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地理合作学习中导学案应用的策略.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470000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中地理合作学习中导学案应用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高中地理合作学习中导学案应用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年高中地理合作学习中导学案应用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年高中地理合作学习中导学案应用的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年高中地理合作学习中导学案应用的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中地理合作学习中导学案应用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地理合作学习中导学案应用的策略.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合作学习中导学案应用的策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如何独立自学、如何小组互学,学生自学什么内容、探究哪些问题,如何检验学生的自学、互学效果,导学案就是“剧本”。没有导学案,就没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也就更谈不上教学效果的提高了。因此,导学案设计是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导学案设计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设计的导学方案。教师依据教材和课标进行设计,通过集体备课,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再加工、再设计,尽可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贴近学生生活,富有趣味性以及与学科特点相吻合的活动方案,一堂课由34个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主

2、活动组成(每一个主活动又可包括若干子活动),1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体验、感悟、探究教学内容,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通过讲授、点拨、评价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一、合作学习中导学案设计结构导学案设计的核心是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导学案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向自主学习、带着思考进行交流。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在导学案设计中尤其要关注目标具体化、核心知识呈现问题化、问题情境化、问题设计序列化,以问题引导预习、以问题引发思考和探究。可用如右图所示的流程图来表述合作学习中导学案设计的结构,其在运行过程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将取决于各环节最终能否促进生生、师生积极地交互。所以

3、高中地理合作学习导学案设计应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优化的、动态的设计。二、合作学习导学案设计中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需要处理好教材和导学案的关系,对静态的教材进行动态开发,做好教材和导学案的有机融合。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或具有趣味性的生活性问题,或具有热点性的规律性问题,都可作为合作学习的载体。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选择者,需要考虑什么资源最有教学价值,其答案是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和发展的资源才是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筛选,筛选是指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教材是学科专家的学术文本,对地理概念、原理等阐

4、述准确、科学,这是课堂必要的学习内容,应该取之;但是教材中有些内容可能不适合于具体区域、特殊个性特征的学生,就可以舍去。二是拓展,拓展是指对教材之外的生活经验进行开发,这就需要我们合作开发一些具有生活气息与乡土气息的教学资源,从而使得课堂学习内容鲜活起来。通过筛选与拓展获得的资源都必须基于新课程标准进行整合,才能成为学生最终的学习资源。三、合作学习中导学案设计流程与思路一份完整的导学案要展现知识形成过程的学习台阶,从功能维度看,包括引导预习任务、促进学生理解任务、提高熟练性任务、诊断补偿的任务、促进知识建构的任务。2下面结合高中地理必修三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导学案设计进行介绍。(一)课标解

5、读与目标设定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能根据材料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2.根据材料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3.结合新案例,尝试理解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4.通过学习了解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并能尝试分析扬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举措。设计意图:导学案设计的首要环节应该是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本节课的课程标准: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本节课的活动建议:

6、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工厂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进措施。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城镇建设实际,讨论城市化过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调查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措施。基于以上“标准”阅读教材,需要带些批评性的精神进行阅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问题也日益突出。教材选择该地区讲述“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极具代表性。本节内容以“区位优势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对策措施”为主线,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人地协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念。通过

7、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近几年江苏考试说明中的“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重要考点用知识窗的形式呈现,似乎有些淡化,但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通过以上分析思考“本节课内容标准的本质要求是什么”“内容标准落实了吗”“这样的落实方式好吗”等问题,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一份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至少包含三个关键内容: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目标的制定要突出关注差异,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兼顾两头,注意优等生要做哪些拓展,困难生要提供哪些目标支持(课标解读中用标出了本节课的分层要求)。如此,导学案设计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二)旧知回顾导学设计生活连连

8、看看图话扬州工业发展扬州位于江淮平原的北部,京杭运河贯穿南北。扬州改革开放30年来成就辉煌,现在“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新扬州屹立在长江之滨。1.请你尝试说出扬州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2.根据生活体验:请你说说扬州工业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3.图中A工业区(图略)已成为全省着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设计意图:地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所以创设扬州工业发展这一真实的、生活化的地理学习情境,让地理“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激活学生的全员参与热情,更有助于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融入学生生活的地理学习才是鲜活的,走进真实情境的合作才是有效的。通过旧知回顾,让

9、学生积极思考回忆整理学过的知识,形成本节课的知识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同时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新学习的内容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加以联系,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心向。3(三)课前预习导学设计一个故事引发的思考(审材料需用笔圈出)李守银老家在皖北江淮平原上。20世纪80年代初,李守银一家来到珠江三角洲开始新的生活。一开始,与其他当地农民一样,李守银还从事一些蔗基鱼塘农业生产。但没过几年,附近的基塘农田被一家家工厂所取代,许多农田种起了蔬菜、花卉。1988年,李守银的儿子洗净泥腿放下裤管进入了当地的一家外资箱包厂工作,与

10、他一同进入该厂的还有数百个来自中西部省份的外来务工人员。20世纪90年代,当地开办了几家电子厂,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李守银的儿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进了一家电子厂工作,每月收入从800元提高到了2500元。由于吸引的电子电器类投资不断增加,当地规划建造高新技术产业园,李守银的房子被拆迁。现在,李守银一家住在附近新建的公寓房中,房价为每平方米8000多元,是十年前的4倍。1.按照珠三角的工业化进程,李守银儿子1988年进了外资箱包厂这一阶段属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哪一阶段?在什么时间段?2.为什么这一阶段珠三角发展了箱包厂等劳动密集型产业?3.为什么这一阶段珠三角能吸引外资?并研究哪一个是最关键的

11、因素?4.请你尝试分析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突出问题。5.针对以上问题,珠江三角洲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的疑问】试试你的身手,你能发现自学中的问题并提出问题吗?设计意图:学习应当是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激发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应给学生足够的时空和思想的自由度。预习内容编写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课前教师备课需考虑学生自学中会遇到的问题,

12、考虑预习的高效,在此基础上设计“我的疑问”栏目期望学生能提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四)引导自学知识设计读“微笑曲线”图和广东产业转移图,结合身边的故事,阅读课本思考:(1)为什么他要事先经过培训才能胜任工作,你的理由?(2)为什么电子厂比箱包厂的收入能更高,你判断的依据?(3)以电子厂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箱包厂为代表的轻纺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珠三角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的发现?请同学尝试用曲线图表示。(4)由高新技术产业取代轻纺工业,体现了珠三角的一种产业升级。那么,请你推测李守银儿子原来所在的箱包厂何去何从?在原地,还是迁移?若搬迁,迁往何处?设计意图: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课

13、堂自主学习环节包括在课堂对预设的和生成的问题的自主学习。课堂自主学习的内容一方面来自教师课前的预设,另一方面来自课堂新生成的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的内容、要求与方式先独立地思考、阅读、体会。(五)课堂合作探究设计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带来的影响自主阅读课本知识窗,结合以上的学习成果思考:(1.首先自己独立完成;2.各小组合作研讨后选取代表展示;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准备点评和补充;4.其他小组可紧扣本题进行提问。)1.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台湾电子组装企业大量转移至广东东莞等地,上述的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你认为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请你简述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

14、的方向,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你能说出在粤北山区建设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有何积极意义?消极影响呢?4.请你简述珠江三角洲的低端产业向外转移对珠三角所产生的影响。5.对珠江三角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除产业转移外你认为还可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请你尝试分析目前广东省在积极引进国外产业转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的收获:【我的疑问】试试你们的身手,你们能发现讨论中的问题并提出问题吗?设计意图:合作探究不仅要有具体的探究任务,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体现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因此,问题设计是合作学习的关键,问题一定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在讨论中把问题一步

15、步引向深入,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设计合作研讨问题时要基于学生生活和知识基础,注意梯度,循序渐进(如加号为组内合作尝试完成,加号为跨组合作尝试完成);同时教师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教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激发学生逐步形成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差异资源,为学生之间伙伴式互助协作学习关系的建立寻觅合适的“导线”,注重引发学生建立在自主体验上的“对流”与“碰撞”。使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某些思维方式、认知方法为另一部分学生提供过程和方法的示范;使不同学习发展类型学生之间的某些独到见解和思维亮

16、点进行碰撞、互补,生成集体创新的火花,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发现作出分析和阐释,最后共同享受合作成果。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可能因合作探究活动的结束而停止,随着合作探究的深入,新的发现和问题会姗姗而来,而这些往往是新思想、新创造的契机和萌芽,允许存有疑而未决的问题课后继续深入探究。(六)学以致用环节设计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思考:(1.首先自己独立完成;2.各小组合作研讨后选取代表进行角色扮演展示;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准备点评和补充。)材料:扬州玩具产业是以生产毛绒玩具为主的传统产业,因发展迅猛,形成了“世界毛绒玩具生产在中国,中国毛绒玩具主产地在扬州,世界毛绒玩具50%是扬州制造”的发展态势。由于玩具产品长期依赖贴牌生产,外向依存度高。2019年金融危机的冲击,扬州玩具产业陷入了产品订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