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监测方案.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4670282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监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施工监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施工监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施工监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监测方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监测方案1概况根据招标文件,业主已委托专业监测单位承担本工程施工期间的监测工作,包括对邻 近产业、道路及市政管线等的监测,故本公司在本章中仅对监测方案的编制原则、监测内容、 监测点布设等内容作简单介绍。2监测方案的编制原则以基坑施工区域周围3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建筑物、地下管线、坑外土体和基 坑围护结构本身作为本工程监测和保护的对象;(2道路下的各种管线,特别是*路和花园市桥路下的上水管、煤气等市政管线作为 重点监测,不便埋设直接测点的地下管线要以管线阀门井、窨井等井地面结构作为观测点;(3) 监测内容的制定和监测点的设置必须满足本工程设计和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并能全面反映在本工程

2、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和基坑围护体系的变化情况;(4) 监测过程中,采用的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及监测频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能及 时、准确地提供数据,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5) 监测数据的整理和提交须满足现场施工、设计及业主的要求。3监测内容在不同施工阶段进行相应的监测内容。根据有关规范及本工程招标设计的要求,本次 监测设置如下内容:3.1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监测围护桩的垂直和水平位移以及桩身测斜;(2) 支撑轴力、支撑两端点的差异沉降;(3) 立柱的水平和竖向变形;(4) 坑外土体测斜;(5) 基坑坑底回弹;(6) 坑内外地下水位;(7承压水水头;3.2周边环境监测(1) 基坑周围地下管线的水平位

3、移及沉降;(2) 邻近地面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3) 周边道路路面沉降。4监测点布设为保证所有监测工作的统一进行,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使监测工作有效的指导整个 工程的施工,监测工作采用整体布设、分级布网的原则。即首先布设统一的监测控制网,并 在此基础上布设监测点孔)。各监测项目的测点布设位置及数量应根据围护结构设计图纸、 基坑开挖顺序、被保护的监测对象位置和特征确定,并满足规范要求。5监测频率在各项施工前,即测得各监测项目的初始值。自基坑内开挖开始,底板浇筑达到设计 强度之前的阶段平均每天1次,特殊情况如监测数据有异常或突变、变化速率偏大及变化速 率极小时,适当加密或减少监测频率

4、。底板浇筑达到设计强度之后的2周内每天一次,以后 平均每周1-2次。监测3-4周后,如监测数据变化不大,可再减少至每月1-2次。监测报告 当天上报,如测得数据有异常或特殊情况,一经发现即头及书面通知业主、设计、监理等。6监测报警值序号监测项目报警值1围护桩顶位移速率3mm/d,累计30mm2围护桩身变形速率4mm/d,累计50mm3地面沉降速率3mm/d,累计20mm4坑外水位速率50mm/d,累计5mm5土体位移速率5mm/d,累计60mm6立柱桩差异沉降速率3mm/d,累计20mm7第一道支撑环撑 1kN、对撑 40kN8第二道支撑环撑 280kN、对撑 90kN9第三道支撑环撑 2kN、

5、对撑 80kN10管线沉降相关部门的要求7拟提交成果监测资料的提交分日报表、周报告、阶段报告和最终报告。日报表由计算机处理、计算、储存。日报表当日提交。当某监测项目的变化临近“报 警”值时,及时向有关方进行报警,以便施工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为确保现场施工和周围环 境的安全提供监测数据。(3) 周报告是一周监测情况汇总整理的资料,为施工提供分析资料。每个星期一上午提交。阶段报告是根据业主、设计和监理单位的要求,对特定施工阶段提出汇总报告,为 安全施工分析提供信息。(5诲层土方开挖完成及支撑安装后提供施工监测小结报告,开始降承压水前应提供前 一阶段监测小结。(6)基坑工程完工后及时提供施工监测总结报告。(7最终监测报告在监测工作全面结束后一个月内提交。(8) 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9) 严格按照业主的要求,监测资料主要内容应包括:监测项目和各监测点的平面和剖 面布置图;相应工况、天气情况、周围环境情况;各监测内容的监测成果表、点位随时间变 化曲线图、变形分析报告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