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63焦耳定律学案设计.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470893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63焦耳定律学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63焦耳定律学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63焦耳定律学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63焦耳定律学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63焦耳定律学案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6.3焦耳定律教案设计(无答案)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6.3焦耳定律教案设计(无答案)焦耳定律【学习目标】1用实验研究电流经过导体时,电能转变为导体的内能与哪些要素相关,要点经过实验方法研究导体通电时发热与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2认识电流的热效应跟哪些要素相关,理解并可以用焦耳定律解决一些实质问题。3认识生活中应用焦耳定律的例子,认识节俭电能的一些方法。【学习重难点】1用实验研究电流经过导体时,电能转变为导体的内能与哪些要素相关,要点经过实验方法研究导体通电时发热与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2认识电流的热效应跟哪些要素相关,理解并可以用焦耳定律解决一些实质问题。【学习过程】一

2、、温故预习1电流经过用电器时将_能转变为机械能、光能、内能等其余形式的能。2电功的计算公式是_,单位是_。3电流做功的快慢用_来表示;P=_。二、自主导学(一)电流的热效应与什么要素相关。思虑:导体通电时会发热,发热的多少与哪些要素相关?有什么关系?。(二)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经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_、_、_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2用Q表示热量,用I表示电流,用R表示电阻,用t表示通电时间,焦耳定律表示如下:。3单位:Q:_;I:_;R:_;t:_。4由焦耳定律可知,对于各样用电器,由于有_的存在,在通电电路中或多或少的都要产生_。(三)电流热效应的利用与危害。/1/3教科版九年级物

3、理上册:6.3焦耳定律教案设计(无答案)电热水器,电烫斗,电热毯等都是依据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过去安装在电路中的保险丝,也是依据电流的热效应设计的,它在电流过大时会因发热而熔断,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三、典型例题1为了使电炉耗费的电功率减小到本来的一半,应采纳以下哪些举措()A 保持电阻不变,使电流减半B保持电阻不变,使电压减半C保持电炉两头电压不变,使其电阻减半D使电压和电阻各减半2对于电热的利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电热对我们来说老是有益的B电热对我们来说老是不利的C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热效应的原理制成的D电视机工作过程中没有产生电热3某一用直流电动机提高重物的装置如上图所示,重物质量

4、m=50kg,电源供给恒定电压U=110V,不计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v=1m/s的恒定速度向上提高重物时,电路中电流强度I=5A,求电动机线圈电阻R(g=10N/kg)。【达标检测】1通电导体发热的规律是由以下哪位物理学家总结的()A 欧姆B焦耳C安培D法拉第2一只断灯丝的灯泡,摇接灯丝后使用,要比本来亮一些,这是由于灯丝的()A 电阻变小B电阻增大C电压减小2/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6.3焦耳定律教案设计(无答案)D电流减小3某电炉的功率为1000W,若电阻丝断了,去掉原长的一半后仍接在本来的电压下工作,则它此刻的功率为_。4“220V,25W”白炽灯的电阻是_;“220V,100W”白炽

5、灯的电阻是_。5小明和小红想利用如下图的装置研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A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烧瓶B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RARB)。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1)这两个烧瓶中所盛煤油的质量应当_。(2)实验时,将铜丝和镍铬合金丝串连接人电路中,这是为了控制_同样。(3)小红问小明“水比较简单获取,干嘛不用水取代煤油”。对于这个问题,小明与他的同学给出了以下四种答案,你以为合理的是()A 由于煤油有颜色便于察看B由于煤油有比较大的热值C由于煤油有比较小的密度D由于煤油有比较小的比热容(4)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发现B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高升的快。这表示:在电流和通电时间同样的状况下,导体的电阻越_,产生的热量越多。6某电热器的电阻是55欧姆,工作时的电流是10A,试求:5分钟产生多少热量?耗费了多少电能?。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