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4704106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治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质量通病治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质量通病治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质量通病治理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质量通病治理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治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手册目录(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2(二)填充墙裂缝3(三)墙面抹灰裂缝3(四)外墙保温饰面层裂缝、渗漏4(五)外卜窗渗漏7(六)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地面渗漏8(七)屋面渗漏9(八)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接做法不规范(九)电气暗配管不通,管内穿线“死线”金属线管有毛刺-(十)户内配电箱安装及配线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十一)地漏安装不规范,水封深度不足,散热器安装不规范,散热器支管渗漏(十二)散热器安装不规范,散热器支管渗漏(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通病表现形式:现浇板易产生贯通性裂缝或上表面裂缝;现浇板外 角部位易产生斜裂缝;现浇板沿预埋线管易产生裂缝。治理主要措

2、施:1.1住宅的建筑平面易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凸凹时,凹口周 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 的平面。在未设梁的板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 的抗裂性能。1.2应加大现浇板的刚度。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设计厚度不小于100mm, 厨房、厕浴、阳台板不得小于80mm,当埋设线管较密或线管交叉时,板厚不得 小于120mm。对于过长的单向板,设计时应进行抗裂验算,合理确定加密分布 筋的配置。1.3现浇板配筋设计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细且密的配筋方案。1.31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现浇板及跨度大于4.2m的板应配置双层双向钢 筋,钢筋间

3、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1.32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规格不应少于70 10,长 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于1.2m。1.33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消弱处等宜引导收缩应力集中处, 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 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应小于截面 积的0.15%,且不应小于0 6200。1.34线管应尽量布置在梁内,当楼板内需埋设线管时,线管必须布置在上下 钢筋网片之间,且不易立体交叉穿越,确需立体交叉的不应超过二层线管。线管 在敷设时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

4、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性分布, 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顺利且振捣密实。当两根 以上管并行时,沿管方向应增加0 4150宽500mm的钢筋网片,做到在应力集 中部位有双层布筋。1.4现浇板强度等级不应大于C30,当大于C30时,应采取抗裂措施。1.5剪力墙结构住宅结构大于45m且无变形缝时,宜在中间位置设置后浇带。 后浇带处应设置双层钢筋,后浇带混凝土与两侧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间隔不易少于 2个月。1.6预拌混凝土使用单位在订购混凝土前,应根据工程不同部位和环境提出 对混凝土性能的明确技术要求。参合料总掺量不应大于水泥用量的30%。1.7对高强、高性能和特殊要求的混凝土

5、,建设单位、施工总包单位和监理 单位应参与配合比设计。1.8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 和稳定性。1.9后浇带处应采取独立的模板支撑体系,浇筑前和浇筑后混凝土达到拆模 强度之前,后浇带两侧梁板下的支撑不得拆除。1.10应加强对现浇楼板负弯矩钢筋位置的控制。控制负弯矩钢筋位置应设置 足够强度、刚度的通长钢筋马镫,马镫底部应有防锈措施。双层上排钢筋应设置 钢筋小马镫,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1.11在混凝土浇筑时,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 时性活动跳板。1.12预拌制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1.13现浇板浇筑时,应振捣充分,在

6、混凝土终凝前应进行二次抹压,压抹后 应及时覆盖和浇水养护。不得进行后续施工。1.14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当混凝土强度小于 10Mpa时,不易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采取有效措 施,减轻冲击。1.15主体验收前,应对现浇板进行检查,发现裂缝及时处理,并形成记录。(二)填充墙裂缝通病表现形式:不同基体材料交接部位易产生裂缝;填充墙临时施 工洞口周边易产生裂缝;填充墙内暗敷线管处易产生裂缝。治理主要措施:2.1蒸压(养)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类的墙体材 料至少养护28d后方可用于砌筑。2.2严格控制砌块的含水率和融水深度。墙体材料

7、现场存放时应设置可靠的 防潮、防雨淋措施。2.3不同基体材料交接处应采取钉钢丝网等抗裂措施。钢丝网与不同基体的 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钢丝网片的网孔尺大于不应寸20mmx20mm,其钢丝直 径不应小于1.2m,应采用热镀锌电焊钢丝网。钢丝网应钢钉或射钉加铁片固定, 间距不应大于300mm。2.4在填充墙上剔凿设备空洞、槽时,应先用切割锯沿边线切开,后将槽内 砌块剔除,应轻凿,保持砌块完整,如有松动或损坏,应进行补强处理。剔槽深 度应保持线管管壁外表面距离墙面基层15mm,并用M10水泥砂浆抹实,外挂 钢丝网片两边压墙不小于100mm。2.5填充墙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

8、日砌筑高度不应大 于1.8M ;灰缝砂浆应饱满密实,嵌缝应嵌缝应嵌成凹缝,严禁使用落地砂浆和 隔日砂浆嵌缝。2.6填充墙砌筑接近梁底时,应留一定空间,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 紧。宜采用梁(板)底预留30-50mm,用干硬性C25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塞(防腐 木楔600mm挤紧)方法。2.7填充墙砌体临时施工洞口处应在墙体两侧预留264500拉结筋,补砌 时应与原墙接茬处顶实,并外挂钢丝网片,两边压墙不小于100mm。2.8消防箱、配电箱、水表箱、开关箱等预留洞上的过梁,应在其线管穿越 的位置预留孔槽,不得事后剔凿,其背面的抹灰层应满挂钢丝网片。(三)墙面抹灰裂缝通病表现形式:抹灰墙面宜出现空

9、鼓、裂缝。治理主要措施:3.1应严格控制抹灰砂浆配合比,应采用过筛中砂(含泥量5%),保证砂浆 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采用预拌制砂浆时,应由设计单位明确强度及品种要 求。3.2对混凝土、填充墙砌体基层抹灰时,应先清理基层,然后做甩浆结合层, 掺加界面剂与水泥拌合,喷涂后抹底灰。3.3抹灰前墙面应浇水,浇水量应根据墙体材料和气温不同分别控制,并同 时检查基体抗裂措施实施情况。3.4抹灰面层严禁用素水泥浆抹面。抹灰砂浆宜掺加聚丙烯抗裂纤维、碳纤 维或耐碱玻璃纤维等纤维材料。必要时,可在基层抹灰和面层砂浆之间增加玻纤 维网。如墙面抹灰有施工缝时,各层之间施工缝应相互错开。3.5墙面抹灰应分成进行,

10、抹灰总厚度超过35mm时,应采取加设钢丝网等 抗裂措施。3.6墙体抹灰完成后应及时喷水进行养护。)外墙保温饰面层裂缝、渗漏通病表现形式:抹灰墙面宜出现空鼓、裂缝,外墙面易产生渗漏。治理主要措施:4.1外墙外保温施工图及设计变更均应经同一审图机构审查批准。设计变更 不得降低节能效果,并应获得监理或建设单位确认,建设、施工单位不得更改外 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和组成材料4.2外墙外保温设计应明确基层抹灰要求,并应对门窗洞口四周、外墙细部 及突出构件等做好防水保温细部设计,出具节点详图。早取板保温勒伯* j墙体端部外墙细部做法 (怂号图 图4.2.5图4.2.6):节点参考图示4.2.3沉降缝、抗点缝(-

11、)节点参考图示4.2.4沉降缝、抗宸缝(:)Ml.句匕的,J、42.5勒脚()节点参考图示4.2.6勒脚()喷涂硬泡聚氛酯及硬泡聚氛酯板材变形缝做 法(参考图 图427一图428):|膺涂硬泡聚氨酯及硬泡聚敏脂板材*地卜* 仙川保温做法(参考图图429):I球参号图小14.2.7I响谕忡湘早Ml挣呵么,灿板村圳,卜空 勒川俾W、E 匕1” 12.10):翻包网布_ 标准网布一1金属盖线板节点参考图示4.2.10节点参考图示4.2.84.3外墙外保温系统组成材料应与其系统型式检验报告一致。4.4保温材料应有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产品认定证书。 EPS板自然条件下陈化期不得低于42天

12、,60度恒温蒸汽条件下不得低于5天, XPS板陈化期不得低于28天。4.5涂饰饰面应采用与保温系统相溶的柔性耐水腻子和高弹性涂料。4.6外墙外保温施工前应作出专项施工方案,由总承包单位报建设(监理) 单位审查批准后实施。4.7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应坚持样板引路的原则,样板验收合格后方可全面 施工。4.8外墙基层处理及找平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4.8.1抹灰前应先堵好架眼及孔洞,封堵应由专人负责施工,施工、监理单 位应对孔洞封堵质量进行专项检查验收,并形成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8.2封堵脚手架眼和孔洞时,应清理干净,浇水湿润,然后采用干硬性细 石混凝土封堵严密。4.8.3穿墙螺栓孔宜采用聚氨酯发泡

13、剂和防水膨胀十硬性水泥砂浆填塞密 实,封堵后孔洞外侧表面应进行防水处理。4.9粘贴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4.9.1条粘法需用工具锯齿涂抹,涂抹面积应达到100%;点框法粘结面积不 小于50%。4.9.2涂料饰面时,当采用EPS板做保温层,建筑物高度在20m以上时,宜 采用以粘结为主,锚栓固定为辅的粘锚结合的方式,锚栓每平方米不易少于3 个;当采用XPS板做保温层,应从首层开始采用粘锚结合的方式,锚栓每平方 米不易少于4个;锚栓在墙体转角、门窗洞口边缘的水平、垂直方向加密,其间 距不易大于300mm,锚栓距基层墙体边缘应不小于60mm,锚栓拉拔力不得小 于 0.3Mpa。4.9

14、.3以XPS板为保温层时,应对XPS板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并应在两面 喷刷专用界面砂浆,界面砂浆宜为水泥基界面砂浆。4.9.4保温板之间应拼接紧密,并与相邻板齐平,胶粘剂的压实厚度宜控制 在3-5mm,贴好后应立即刮除板缝和板侧面残留的胶粘剂。保温板间残留缝隙 应采用助燃性聚氨酯发泡材料填缝,板件高差不得大于1.5mm.4.9.5门窗洞口上部和突出建筑物的装饰腰线、女儿墙压顶等有排水要求的 外墙部位应做滴水线。4.9.6门窗洞口四角聚苯板不得拼接,应采用整板切割成型,拼缝离开角部 至少200mm。4.9.7耐碱网格布粘贴时,洞口处应在其四周各加贴一块长300mm、宽200mm 的45斜向耐碱玻

15、纤网布;转角处两侧的耐碱玻纤网布应互绕搭接,每边搭接长 度不应小于200mm。或可附加网处理。4.9.8在外墙保温系统的起始和终端部位的墙下端、檐口处及门窗洞口周边 等部位应做好耐碱玻纤网的反包处理。4.10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4.10.1喷涂法施工时,外墙基层应涂刷封闭底涂。喷涂前应采取遮挡措施对 门窗、脚手架等非喷涂部位进行保护。4.10.2喷涂硬泡聚氨酯的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C,空气相对湿度宜小于 80%,风力不易大于三级。严禁在雨天、雪天施工,当施工中途下雨、下雪时应 采取遮盖措施。4.10.3喷涂硬泡聚氨酯采用抹面胶浆时,抹面层厚度控制:普通型3-5mm; 加强型5-7mm。并严格控制表面平整度超差。4.11外墙保温层需设置分格缝的,应有设计明确位置及处理措施。4.12需穿透外墙保温层固定的管道及设备支架等,其与保温层结合的间隙应 采取可靠措施做防水密封处理。4.13外墙施工完后,建设单位应组织参建单位对外墙进行淋水试验,淋水持 续时间不得小于2小时,并做好检查记录。(五)外窗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