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修补方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4701991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修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混凝土修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混凝土修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混凝土修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混凝土修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修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修补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修补方案一、 总 则为了更好的控制和消除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砼质量通病,促进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根据施工现状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特此编写本方案。二、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地基与基础砼分项、主体结构砼分项以及装修用的二次结构砼分项。三、 编制依据本方案主要是根据国家现行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结合本工程质量现状及常见多发质量问题进行编写的。四、 使用要求施工质量通病修补关键在于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同时还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吸取出现质量通病的原因,总结经验,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做好防治工作。为了增强质量过程控制的针对性,应根据工程的特点,找出可能发生的质量通病,确定质量控制点,参

2、照本方案制定防治对策,克服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五、 混凝土表面缺陷的现象的种类、原因及相应的修补方案(一)、蜂窝、麻面 1、现象:蜂窝: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多位于剪力墙面及梁侧面。麻面: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呈现出无数小凹坑麻点。多位于剪力墙面及梁侧面。2、原因分析:(1)、未按操作规程浇筑砼,下料不当,布料顺序混乱等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2)、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3)、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4)、漏振或振捣不实。(5)、局部配筋、铁件

3、过密,阻碍混凝土下料或无法正常振捣。 3、修补处理方法:砼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薄弱松散部分及突出骨料颗粒形成的蜂窝处剔除,尽量形成喇叭口,外口大些,然后用钢丝刷、压力水冲洗干净,湿润,支模后可用粒径1020 mm细石混凝土(比原标号高一级)仔细填塞捣实,加强养护;对较深的蜂窝,影响承载力而又清除困难时,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再灌水泥砂浆,把蜂窝中的石子包裹起来,填满缝隙结成整体。麻面:如果麻面范围小、混凝土表面作抹面或粉刷,可不作修补。否则,应在麻面部位喷水湿润后,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抹压,将麻面抹平。4、预防措

4、施(1)模板使用前应进行表面清理,保持表面清洁光滑,保证边框平直,组合后应使接缝严密,必要时可用胶带加强,浇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2)按规定要求合理布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3)对局部配筋或铁件过密处,应事先制定处理方案(如开门子板、后扎等)以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的顺利通过。 (二)、孔洞 1、现象:砼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没有砼。此现象主要发生在梁柱接头部位以及墙体中间高度位置处。 2、原因分析: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灌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不按规定下料,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

5、状态。 3、对砼孔洞的处理,要逐部位进行检查分析,根据问题严重程度确定修补方法,修补过程要派专人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严格按照监理和建设单位批准的修补方案进行修补处理。修补处理方法:首先,按照“先撑后拆”的原则对发生孔洞的梁柱接头四周框架梁的根部加设支撑,每道梁根部各加设两道支撑,支撑与框架柱间距1000mm,以便于施工人员操作,两道支撑间距600mm。避免此部位梁板进一步发生结构裂缝的可能,然后将孔洞周围的疏松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为了新旧砼的更好结合,采用界面剂对新旧砼接触部位进行拉毛处理,然后支设模板,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在梁柱接头部位,因为

6、孔洞缺陷位置靠上,给模板支设和砼灌注带来极大的困难,可采取将屋面板剔凿穿透,形成灌注细石砼的通道.为了确保修补效果,还需采取三项技术措施:一、为了保证新旧砼接缝平直,需要对孔洞周围要先弹线、后切割、再剔凿。切割边线沿孔洞四周向外扩,将修补边缘线尽可能拉平直,确定好修补范围后用墨斗弹线,然后采用角磨机沿墨线进行切割,切割深度不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避免切伤主筋,然后再进行剔凿作业;二、为了保证新旧混凝土颜色一致,需要采用与原浇筑砼一样的水泥、砂石、掺合料和外加剂,可以与商砼搅拌站协调;三、模板需要采用与原支设的模板材质相同,振捣时,除了对内侧砼进行振捣外,对模板外侧还应进行敲击振捣,保证砼表面观感

7、质量,拆模并完成养护作业后,采用抛光机对修补范围砼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以减小新旧混凝土色差和平面轻微错台。(三)、露筋 1、现象:钢筋砼结构内的主筋、箍筋等外露。此现象主要发生在墙柱阳角转角部位。 2、原因分析: (1)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2)因配合比不当砼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3)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3、修补处理方法:对于贴模露筋部位,将外露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钢丝刷或压力水冲洗湿润,将钢筋内侧砼进行部分剔除,并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然后将钢筋回位,再用 12水泥砂浆抹压平整,使露筋部分充

8、满,再予抹平。对于露筋较深部位,将薄弱砼和突出骨料颗粒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最后认真养护7天。(四)、施工缝夹层 1、现象: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此现象主要发生在墙体中间高度范围。 2、原因分析:(1)灌注墙体砼结构时,分层分段施工,浇筑过程施工停歇期间过长,振捣不到位,且有锯末等杂物积存在砼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灌注砼时混入砼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2)在灌注上层砼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捣实不够。 3、修补处理方法:当夹层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对夹层的处理需要慎重。修补补前,先对

9、墙体两侧顶板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法如上图梁缺陷修补加固图),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砼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用12水泥砂浆强力填筑密实;较严重的缝隙夹层,应彻底清除杂物,冲洗干净后,支模强力浇筑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或在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捣实并认真养护。(五)、较小孔洞且相连孔洞部位及夹层比较严重部位的处理在梁的侧面及墙体侧面,孔洞较小但是孔洞比较多且相连,程度比较严重,采用灌浆料的处理方法。此法适用于修补较深的裂缝和混凝土内部有孔洞、疏松等情况,压浆设备可采用电动泵或手压泵,灌浆前,应沿裂缝设置注浆管或注浆口,并将其密封,然后顺序向注浆管或注浆口压浆。第一个口灌

10、满后,再移至第二个口,直到全部灌满为止。灌浆修补处理方法如下:1.基层处理要细致,确保结合面干净拉毛。 基层处理要剔除砼疏松部分,去掉原混凝土表面面层至坚实处露出混凝土新茬,用钢丝刷和压力水将表面冲洗干净后,采用界面处理剂进行拉毛处理。施工前应进一步用水将梁、柱、墙湿润,灌浆料应采用机器搅拌,加水量应严格按所采用的灌浆料的使用说明的推荐用水量。 2.支模严密,确保坚固稳定、不漏浆。 采灌浆料加固修补时,由于其高流动度的特点和要求,对模板支设要求比混凝土要严格得多,模板安装应当坚固稳定、不漏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墙体、梁侧面的缺陷部位两侧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模板。修补工程中采用模板与混凝土表面的接

11、缝,用灌浆料拌制成干稠水泥浆,用手指抹成断面45角的封缝灰浆条,以做到严密不漏浆。抹缝在灌浆前24h进行完。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接缝用粘胶带贴封。粘胶带贴在模板内侧,模板内侧不能贴时,可贴在接缝外侧,粘胶带均要贴平压实,贴粘胶带前将贴粘胶带处的浮灰清除干净。封缝后要检查封堵情况。检查方法是用手电筒从外向模板内侧照射。如果模板内有手电筒光线,表明此处没封堵严密,需要重新封堵。也可用灌水方法检查,漏水处则需重新封堵。模板支设严密是灌浆料灌注充分以及和原混凝土密切结合的保证。 3.科学设置灌浆孔与排气孔,确保气体排出由于孔洞缺陷大小不一,有的又相互连接,因而支设模板中合理布置灌浆孔与排气孔是灌注成功的关键。灌浆孔与排水孔应位于模板的最高处,比缺陷的最高位置高510cm,并且相对布置。这样灌浆料从一侧灌入,气体被赶至另一侧排出,灌浆料与老混凝土密切结合,避免窝住空气,造成新的孔洞缺陷。在修补过程中,须对每一处缺陷的模板支设,灌浆孔和排气孔的留置都进行了仔细地分析。修补之后,可对修补界面处取芯和超声评定进行检验,以证明新老混凝土结合是否紧密,有没有出现新的孔洞缺陷。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