同时还要美观。我针对妈妈对三个儿子的评价以及三个儿子见妈妈提水时的表现进行板书,从而折射出提水的孩子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板书设计如下:23 三个儿子聪明有力 翻跟头嗓 子 好 唱 歌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提水(孝敬父母、体贴父母才是好儿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