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师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466931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老师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孙老师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孙老师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孙老师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孙老师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老师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老师教学案例.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段小学类别教学案例学科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作用 作者姓名: 孙 广 侠 学 校: 厚镇中心学校(校本部 ) 联系电话: 15339299968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作用 在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关于几何图形的教学课例,对教师来说觉得教学中知识点简单,无什么可教,多以示范教学为基本的教学手段,但教学效果甚微;对学生来说觉得几何图形比较抽象,操作较难,老师的示范单调,无教学激情的释放,学习兴趣淡然。所以对于关系到空间图形的章节,尤其是到了动手操作环节,学生的好多问题就浮现出来。问题(1)学生画图不规范,影响科目的严谨性(2)学生操作不熟练,影响教课的时效性(3)学生知识以外的智慧

2、得不到有效开发,影响课程的文化性。这些教学问题引起我对几何动手课例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研究。并尝试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或能够获得点滴感悟。以下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几点教学实例:(教学案例一 , 第一课时)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动手做”一课时,我仔细研读了教参上所提供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使他们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底和高、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和对图形的直观理解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各部分名称。(2)用实例让学生直观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通过实物观察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根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定位为小学数学几何图形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根基教学,努力想教好这节课。在教学开始,我把准备好的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实物展示给学生,让其辨认说出图形的名称及该图形的特点。这是一个学生很熟知的内容,学生快速齐声说出了各图形的名称,到述说各图形的特点时,部分学生就做了较慢地反映,我指明熟悉这个问题的学生到讲台上拿着图形讲解给大家听。在学生明白道理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长方形硬纸折叠或剪拼一个尽可能大的平行四边形,(这里的尽可能大,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考虑到本节课对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认识和操

4、作以及时间的关系,我没让学生在这里做过多的讨论,降低了要求难度,让学生只要折叠出就行。)然后让学生将其立在桌子上,比划出高,先感性认识,再折叠出高,再由折痕处描绘出高。学生做得很好(全班48人只有3人不会),我自以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高已有了感知上的体会。接下来,我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准备自己示范,一个让学生示范),标出其中的底(并对底作了介绍),让学生讨论说出平行四边形高的做法,同学们到黑板上来指出的高的做法都很正确,我就尝试着让他们先画两个平行四边形,再作高。我在教室巡视。但当我巡视了一组时,发现所有的学生都是用一个工具自由平移的画平行四边形,视觉上看两组对边就不平行也不相等。

5、我就让学生停下来,在黑板上示范平行四边形的画法。示范完毕,这一节课也就结束了。下课后我的认识是,这是一节没有完成任务的课,首先我对自己在教学前没能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深深自责,同时也感觉到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欠缺。(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画法已熟悉。我就把讲课的重点放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高的作法上,主要是通过教师板书示范,学生独立操作。当我一遍一遍的巡视时,学生这样那样的操作错误仍然比比皆是,学生在自己的平行四边形中,不会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重合。我再次示范指导,学生再次犯错,我累了,学生也累了,低效的课堂结束了。下课后我对这节课学生的表现及自己的教学

6、方法做了反思:本节课,教师的板书示范行为,教学方法单一,单调,缺乏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激情,而教学恰恰是因激情而美丽和充满活力,单一的示范不能够引起全体学生的普遍重视,引起其的有意注意,于是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疲劳感,丧失了兴趣。(第三课时)在对平行四边形作高的定位中,我认为,它掌握的程度如何至关重要。学好作平行四边形的高,对梯形、三角形的作高有奠基作用。也对后续“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中掌握底和高的对应关系有很大帮助,所以我继续把这节课作为研究解决问题的“基地”。首先我在上课前准备了洁白的K4纸,在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后发给学生,告诉他们“这节课,你们将会在这张纸上画平行四

7、边形并作出对应底的高,老师不再是你们课堂的主宰,希望你们用你美丽的双手,在这张洁白的纸上画出你美丽的一笔,完成你人生的艺术创造,下课后、老师会选好的作品在我们班悬挂,让大家欣赏。现在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绘画,小组内最先完成的同学将由老师检查,他负责教、查本组学生的完成情况。”小组活动一开始,学生积极性很高,围在一起,开始操作与指导。我重点对一些学习差的学生进行指导。七分钟后,全体学生完成了四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对应底的高的作法,图形美观且规范。在课堂喜悦的气氛中,我随机性的展示了部分学生的作品,赞扬、肯定了学生的成功。接着让部分学生上板作出梯形、锐角三角形的高。在学生们都兴致勃勃有成就感时,我

8、让他们独立完成自己卡片中梯形、三角形(学生有预先准备的学具备用卡)的高。小组合作时的紧张、微喧霎时变得安静,在遇到直角梯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的作法时,学生发现了问题。我又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学生在我的指导与小组合作中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节课是较成功的,课堂气氛不再那么单调,我也感觉到了学生学习兴致的高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觉得自己找到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解决几何图形教学难题的有效方法,我的体会是:小组学习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1)它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同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得到近距离的指导与智慧的碰撞。(2)它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弥补了传统教学中老师灌输式教学的不足,增强了学生的知识感悟与体验。(3)它从教学的表征现象回归到了教学的本质,内化了学生对知识内涵的理解(4)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应了学生探索的好奇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