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复习导学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4703249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边形》复习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边形》复习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边形》复习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边形》复习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边形》复习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边形》复习导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 班别: .姓名: .2013年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资料课时:四边形(主备人:潘孔祥)一、【课前小测】限时5分钟二、【知识回顾】1、边形的内角和等于,边形的外角和等于,正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等于;例子:(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 A六边形 B七边形 C八边形 D九边形 (2)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等于,则这个多边形是( ) A三边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2、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之间的关系: 3、定义性质判定平行四边形_组对边分别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边:对边_且_2、角:对角_,邻角_;3、对角线:_;4、对称性:不

2、是_,是_5、面积:1、 定义。2、两组对边分别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分_且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两条对角线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有一个内角为_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1、角:四个角都是_;2、对角线:_;3、对称性:是轴对称图形,又是_4、面积:1、定义。2、有_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对角线_的_是矩形。菱形一组邻边_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1、边:四条边都_ ;2、对角线:_,并且每条对角线_一组对角。3、对称性:是轴对称图形,又是_4、面积:1、定义。2、_条边都相等的_是菱形。3、对角线互相_的_是菱形正方形有一个角是_的菱形是正方形;或一组邻边_的矩形是

3、正方形。1、边:四条边都_;2、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3、对角线:相等、互相_、_,并且每条对角线_一组对角。4、对称性:是轴对称图形,又是_5、面积:1、定义2、对角线相等的_是正方形。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_是正方形。等腰梯形_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1、边:两腰相等;2、角:_的两个内角相等;3、对角线:_.4、对称性:_5、面积:1、定义;2、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例子: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B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2、不能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

4、边形的条件是( ) A, B,C, D, 3、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8cm和6cm,则菱形的周长是_cm,面积是_. 4、满足下列条件的四边形中,( )是菱形 A对角线互相垂直 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5、下面性质中,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 A对角线相等 B四个角都相等 C是轴对称图形 D对角线垂直 6、满足下列条件的四边形中,是矩形的为( ) A两条对角线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 C一组对角是直角 D有三个角是直角 7、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条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平分对角 C四条边相等 D对角线相等 8、下面命题中错误的是( ) A矩形的对

5、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B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9、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则( )A BC D 10、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B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C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4)中点四边形原四边形对角线关系不相等、不垂直相等垂直相等且垂直所得中点四边形形状例子: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则原四边形一定是( ) A平行四边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C矩形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5)平面图形的密铺: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

6、种或几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成一片,就是平面图形的密铺。(任意的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或正六边形都可以镶嵌平面。例子:用两种正多边形镶嵌,不能与正三角形匹配的正多边形是( ) A正方形 B正六边形 C正十二边形 D正十八边形三、【典型例题】(7分钟)如图,在中,点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设交的角平分线于点E,交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求证:EO=FO(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四、【中考演练2】A+BP53-57 基础练习、拓展提升五、【课堂反思】还有哪一些知识或题目不明白?请教小组长或老师帮忙过关,做好堂堂清。【随堂笔记】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