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2:老师你真的会提问吗?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466649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摘2:老师你真的会提问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摘2:老师你真的会提问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摘2:老师你真的会提问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摘2:老师你真的会提问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摘2:老师你真的会提问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摘2:老师你真的会提问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摘2:老师你真的会提问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老师,你真的会提问吗?靠谱COP+“请问我刚刚说了什么?”“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对此,同学们有什么看法?”圝圝圝当您还是学生时,这些是不是您最不喜欢的问题?然而,如今上了讲台,自己是不是偶尔也会蹦出这些问题来?是的,天天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但您真的会提问吗?圝今天,中教君就和您聊聊,提问的艺术吧!圝不得不说,提问真的是门大学问。很多大师级的人物都说啊,一个好老师一定是个会提问的老师。小编也是豁出去了,和各位老师来班门弄斧一下!+直入主题,不拐弯抹角铺垫过多,学生反而会听不懂,还不如直截了当提问。这一招呢,最简单直接,也是目前课堂上最常用。可以说,高效型的、不爱拖泥带水的老师可是非常喜欢这样的

2、提问,省时省力呀!方法一:先问再叫学生回答一般性的问题,大多数同学都能回答。这种设计,仅是为了强调一下知识点,衔接下后面的课程。老师也就可以“任性”一把,随意提问哪个学生!方法二:先叫学生再提问教学上很难做到“私人定制”,但是提问却可以做到的!一般来说,这种提问,针对性很强,师生互动,高手过招!毕竟学生的水平老师可是一清二楚,因此可以控制问题的难易程度。旁敲侧击,来个声东击西不直击问题,而是抛砖引玉,对某一问题旁敲侧击,层层剥丝,逐步到本质问题!这种方式适用于,提问难度较大的问题,然后迂回提问,让学生有可回答的空间。方法一:连环设计问题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连环设计,直逼主题。比如当化学老师要讲明

3、矾时,不是直接问:同学们明矾有什么坏处?而是提问学生,今早吃油条了吗?油条好吃吗?吃油条有什么不好的吗?不能多吃的原因是为什么等等。方法二:化难为易化难为易,而且不离主题,让学生换个角度看问题。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里中“孀妻”“遗男”两个词时,他别具匠心地发问:“有个孩子也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想了一下才恍然大悟:这孩子已没有爸爸,他的妈妈是孀妻,就是寡妇,他是遗男,就是孤儿。钱老师就是这种曲问类型的典型代表。以反问正,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一听到这种反问式的提问,就都产生条件反射,不用思考都知道答案一定是相反的。如果是考试,不管能不能答出理由

4、,一定会写上“不同意”、“我反对”!但是,老师们之所以爱用还是有道理的,因为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朝某一方向深入思考。方法:欲扬先抑,以贬问褒,从反面来提问,让学生思考两种价值观,并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当评价石壕吏时,老师可以这样提问: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过态,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这个时候学生就会表态,陈述理由,自圆其说。因题而异,看你会问不会问“我们的煎鸡蛋外焦内嫩,您要不要和我们的煎鸡蛋外焦内嫩,你是要一个还是要两个”,同样是点餐,但是提问的方式不同,顾客的回答可是相差很大。同样,一个老师会不会提问,从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来!问题有

5、很多种类型:闭合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启发式问题、对比式问题、双向式问题等等,具体怎么选择,就得看咱老师的本事了!方法:备课时,把课上要提问的问题拎出来,然后试试各种问法,对比哪一种问法更合适,更有意义。也可以不同的班级、不同的课程选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对比对比效果。或者可以这样,对于文科性的课程,学生听多了开放式的问题,老师就可以偶尔来点闭合式的,理科性的课程学生容易局限于一个标准答案,反而需要老师启发学生思考,不妨提一些开放式的、没有固定答案的。打破常规,让学生来问问有时候老师的提问,反而是给学生设下框,不利于学生思考。而且,老师问的问题,不一定是学生所困惑的问题。因为,有些高明的老师,提问方

6、式很特别,让学生来提问。方法:当要引入新知识点的时候,老师先抛出一个点,然后问学生,是否觉得有哪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自然就能顺理成章接着讲。或是当知识点讲完时,老师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并且一起商讨答案、解决方法。不为提问,只为提醒而提问聪明的老师对于提问可是别有用途!除了衔接课程、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等作用,提问还可以充当提醒的作用。当学生开小差、走神儿时,老师不妨用“提问”来给学生“提个醒儿”。方法:点名让走神、开小差的同学起来,然后再选一个问题,抛给学生,千万不要只是简单的一句“请问我刚刚说了什么”。如果这是个好强的同学,选择难度较大的问题,这就给学生提了个醒:这个知识点你

7、还不会,居然还敢出神!如果不是,就选个容易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上,给学生暗示:我盯着你呢!开火车提问,打开学生的话匣子有时候,课堂太沉闷了,提问则可以成为催化剂,活跃课堂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方法:选择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一个接着一个回答,讨论起来。这样学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氛围自然也就活起来了。而且,这种开火车式的回答,老师往往能听到各色各样的回答,对学生、老师而言都非常有启发性。当然,这种提问也是很奢侈的说,需要具备的条件是有充足的时间哦!老师怎么提问,真真是一门大学问呀!小编这边说的,当然只是实际当中的冰山一角啦,提问的形式、问题本身的问法可是非常多。不

8、过方法无数不一定都用,但抓住一个理准没错,那就是看老师您提问的初衷和提问对象选择问题!本文选自好老师 创造性问题与批判性问题在哥伦比亚英才儿童培养中心,笔者见到了该中心的负责人甘尼斯。这学期,她负责教授批判性思考者俱乐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归纳、推理、创造性思维等。此外,甘尼斯还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思考。在教室内,甘尼斯首先绘声绘色地为同学们讲了西尔威斯特与魔法石的故事。故事中,一头名叫西尔威斯特的驴喜欢收集各种石头。一个下雨天,它捡到了一粒红得像火焰的小石头。它端详这粒小石头时,冰冷的雨水打在背上,它说:“真希望雨不要下了。”雨真的停了。它觉得这一定是魔法,魔法来自这粒红石头。在回家的

9、路上,它碰到了一头饥饿的狮子,紧张之中,它说:“我希望变成石头。”话一说完,它就变成了一块岩石。变成了岩石的小驴躺在草莓山上,身边就是那粒魔法石,可它无法把它拿起来。小驴的爸爸妈妈到处寻找。最终在五月的一天,小驴的爸爸妈妈也发现了那块石头,几经周折,小驴从石头变回了原来的自己。故事讲完后,甘尼斯先提了两个简单的问题“什么是魔法?”“大家相信真的有魔法吗?”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同学相信生活中是有魔法存在的,有的同学则不相信魔法。紧接着,甘尼斯又提出了几道更加深入的问题“小驴是如何知道那块石头是有魔法的?”“小驴又是如何检验确信这块石头是有魔法的?”“如果两件事情同时发生,我们就认为他们具有因果关

10、系吗?为什么?”“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神奇的事情,比如下雨,植物生长,人突然大笑,石头移动,星星发光,我们怎样才能让这些事情发生呢?”对于甘尼斯的问题,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甘尼斯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因果推理,逐步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的思考能力。接着,甘尼斯拿出了一个装有大量奇形怪状的小石头的盒子,让每个同学从中挑选几块。挑完之后,甘尼斯又让同学们给自己挑选的小石头上色,或在石头上画图,或在石头上写字,最终每个人都制作出了富有个性的魔法石。制作完魔法石之后,甘尼斯又问了同学们几个问题,“大家相信愿望成真吗?”“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同学们认为,有的愿望能够成真,而有的愿望不能成真。但是要

11、想愿望实现,必须付出努力才行。然后,甘尼斯让学生每人想出3个愿望,以及这3个愿望实现之后的结果,把每个愿望写在一张纸上并画出来,再使用铆钉把写有3个愿望的纸装订在一起,制作出封面,就这样完成一本“愿望书”。对于学生的愿望,我充满了好奇,并观察他们写下的愿望。同学们的愿望五花八门。一个同学说,他希望自己能成为棒球队里最好的选手,这样他的妈妈就会给他奖励。一个同学说,他希望自己能够长得特别高大,跟巨人一样。甘尼斯告诉我,这个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考,让学生想出各种神奇的愿望,同时,也让他们学会如何设计制作封面,如何装订书本,这既可以开发思维,又可以提升动手能力。在之后几周该课程的教学中,甘尼斯又

12、为同学们讲了弗雷德里克、青蛙与蟾蜍系列:飞龙与巨人等故事。同样的,在故事后,甘尼斯设计了不同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让同学们动手制作相关的手工品。“阅读思考能力动手操作”是这门课程的主要线索,可以通过阅读故事来推动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另外,甘尼斯的这门课程将阅读与美术、哲学、伦理学等多门学科整合在一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整个活动中,创新性思维无处不在,而学生始终在思考。作者简介:曹原,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独立学校教师,从事英才教育研究。曾出版著作寻觅袋鼠国的“味道”、回味袋鼠国的“味道”,发表论文美国英才儿童内涵的演变述评、美国英才教育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美国英才教育师资:政策梳理及启示、美国英才教育中的选拔机制:能力要求与方法选择等。 中国教育报2013年8月8日第3版(转自审辨式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