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4699060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纸的世界的教学看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材编排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少年儿童要“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编写上便很好地贯彻了这一指示精神,以“亲近与探索自然,关注社会生活,感受自我成长”三条轴线为脉络精心选择和安排内容。教材将自然、社会、自我和科学、生活、艺术、品德等融为一体,浓缩为“综合主题”,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自然、观察社会、了解自我”的窗户。我在教学中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有机结合,设法引导学生通过认知、动手、考察、访问、表演、设计、创作等不同的学习形式去了解、发现、感知、体验、创造,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就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纸的世

2、界一章来谈谈我是如何实施教学的。在上第一节不同用途的纸之前,我先布置学生分小组尽量多地收集各种不同的纸张。经过几天时间的搜集,学生搜集到的纸张可谓五花八门。既有宣纸、报纸、画报纸,又有卫生纸、冥纸、对联纸,甚至还有纸餐具的纸、纸包装袋的纸、人民币的纸等等,不一而足。学生在此收集的过程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纸的种类繁多,对纸也有了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课堂上当学生拿出这些纸以后,我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收集的纸张分别都能做什么用,还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则对他们进行分类。这一过程是将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通过分类,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对纸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为了更进一步帮助

3、学生了解不同纸的特点,我还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来进行区别。实验中,我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纸张看一看、摸一摸、撕一撕、剪一剪、折一折、写一写、拉一拉、浸一浸,并将实验的结果记录在案,还要求学生据此写出研究报告。有的学生实验后在报告中写道:“通过活动,我发现纸的用途十分广泛,它不仅可以用来书写,还可以用来制作餐盒、印刷货币、剪贴窗花、折成玩具及焚烧寄哀(冥纸)等。纸的功能与它的质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用来书写的纸,光滑平整,软硬适中;用来印刷货币的纸,挺括结实,不怕水浸;用来上厕所的纸,皱纹密布,柔软易湿;用来制作餐盒的纸,光洁厚实,能耐高温”学生把认识到的内容转化成文字,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

4、跃。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我还鼓励学生设想一下未来的纸会是什么样的。学生经过一番埋首思索,奇思妙想迭出。有的学生说未来的纸可以制成不用清洗的衣服;有的学生说未来的纸可以具有储存功能,人将含有文字的纸吃到肚子里,就可以记住纸上的内容;还有的学生说未来的纸可以作食物,而且食物的味道可以因为纸上的不同文字而有所变化。比如说,在纸上写上“苹果”两个字,那纸吃起来就有苹果的甜味,写上“香蕉”两个字,那纸就有香蕉的香味在纸的艺术一节的教学中,我先向学生展示我剪好的窗花,糊好的风筝及叠好的玩具青蛙,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鼓励学生自己试着剪一剪,折一折。得到放手的学生们兴趣高涨,纷纷动手操作。有的操刀剪

5、起了五角星、大公鸡等图案,有的用巧手折起了千纸鹤、有篷船等玩具。课堂气氛因此极为活跃,学生们此时不论成绩好坏,都得到了一展技能的机会,而其背后则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课后,我还要求学生参考书本上的纸贴画,自己通过剪、撕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纸,组合粘贴成美丽的画。我还要求文艺委员在黑板报上开辟出了一个“纸艺展览天地”,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张贴、公示,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教学奇妙的造纸一节时,我首先安排学生搜集资料,了解中国古代的造纸史及现代化的造纸术。在有了充分的准备后,学生们在课堂上便能侃侃而谈。在分析古代造纸与现代造纸有什么不同时,学生从设备、原料、产量、质量、种类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比较

6、,分析得头头是道,令自视甚高的老师我也自叹不如。学生在了解了造纸的过程之后,我趁热打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来造纸。为了使学生造出的纸各具个性,我提示学生可以在纸浆中添加一些自己喜欢的小花瓣、彩色颜料等,以使造出的纸更漂亮,更具特色。学生造纸成功后,无比喜悦,他们纷纷拿出自己造的一部分纸献给我,说是感谢老师的指导,倒令我受宠若惊,受之有愧。在学生对纸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我提请学生思索纸和人类的关系,及我们该怎样对待纸的问题。我还给他们讲了“一张纸”小队的故事,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也成立类似的小队。你别说,从此以后,学生胡乱撕纸,浪费纸张的行为倒是收敛了许多,班级里再也见不到纸屑横飞的景象。这真是学完本课后的一个天大收获。其实,细思起来,倒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学生的认识深化了嘛!综观本课的教学,我切实地感受到了教材的“突出实践性、综合性及趣味性,注重开放性与生成性,强调过程性和体验性”。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能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提升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还逐渐使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总之,我很感谢教材的编写者们,在这里我谨代表一线的教学人员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