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单元 单元活动学会小区域调查.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4663713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第单元 单元活动学会小区域调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第单元 单元活动学会小区域调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第单元 单元活动学会小区域调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第单元 单元活动学会小区域调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第单元 单元活动学会小区域调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第单元 单元活动学会小区域调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第单元 单元活动学会小区域调查.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活动学会小区域调查学习目标:1.了解小区域调查的目的与意义。2.联系实际,掌握小区域调查的方法与步骤。(重点) 3.结合庐山小区域调查的相关资料,明确小区域调查的内容,初步学会撰写调查报告。(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1调查的目的与意义特别提醒学习开展小区域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旨在认识开展小区域调查的目的和作用,激发学生自己在调查中探索、探究的热情。2调查的方法与步骤(1)调查方法:野外实地考察:是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包括路线考察和典型地段考察。调查访问:其对象一般包括个人、群体、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问卷调查:适用于涉及面广、量大的社会现象。(2)调查步骤:选定调查

2、内容与课题制定调查计划进行实地调查整理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交流调查成果。3调查的内容(1)对象(2)分类:综合性调查、专题性调查。(3)撰写调查报告:基本要求: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最好附上相关的地图、图表和照片;论述和结论要简明、清楚,富有说服力、感染力。基本内容:包括引言、被调查区域的地理概况、地理考察中主要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结束语和主要参考文献等六方面的内容。特别提醒区域地理调查报告的撰写,一是要注意环节的完整性,即各环节齐全;二是调查内容的真实性,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或建议。自主诊断(1)野外实地考察之前一方面明确考察目的和

3、内容,制定考察计划,明确考察时间、路线及具体方法、步骤,以避免盲目性。另一方面收集所要考察地区的有关资料和地图,使考察更具有针对性。(2)调查访问之前一方面是拟定调查提纲,包括访问提纲和资料收集提纲;另一方面是准备好联系公文以及用于证明自己身份和与调查对象联系、接洽的介绍信等。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区域调查的方法和内容下图为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思考交流】(1)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呈现狭长形,城市功能分区呈_布局,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2)对该地石化工业布局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调查最好选择_和_两种方法,它属于_调查。(3)撰写该城市的调查报告时,首先写_,其次

4、写_。【提示】(1)分散疏松式地形(2)野外实地考察调查访问考题性(3)引言该城市的地理概况以及主要问题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归纳总结 1区域调查方法方法主要方式特点注意事项野外实地考察路线考察了解地理现象的分布及变化规律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为地理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应将二者有机结合典型地段考察对一些重要的点做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访问对个人、群体的调查访问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的重要参考依据及时反馈信息对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调查访问获得有关资料及图件问卷调查实地分发主要针对某些涉及面广、量大的社会现象选点要有代表性,调查方式以填表或询问等为主;所拟问题简洁明了,便于操作;结果应与实际

5、相符借助报刊发行借助互联网2.区域调查的内容依据调查内容,小区域调查可分为综合性调查和专题性调查两类,具体内容如下表:类型内容综合性调查地理位置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特点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口及其流动情况区域产业结构状况产业分布、聚落分布情况城镇建设情况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专题性调查自然地理专题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人文地理专题工业、农业、商业、旅游、资源、聚落、交通等易错警示野外考察时,路线考察和典型地段考察不一定要截然分开。路线考察是沿着某一条选定的线路观察,主要了解地理现象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典型地段考察则是

6、对一些重要的点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两者的结合,有利于正确认识某一地区的地理现象。3区域地理调查报告的撰写(1)引言主要包括区域地理调查的目的、方法与步骤、内容等。(2)被调查区域的地理概况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口、交通和经济发展等人文地理特点。要根据考察任务及内容要求,有所侧重。(3)地理考察中主要问题的分析根据调查任务和目的,对考察的重点内容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重点论述。区域自然地理:重点分析调查区内有关自然现象的特征、形成原因、动态变化过程、发展趋势以及对生产建设的影响。区域人文地理:重点分析考察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现状、典型经验、主要

7、问题和发展设想。(4)意见和建议通过对考察所得出的结论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分析,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5)结束语阐明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6)主要参考文献列出撰写报告所参考的相关著作、论文等的名称、作者、页码等相关内容。1小区域调查的方法有野外实地考察、调查访问和问卷调查等。据此回答(1)(2)题。 【导学号:17952067】(1)关于野外实地考察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要是对地表事物或现象进行调查访问B是对某一问题通过查阅报纸书刊进行论证C包括路线考察和典型地段考察两种D典型地段考察是沿某一条选定的线路观察,了解地理现象的分布和变化规律(2)调查访问的对象不同,获取的信息也不同

8、。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对个人的调查访问可以作为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对政府职能部门的调查访问可获得有关资料及图件通过对群体的调查可以获得有关资料及图件对企事业单位的调查访问可以作为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的重要依据A BCD(1)C(2)A第(1)题,野外实地考察主要是对地表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测量、分析,野外实地考察包括路线考察和典型地段考察两种;典型地段考察是对某些重要的点做深入的调查研究,路线考察是沿某一条选定的线路观察、了解地理现象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第(2)题,调查访问的对象一般包括个人、群体、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调查对象不同,所获得的信息也有区别。对个人、群体的调查

9、访问,可以作为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的重要参考依据;对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调查访问,主要是为了获得有关资料及图件。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17952068】材料某年,由中国地质大学14名学生和5名教师组成的长江源科考队踏上征程。为期20天的科考活动分为两组,一组以登山为主,将登上各拉丹冬主峰(海拔6 140米);一组以科考为主,沿途对格尔木沱沱河尕尔曲各拉丹冬附近进行长江源近代冰川变化、草场退化及其原因、长江源主要环境灾害、长江源地貌与自然环境变化以及牧民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1)长江源头位于哪座山的南坡?以什么水源补给为主?(2)本次区域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本次区域调

10、查采用的方法有哪些?对牧民生存状况的了解需通过什么调查方法才能获得?【解析】第(1)题,长江源头位于唐古拉山南坡。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第(2)题,由题目材料内容可知。第(3)题,根据考察的目的和内容,应采取野外实地考察的方法,对牧民生存状况的了解则应进行调查访问、问卷调查。【答案】(1)长江源头位于唐古拉山南坡。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2)了解长江源近代冰川的变化、草场退化及其原因、长江源主要环境灾害、长江源地貌与自然环境变化以及牧民的生存状况。(3)野外实地考察。调查访问、问卷调查。思 维 建 模知 规 范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时发现,在甲图中处有一瀑布,有史为证,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

11、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然而同学们在秋游时,并未欣赏到如此壮观的场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试分析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及原因。(2)在大型瀑布之下往往会有水潭,结合乙图信息,分析其成因。(3)秋游时,同学们对甲图中河谷的成因产生了好奇,纷纷发表看法,一共提出了四种假设,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将下面的假设补充完整。假设一:向斜成谷。假设二:_。假设三:_。假设四:_。(4)如果要验证上述假设,同学们必须寻找的资料或证据是_。思路点拨甲乙【答案】(1)夏季。该河流是我国的黄河,夏季是黄河的汛期,水量大。(2)流水侵蚀作用使得瀑布之下的岩石产生凹坑,积水形成水潭

12、。(3)背斜成谷断层两翼的岩体相对上升,中间的岩体相对下降形成河谷河流侵蚀下切形成河谷(4)河床及其两侧的岩石性质和形成年代或当地的地质构造模板展示(1)读图名。图名告诉我们图示的主要内容,为我们进一步读图和解题指明方向。(2)析图例。图例是提供有效信息的线索,忽视图例就会遗漏图中的隐性信息,甚至显性信息。(3)抓关键。从题目中获取完成设问所需的其他有效文字信息,然后再回到图中去寻找答案。(4)找方法。有效信息整合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归纳、演绎能力,可通过图文转换、图图转换、文图转换等方式,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5)组答案。层次化、序号化;防失误,科学严谨作答。对点训练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

13、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下题。地层新老关系地层代号观测点坐标新老C(313813N,1175012E) (313754N,1175059E)D(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S(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ABCDC根据出露地层“CDS”由新老的年龄变化,可以看出是“中间老,两翼新”的背斜构造。课堂小结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题组1小区域调查的目的和意义1下列有关中学生进行小区域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要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B主要调查区域人文地理特征C小区域调查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D小区域调查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C小区域调查可以了解区域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对中学生而言,可以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综合能力。题组2小区域调查的方法与步骤2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A野外实地考察B调查访问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