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四川达州.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4679295 上传时间:2024-03-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四川达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word)四川达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word)四川达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word)四川达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word)四川达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rd)四川达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四川达州.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达州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带答案)基础阅读部分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2分)A. 角色(ju) 襁(qing)褓 静谧(m) 断壁残垣(yun)B.惬意(qi) 挫折(cu) 桑梓(z) 妄自菲(fi)薄C.社稷 (j) 遐(xi)想 埋怨(mn) 强聒(gu)不舍D. 馈赠(ku) 亵渎(xi) 留滞(zh) 妇孺皆知(r)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 叱咤风云 谈笑风生 消声匿迹 戛然而止B. 张慌失措 周道如砥 本色当行 任劳任怨C. 重蹈复辙 精神矍烁 孜孜不倦 妙手回春D. 风声鹤唳 相形见绌 脍炙人口 风雪载途

2、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B.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C.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D.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辅导。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A.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B.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C.春天的达州是个旅游的好季节。D.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5.下列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1分)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

3、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叙事。B.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C.“不。”他蹲下来,看着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一只旅鼠。”D.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 )(1分)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C.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D.天上乌云密布,似乎要下雨了。7.根据下面的提示选用诗文名句填空。(6分)中华大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出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多少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这

4、块热土而倾倒。既有毛泽东“山舞银蛇, ,壮语欲与天公试比高”气势磅礴的热情讴歌;也有崔颢的“ ,烟波江上使人愁”对家乡的眷恋;还有辛弃疾“ ?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感慨;礼记 中“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是先贤对她的美好寄托;“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是诗人艾青的深情告白。一个自信的中学生应该铭记李白“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语,奋发有为,让祖国焕发新的生机。8.按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2分)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朝花夕拾春水(1)将以上名著按音序排列,序号依次为 。(1分)(2)就其中一部作品,谈一下你的阅读感受。(1分)感受:9.根据如下材料,完成活动内容

5、。(2分)据央视报道,5月29日,杭州的一名普通客车司机吴斌驾驶着由无锡开往杭州的长途客车,正平稳地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车外飞来一铁块穿透挡风玻璃后,击中了他的腹部。为防止客车失控,吴师傅忍着极度疼痛,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一系列制动程序:扶稳方向盘,手动刹车,打开汽车双闪灯,将车安全地停靠路边,并提醒车上的乘客不要随意下车。短短二十几秒的时间,保证了车上24位乘客安全无恙。三天后,吴师傅却因伤势过重,离开了我们。如果你是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的推荐人,请为创造这一“伟大瞬间”的吴师傅拟写30字以内的褒奖词。二、阅读感悟(40分)(一)阅读老王(节选) ,完成1015题。(12分)(1)有一

6、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2)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3)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

7、的。(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5)他只说:“我不吃。”(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7)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9)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

8、是怎么回家的。(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11)“早埋了。”(12)“呀,他什么时候”(13)“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14)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15)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10.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

9、的表现,可以用( )和( ) 两个字概括。(1分)11.选段描写老王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第一自然段“镶嵌”一词原意是什么?此处有何表达效果?(3分)12.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老王的什么性格?(2分)13.“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2分)14.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请问:“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怍”?(2分)15.在现实生活中,你若遇到如同“老王”这样境

10、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请简要谈谈。(2分)(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1623题。(15分)【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

11、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年且九十( ) (2) 方磨铁杵 ( )(3)始一反焉( ) (4)媪自言姓武 ( )17.【甲】文中下列几组

12、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且焉置土石 C 以君之力无陇断焉 河曲智叟亡以应B 惧其不已 D 操蛇之神闻之其如土石何 告之于帝1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译文】(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译文】19.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 (1分)20.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21.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分)【人物】 【事例】【人物】 【事例】22.【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2分)23.【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

13、么作用?(2分)(三)阅读乡土情结(节选),完成2429题。(13分)(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2)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融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悲欢离合的家。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

14、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方百计的探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裹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3)“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 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4)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出国华工不下千万,足迹遍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民族向心力的凝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