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各种课型的授课方式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466549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各种课型的授课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探讨各种课型的授课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讨各种课型的授课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各种课型的授课方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讨各种课型的授课方式(11月 25 日) 刘兆义:今天的课太棒了,很有味道了,值得我们大家深入思考了。今天的课既有 grammar、listening and speaking、reading,还有综合的复习和反馈。我想每位老师在教学中 都要注意这几点:第一点是导入。有些课堂导入、切入得很快,开门见山,而且还非常活泼。导入有三个 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二是让学生知道主题是什么,要做什么, 尽快抓住课堂主要任务;三是有助于继续向前推进接下来的活动。第二点就是关于listening。我曾看过一篇文章,上面提到,“听是攻克英语城堡的突破 口,特别是对东方人。”所以,很多教材就

2、是通过听来导入的。初中生学习语言,一定要在 语言中去学词汇,在文本文字中去学习,不能把词汇学习和语言割裂开来,要让学生在听或 读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去学词汇。老师们要知道,不是书本上出现的所有词汇都必须先教给学 生,学生才能听得懂。教师应该抓住新课标的要求,看哪些是要学生去理解,哪些是要学生 会说并会运用,哪些要是学生去掌握,我们要区分这些,而不是把力量平均地放在每个词汇 上。有些老师用15 分钟的时间去处理词汇,我觉得是不划算的。给我印象最深的第三点,就是今天的语法课。新课程改革不是不教语法,而是要研究如 何教语法,这一点值得老师们深思。第四点是课堂组织。今天 7 节课组织得都非常有序,开始有导

3、入过程,最后有导出过程, 中间有学的过程。我们要强调的是学生学的过程和学习认知的过程。看到老师们的课,我觉得非常兴奋。我相信,我们只要去潜心地教学、潜心地研究,我 们都会享受教学带给我们的快乐。王蔷:今天有几节课我感觉非常精彩,设计得不错,让人感觉到教学是一步步、一层层 推进的,联系得比较紧密。今天有个北京的老师,虽然只工作了两年,但可以说她教学的基 本功非常扎实。她在关注学生细节方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细节很重要,虽说好像是小 事,但是关注到了,效果就不一样。这位老师虽然仅有两年的教学经验,但在上课过程中关 注学生非常细致,在做任务的时候还提醒学生说:“你们不要光看录像,我们再看一遍吗?

4、这个时候要记住你们的任务。”我觉得关注学生是教学中要达到实效的重要环节。教学不能 只关注大环节,没有细节,什么也完成不了。张连仲:其实,这位老师身上所具有的,也许正是这些优秀教师所具有的共性的东西。 在课上教学时,我们跟学生的交流其实应该是人际交往,跟学生在语义层面上、在情感层面 上进行交流。比如说,有一节课在设计的时候,授课教师跟学生说:“Read text,然后找出 key words。”我觉得这样的方法就不如说是让学生读,然后从中找出相关的信息,而不是找 出“key words”。在这位老师的课上,与学生交流的过程都是在语义层面,包括对学生所做 出的评论。当然,我觉得这种讲语法的课可以有

5、其他不同的处理方式。那么,如何处理语法? 一种方式就是从理性的角度给出一个结构,因为教材就是这么编写的。但实际上,语法是一 个大单元的组成部分,前面的内容中已经见过了这样的句型,我们就可以用已有的信息和学 生一起组织、归纳,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做到理性的认知,然后再做一些训练。我想,与其教 学生死记住一个单词,不如教他们阅读技巧,包括听力也是这样。那么,在课上就可以问学 生能不能在上下文中找到必要的相关信息,不要一遇到陌生单词就紧张、着急。刘兆义:如果让我教学生听力,我主要是培养学生一个心态,遇到陌生单词时不要停下 来单独去教它,而是让学生凭借上下文去判断它,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就够了。张连仲:在教

6、学时,老师要注意区分清楚教学目标,看哪些词与单元的主题有关,在语 境中很有用,要注意去攻克它们的发音、用法等。但不是所有的词都要这样教学。吴欣:我一直考虑要将语法课当作一个选项拿出来。从现在的情况看,语法课太敏感, 不教不行,教又得有个度,教师处在两难的状态中。那么,我考虑语法教学能不能在课堂上 点到就行?把语法教学巩固做成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有竞争性地完成。因为语法涉及 两个问题:一是学生要真正懂得它的意义,二是学生要在一定的情境当中去使用。实际上还 是从很控制的到最后很开放的这个变型中去找一个平衡点,学生始终走不到一个开放的教学 情境中。林立:对语法教学,我们很多老师还有不少困惑。教不

7、教语法?肯定是要教的。应该怎 么教?有很多方法,从今天的课堂看,比如说有一个老师,讲到了语法,讲到了 if从句, 上完课后又让学生练习使用,他没有讲句子的概念、从句的概念,就是把练习放在一个情景 下。在这种情景下,学生没有感觉到我们在学语法,这是一种教法。也有直接把语法教给学 生的,学生再去练习、去使用。所以,方法很多,但有一点要注意,别让学生觉得枯燥、觉 得有困难,要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忘记是在学习语法,但最终却学会了语法。还有一点就是 现在中高考各类测试中没有设立一个专门考语法概念的题,只是考学生会不会用语法。所以,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会用语法。还有老师说,学生比较差怎么办?其实,对于学习

8、基础差 的学生,我的做法是把难的东西分解,一步一步地进行,台阶小一点,他就不会觉得困难。 包括听力也是,难的东西你可以给他分解成很多部分,这样可能会好点。张连仲:我们现在总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们说课堂45分钟不够怎么办,其实 这就是效率不够高。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具体地练习、运用,也可以给他们 一个语境。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这种铺垫,一点一点地转换,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语言材料, 让他们逐渐地用起来。我觉得这是一个更有效的方法。另外有一点就是,我们看到有些课堂 的设计前后不搭,或者这个活动不为下一个活动提供语言素材,这样一来,学生最后获得的 东西就很少,或者不会运用。老师是完成了教

9、学任务,但学生能不能运用前面材料所获得的 语言进入下一个活动呢?我想这是值得我们讨论的一个问题。王蔷:刚才张连仲老师和刘兆义老师都讲到了语法和听力的问题,其实,我也觉得听力 应该再多听一遍。杭州有个老师的听力课值得肯定,她分解了听力的难度,让学生一段一段 地听,听的时候又没有给学生很明确的目的,因为她想让学生听完之后理解一个整体的意义; 然后放第二遍录音,听的过程中没有说什么就在中间停下来,然后问学生问题,然后就继续 一段一段地放下去。其实,我觉得听的时候还是要带一点目的,提出一些问题的。听的时候 首先要听有哪些关键词,这是训练学生听力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先提取一些信息,听完后 再让学生去提取

10、具体的信息。比如,有时我们听力的材料难度比较大,输出时就要考虑降低 要求,减轻学生的压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把教学难点进行分解,分层处 理。要考虑第一步让学生先听什么,并且在设计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要设 计适合的台阶,让学生觉得是水到渠成。为什么有时候学生觉得时间过得快?就因为老师台 阶搭得好,学生参与了,他就不觉得难。其实,学生非常好了,就能烘托老师,让老师出彩, 也给老师一个很大的展现自己的机会。但同时,这样的学生也给我们老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所以,今天上课的谢慧萍老师的功底真是不错,值得肯定也值得表扬,而且在阅读的时候给 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这些都反映出她的教学能力。刘兆义:王老师刚才提到了好学生好班级会给老师带来挑战。我补充一下,因为老师了 解学生了,在上课前他首先得假设“我是学生”,所以往往会碰到这种事情:学生太好了, 也没法教;太差了,也没法教。北师大附小有个老师设计了30多个问题去上课,结果他第 一个问题刚提出来,一个学生就把他准备提的问题给答出来了,他下面的问题一下子不知道 该怎么问了。所以说,学生太好了也是一个问题,给老师们提出了挑战。原载于学生双语报教师版20072008年度第15期第3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