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4662926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力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在创作绘画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使得他所获得的美感运用于生活和职业中,那么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就已达成。那么在美术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学会观察和记忆生活中事和物,运用各种方法展开想象,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绘画的技能。让我们一起积极投入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去。关键词:想象力;美术教育;创造性思维所有孩子都具有艺术的天性,但并不代表人人都有成为艺术家的天赋。儿童绘画教育,并不是培养少数画家为目的。儿童绘画不应计算成就,更重要的是儿童体验绘画的过程。国家义务教育美术教学新标准中也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儿

2、童的想象力、观察力,形象记忆力和创造力。也就是说美术教育只是达到目标的一个方法和手段,而不是目标。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在创作绘画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使得他所获得的美感运用于生活和职业中,那么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就已达成。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所以,学校教育要特别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因为想象力可以说是智慧的最高境界:只有做不出的东西,没有想不出的东西。那么,应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呢?一、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先举例美术抽测时画鱼,在我巡回辅导时,有一学生沮丧地指着自己的画作

3、悄悄问我:“老师,我画得“像不像”?要不要改?”为什么学生总是强调像不像呢?那是因为,在学生的意识中,要画得像现实中的鱼,画得像才是一幅好画(如图1);反之,画得不像的画(如图2);无论这幅画本身多么具有创意,多么妙趣横生,也不是一幅好画。甚至还会因为这幅画二受别人的嘲笑:鱼怎么长成这样子的,画得乱七八糟。学生存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学生本身没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只是片面追求写实,还没有意识到创造能力对绘画的作用。其实,回答“像不像”的问题,就是指与现实物体相比“复制得如何”。绘画是一种技能,也可以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因为临摹他人,而扼杀创造力的技能。为了避免绘画成为创造

4、力的“杀手”,是学生变成一台“复印机器”。在平时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要是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绘画不在于像或不像,关键是要体现创造力。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二、让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忆事和物生活是美的,但孩子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观察力和记忆力的提高,还要经过教师不断地启迪和诱导;诱发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和物的观察,并把生活中的发现和感受到的美感,进一步创造性地运用艺术语言表达,使他们萌芽的艺术创作像小树苗得到充足的阳光和营养而茁壮成长。所以,教儿童画画,首先要培养和保持孩子浓厚的兴趣,就必须要保持他们的创新精神,并时时刻刻留意

5、身边的新鲜事物,以积累大量的绘画素材。其次,要培养观察能力,重在扩大视野和对美的感受。观察是孩子写生的初步训练,但不要对景写生,主要是培养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在课堂上让孩子凭记忆力画生日。最后,还要注意上好欣赏课,提高儿童审美水平。这点,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作业”这一环节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例如,教师评价学生作业,也可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这幅画如何,你认为好在哪里?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三、 教会学生运用各种想象的方法1.鼓励学生去作各种猜测和幻想。 幻想是与个人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比如同学们想象自己去海底探险,乘坐飞船到太空旅行等。这些与人的愿望相

6、联系的对未来的憧憬都是想象。记得在上小学二年级的一节美术课时,我要求同学们画一幅题目为某某历险记的创作。有的同学画穿过丛林,或是跳跃过湖面,画面都比较普通。后来,我让他们去幻想在充满各种妖魔古怪地方,古怪的树木等。于是经过思考,学生完成的创作形式多样、富于童趣、改变了过去“千人一面”的教学效果。例如,有的同学画自己坐在一张长在树上的椅子上,有的同学画自己在鳄鱼的肚子里与之搏斗等等。2.善于把自己的梦境和希望体现出来。梦是一个自由奔放的天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境都会在梦中出现:美丽的公主、开满鲜花的草地、甚至是令人讨厌的大灰狼。在生活中,也常常听到有些同学吹嘘:我昨晚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成了

7、一个宇航员梦的世界是美丽多姿的,把美丽的梦搬到画纸上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另外,人们往往有种各种各样的希望,向往美好的事物。我有个学生,她是个既爱画画又爱想象的孩子,她觉得现在的城市就像个“水泥森林”,一点也不美。于是,她大胆想象,画出她理想的城市:房子是有像兔子,有的像苹果,有点像蘑菇。街道是五颜六色的,汽车上面长着一双翅膀的确,生活充满希望,想象更丰富。3.借助生活中的原型去想象。创造想象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往往受到类似事物的启发。猫是爱吃鱼的,这在生活中是很平常的事。别人画猫吃鱼,一般都是在猫的嘴边话一条鱼。但是,一幅日本获奖的儿童画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小作者画了一只有着透明肚子的猫,肚子里

8、有一条鱼。作者采用了透明式的观察法,凭借着想象把猫肚子的世界窥探的很清楚。他不想其他小作者那样直接画猫吃鱼,而是通过肚子里的鱼显示出猫爱吃鱼(如图3)这样的画,以生活中存在的事实为依据加以丰富的想象,是十分新鲜和独特的。四、不要让创造力被技能压垮。我国古画论说“法无定法”、“太古无法”,就是说绘画没有一定之“法”,怎么画都可以。艺术本身是一种创造,而不是技能的模仿,基础教育绝不是技能训练。即兴性、游戏性、探索性是儿童绘画过程中最为有益的学习方式。高明的老师不是那种善于把孩子训练成技能熟练的“小工匠”的人,而是要善于发现儿童在偶然中获得探索的欢乐,引导儿童不断在探索中“看看、想想、做做、画画、玩

9、玩”。经过美术抽测的第二天,上四(1)班美术课,我布置学生画三条鱼。但在巡堂辅导时,我发现有一位学生只画了一条。于是我问他:“老师不是布置你画三条鱼吗?你为什么只画了一条呢?”他说:“还有两天游到那边去了。”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但想想,这又何尝没有道理呢?从表面上来说,他只画了一条鱼,“好像”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但是,他其实已经在绘画过程中开动了脑筋,激发了创造性思维。他画得快,兴趣浓,精神兴奋,勇敢自信,这是一位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好苗子。于是,我立刻给全班同学出示了那副画并表扬了那位学生。同时,我也指出了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画面上没有体现三条鱼。这幅画的“三条鱼”,是靠小作者的语言帮助才得以实现的。有没有更好的表现方法呢?这样,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了,同学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经过我的引导,学生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学生作品效果非常好,出现了以下一些优秀作品总而言之,艺术创造因其所具有的特性,在艺术教育以至整个教育中都占有独特的重要位置,我们要积极而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孩子画画时,要使自己大脑中的想象区经常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放开思维,不要怕想象荒唐,不要怕想象失误。这样,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孩子们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参考文献:美术新课程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