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通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4662500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交通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基于交通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交通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交通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交通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 摘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行政管理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交通类院校的优势特色,从培养目标定位、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构建、实践能力锻炼等角度分析了加强交通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途径。关键词 交通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专业建设目前, 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但在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等方面并没有形成适合院校特色的专业发展模式。本文拟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入手,结合交通类院校的优势特色探讨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有关问题。一、目前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专业建设滞后于社会需要过去, 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

2、大多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但随着我国各方面改革的推进,特别是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党政机关招聘的范围广而需求少,给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增加了难度。同时,许多高校对这种人才需要的变化缺乏敏感性,往往还固守行政管理主体与社会公众之间关系不对等的传统观念,忽略了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参与权以及行政管理的服务性本质。这样,势必会影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培养。1(二) 专业特色不明显目前广泛存在的问题在于,社会上不知本专业学生能干什么,学生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大学几年要学习些什么,而学校的专业培养方向和模式也不明确。这样就造成了三方相互的不了解、教与学脱钩、学与社会需求脱钩等问题。

3、归根究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本专业没有深入挖掘自身的优势,没有结合自身的优势办出专业特色。(三) 师资队伍建设落后目前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任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或者是新出校门,普遍对行政管理专业缺乏整体的了解,缺乏实际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实务经验,而且职称学历结构偏低。从总体上看,该专业教师总量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综合实力不够强、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紧缺、师资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等问题日益凸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四)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普遍不被重视,进行实践教学的条件也较为缺乏。或者说,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专业对于开放式教学还没有探索出一套

4、行之有效的模式。(五) 忽视方法和能力的锻炼目前国内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上,基本原理类的课程所占比例明显偏大,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的课程明显偏少。这难以符合当前对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二、交通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办学的优势特点(一) 依托交通学科背景,具有交通学科的优势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的支撑,当然也需要管理学科、专业以及相关人才的支撑,因此发展带有交通特色的管理专业有了现实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在交通类院校开设并建设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交通行政管理人才具有明显的行业优势和基础优势,交通工程、物流工程等交通类学科的发展也为设计交通行政管理专业的实

5、践教学、课题研究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平台。(二) 交通行政管理专业的专门复合型管理人才需求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各职能相近的部门有合并为同一部门的趋势,这就需要有专门的复合型交通行政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 将行政管理与交通方向相结合,培养既懂交通又懂行政管理的高技能人才,能有效满足大交通体系建设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三) 社会经济发展催生办学需要 从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同相关行政管理人才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交通领域法制建设滞后、业内人员素质及执法水平跟不上发展的趋势,已严重阻碍了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伴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交通行政管理和执

6、法专门人才的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在这种经济社会背景下,交通行政管理专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发展前途。三、交通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一) 明确专业定位,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行政管理学科是一门在跨学科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交叉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因此,应注重通识的教育,使学生具备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同时,行政管理专业应用性、实践性较强,在培养目标定位方面,应面向社会、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各院校在调研的基础上确认就业方向,之后在注重学生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具体专业方向建设,根据各院校的特色优势来建设本专业。据此,我们可以把交通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培

7、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和交通业务等方面知识,具有现代行政管理的基本素养和工作能力,能在各级交通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二) 突出专业特色、交通特色国外高校的公共管理(行政) 本科专业除了开设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等核心课程外,还根据各院校的优势,开设独具特色的课程。比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在注重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侧重于社会机构规划与管理方面开设课程;印第安纳大学则发挥其在科学家、法学家、政治家方面的师资资源优势,侧重于开设社会环境政策方面的课程。通过发挥院校优势,开设优势课程,能

8、彰显学科特色,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多样化需求的趋势。高等院校必须在发挥优势、适应社会的基础上突出自身特色,培养有竞争力的专门人才。对于行政管理专业来讲,这一点尤为重要。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必须要与本校自身的优势学科相结合,在可供选择的专业方向中,选择其中一、二个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力争在这一、二个专业方向上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就交通类院校来讲,应将行政管理专业与交通结合起来,围绕交通做文章,培养交通综合管理、交通综合执法、交通应急管理等方面的专门应用型人才。(三) 注重能力培养,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1.在加强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开设交通相关课程行政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包括行政学类、管理学类、政治学类、法学类、方法论类六个领域,这在院校之间差别不会很大。交通类院校应结合自身特色,开设部分交通类的课程,如交通信息系统、路政管理、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有关交通方面的知识,具备在各级交通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