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院合作协议书(汇编3篇).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4665577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计院合作协议书(汇编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设计院合作协议书(汇编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设计院合作协议书(汇编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筑设计院合作协议书(汇编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筑设计院合作协议书(汇编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设计院合作协议书(汇编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计院合作协议书(汇编3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可编辑排版建筑设计院合作协议书(精选3篇) 建筑设计院合作协议书(精选3篇) 建筑设计院合作协议书 篇1 甲方:_学院 法定代表人:_ 乙方:_设计院 法定代表人:_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同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甲乙双方互惠互利,最终达到校企共建、合作双赢的目的。详细事宜如下: 一、合作宗旨 大力加强_与行业、企业界的联系与合作,促进训练与经济共同富强的新思维,努力培育出适应建筑行业进展需要的、既有扎实专业理论学问又有较强的实践力量、动手力量、创新力量的应用型人才,实施以职业力量培育为中心的

2、教学模式,优化校、企双方人力资源,建立长期的人力资源供需协作关系。 二、合作内容 1、共同制定人才培育方案和教学大纲: 甲乙双方在不违反国家、学校有关本科教学方案要求的状况下,依据建筑行业的工作需要,共同制定、完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育方案,共同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尤其明确主干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强化同学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学习、训练,加强工程师素养的培育,使本专业同学毕业后能快速胜任建筑学专业的技术工作。乙方应派出工程技术骨干,为乙方供应不少于1人次的课程教学或讲座。 2、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合作开展同学相关实践环节教学、考核和学业评价: 甲乙双方合作共建建筑学专业实习基地

3、,乙方为甲方供应每年_名实习岗位给在校同学,开展工学结合的课程实习和专业实习,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实习同学进行指导、考核。实习内容、实习管理以及实习考核由甲乙双方共同制定和实施。 3、就业: 甲乙双方共同从高校_班级建筑学专业同学中,推举_名左右同学在乙方实习,同学实习期满后,在同学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乙方考核后,乙方优先录用其从事工程设计岗位的工作,并在乙方工作不低于_年时间。 4、老师培训: 甲方每年有方案派遣老师到乙方接受培训,乙方为甲方供应每年不少于_名老师的培训岗位,并负责配备专人对接受培训的老师进行指导,并对老师培训期间表现进行考核;接受培训的老师应难过乙方各项管理制度,并以不影响教

4、学为前提。 5、合作开展产学研: 甲、乙双方就建筑行业的重大课题、乙方担当的重要工程项目中的难点问题合作开展横向科学讨论,甲方为乙方供应试验场地、设备和人员(老师和同学)支持,乙方供应必要的经费和其他条件支持,讨论成果和经济效益共享。 三、同学管理 甲乙双方共同对在乙方实习的同学实施管理,共同做好参加实习的同学的思想工作。同学在校期间的日常管理由甲方全权负责。同学在乙方实习期间的管理主要由乙方负责。 四、违约责任 任何一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没有遵照商定执行,违约方需担当因违约行为给守约方造成的全部实际损失。 五、争议解决 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双方发生争议,应协商优先,协商不成的,可向_方所在地的

5、人民法院起诉。 六、其他 1、本协议一式_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经甲乙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 2、未尽事宜,可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双方协商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甲方:_ 代表:_ 地址:_ 联系电话:_ 签约时间:_年_月_日 乙方:_ 代表:_ 地址:_ 联系电话:_ 签约时间:_年_月_日 建筑设计院合作协议书 篇2 甲方:_学院 法定代表人:_ 乙方:_设计院 法定代表人:_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同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甲乙双方互惠互利,最终达到校企共建、合作双赢的目的。详细事宜如下:

6、一、合作宗旨 大力加强_与行业、企业界的联系与合作,促进训练与经济共同富强的新思维,努力培育出适应建筑行业进展需要的、既有扎实专业理论学问又有较强的实践力量、动手力量、创新力量的应用型人才,实施以职业力量培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优化校、企双方人力资源,建立长期的人力资源供需协作关系。 二、合作内容 1、共同制定人才培育方案和教学大纲: 甲乙双方在不违反国家、学校有关本科教学方案要求的状况下,依据建筑行业的工作需要,共同制定、完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育方案,共同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尤其明确主干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强化同学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学习、训练,加强工程师素养的培育,使本

7、专业同学毕业后能快速胜任建筑学专业的技术工作。乙方应派出工程技术骨干,为乙方供应不少于1人次的课程教学或讲座。 2、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合作开展同学相关实践环节教学、考核和学业评价: 甲乙双方合作共建建筑学专业实习基地,乙方为甲方供应每年_名实习岗位给在校同学,开展工学结合的课程实习和专业实习,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实习同学进行指导、考核。实习内容、实习管理以及实习考核由甲乙双方共同制定和实施。 3、就业: 甲乙双方共同从高校_班级建筑学专业同学中,推举_名左右同学在乙方实习,同学实习期满后,在同学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乙方考核后,乙方优先录用其从事工程设计岗位的工作,并在乙方工作不低于_年时间。 4

8、、老师培训: 甲方每年有方案派遣老师到乙方接受培训,乙方为甲方供应每年不少于_名老师的培训岗位,并负责配备专人对接受培训的老师进行指导,并对老师培训期间表现进行考核;接受培训的老师应难过乙方各项管理制度,并以不影响教学为前提。 5、合作开展产学研: 甲、乙双方就建筑行业的重大课题、乙方担当的重要工程项目中的难点问题合作开展横向科学讨论,甲方为乙方供应试验场地、设备和人员(老师和同学)支持,乙方供应必要的经费和其他条件支持,讨论成果和经济效益共享。 三、同学管理 甲乙双方共同对在乙方实习的同学实施管理,共同做好参加实习的同学的思想工作。同学在校期间的日常管理由甲方全权负责。同学在乙方实习期间的管

9、理主要由乙方负责。 四、违约责任 任何一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没有遵照商定执行,违约方需担当因违约行为给守约方造成的全部实际损失。 五、争议解决 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双方发生争议,应协商优先,协商不成的,可向_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六、其他 1、本协议一式_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经甲乙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 2、未尽事宜,可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双方协商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甲方:_ 乙方:_ 代表:_ 代表:_ 地址:_ 地址:_ 联系电话:_ 联系电话:_ 签约时间:_年_月_日 签约时间:_年_月_日 建筑设计院合作协议书 篇3 项目名称:_ 项目编号:_ 发包方:_ 承包方:

10、_ 日期:_ 发包单位:_(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单位:上海大凡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兹甲方托付乙方进行_装饰工程设计,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工程详细状况,甲乙双方签订本协议,详细如下所示: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_装饰工程设计; 2、项目地址:_; 3、设计范围:_; 4、设计造价标准:总价_万元或_元/平方米; 5、合同价款: (1)设计费按:建筑面积_平方米*单价_元/平方米=¥_元; (2)优待取整(人民币)¥_元,大写:_佰_拾_万_仟_佰_拾_圆整; 6、计算机模拟实景效果图另行计费(数量据实结算),本合同包括_幅效果图,如需增加按¥_元/幅计费

11、单价; 7、设计质量: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要求,并根据本合同所附要求内容实施。 二、设计周期 1、乙方提交深化设计方案文本周期: 双方合同签署日后_工作日; 2、乙方提交施工图设计文本周期: 甲方确认深化设计方案后_工作日; 3、乙方提交阶段工作的局部设计调整、变更文件周期: 乙方签收甲方设计调整、变更的书面要求后_工作日; 三、设计审定、变更和图纸交底 1、乙方供应的项目设计图纸,须甲方逐项确认为准则。甲方审定乙方的各阶段设计图纸。 2、乙方提交的设计图纸如不符合甲方设计要求,甲方有权要求乙方重新设计并提交图纸。由此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担当。 3、经甲、乙双方确认过的设计内容,如有施工工艺、工

12、期及造价等方面异议的,需双方协商解决,并以书面确认签证为准。 4、乙方设计有变动之处须提前向甲方提请设计变更通知及状况说明,由甲方认可,供应相关设计变更图纸文件,经双方签字同意后,以更新的阶段设计文件或设计变更单形式实施。 5、甲方在未经乙方认可的状况下,不得更改施工内容,因此而产生的损失及责任,均由甲方自行担当。 6、由甲方提出非功能的设计变更要求,作为设计单位的乙方需满意变更要求,且不担当由此造成的效果损失及责任。 7、未经甲方认可,乙方不得擅自更改确认过的设计内容,因此而产生的损失及责任,均由乙方自行担当。 8、甲方变更托付设计项目、规模、条件或作较大修改,造成乙方设计需返工时,双方除需另行协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