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重点题目.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4704562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重点题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学重点题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学重点题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学重点题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重点题目.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重点题目1、教师应具有的教育专业素养有哪些?(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A、新的教育观: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要求教师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要求教师全面理解素质教育。B、新的学生观。具体关注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性”、“潜在性”。C、新的教育活动观。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A、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要使教育内容能有效地影响学生,教师必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教学内容精细加工。B、语言表达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具,是教师传递知

2、识信息的手段,C、组织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科研究能力,对中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所教学科专业知识的更新。还应该具有教育研究能力。2、教师的含义及其职业性质、特点?含义: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该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特点: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示范者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

3、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的角色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指道德认识。情,指道德情感。意,指道德意志。行,指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A、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发展的。B、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特点。a、具有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b、形式、内容的多样性。c、对象的有限性。d、科学性和有效性。(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思想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

4、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在德育过程中,坚持长期抓、反复抓、抓反复。4、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A、具有主观能动性、B、具有思想感情、C、具有个性特(2)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A、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朔性、B、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朔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A、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B、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C、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5、影响树立教师威信的因素有哪些?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善于同学交往的能力,教师对评价手段

5、的使用。6、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权?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作业量、合理安排学生的体育锻炼、定期组织学生身体检查、安排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活动等。7、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爱生尊师,教学相长8、班级管理的内涵及作用?含义: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手段,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作用:(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9、班集体的特征及教育意义?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

6、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意义:有利于形成学生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10、教师的权利和义务?1995年颁布的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的权利:自主开展教育活动的权利、自主从事学术研究的权利、指导评价权、获得报酬权、参与学校管理权、自身发展的权利、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11、如何理解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这一德育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对

7、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地教育影响地德育原则。要求:(1)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辞。(2)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首先,学校要多与学生家庭联系,了解家庭教育状况,并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取得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其次,学校要采取积极措施,对社会的影响加强控制和调节,特别是与校外教育机关加强联系,共同研究,使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一致。(3)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对学生进行德育,要做到前后连贯一致,不能时紧时松。12、教师布置作业注意的要求:(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均衡生产书的要求,同时要精练、典型。(2)作业的分量、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求明确。(4)对作业教师要

8、及时批改和讲评。13、什么叫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学生辅导时应遵循的要求?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原则:(1)激励性原则。中学生正处在好胜心、自尊心强,心理承受力不够。所以教师在教育中要多一份理解与鼓励,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直向成功的勇气。(2)预防为主的原则。我们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止学生不良心理状态,心理疾病的出现和不良心理品质的形成。(3)因材施教原则。学生个性差异是造成成绩好坏的主要原因,因此,不能搞一刀切,要因材施教。(4)愉悦性原则。愉悦的情绪状态能使人头脑清醒,大大提高学习效率。(5)

9、支援性原则。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因此,教师要高身处地时进行反思,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伸出关爱之手给予心理支持。14、教育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一般途径?(1)通过创设某种情境,使受教育者产生知与不知的矛盾,引起受教育者的求知欲。(2)通过感知和理解教材,把间接经验和直接参与结合起来,获得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综合认识。(3)再引导受教育者牢记并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促成受教育者的智力发展,并对受教育思想上进行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促成学生个性,人格的全面发展,使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齐头并进。15、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1)了解学生

10、,研究学生。A、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研究。B、对学生群体的了解和研究C、对学生成长环境的了解。(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A、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B、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C、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16、什么叫陶冶法?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如何运用?含义: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具有自觉性、愉悦性、暗示性和情景性。运用:(1)创设良好的情境,陶冶总是在一事实上的情境中完成的,这种环境包括:美观、整洁的学习环境等,这些都能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培养他们爱校,爱家,爱中的情怀。(2)教育者的人格感化。教师要利用岙身的人格威望及对学生的真诚关爱和期望来对学生陶冶,(3)以启发说服相结合,环境陶冶是一种逢发起作用的教育,必须辅之以说服教育。(4)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让学生自已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养成良好的生活等,这些都是对他们情感的陶冶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