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内科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4662255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内科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完整版)内科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完整版)内科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完整版)内科名词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完整版)内科名词解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内科名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内科名词解释.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烧心(Heartburn):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在餐后1小时出现,躯体前倾或用力屏气时加重。由于酸性反流物刺激食管上皮下的感觉神经末梢引起。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产生烧心、反酸等症状。Mallory-wesis综合症: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是由于剧烈干咳、呕吐和其他导致腹内压突然增加,造成胃贲门,食管远端粘膜及粘膜下层撕裂,并发生大量出血。.Barret食管:食管粘膜因受反流物的反复刺激,食管与胃交界处的齿状线2cm以内的食管粘膜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称为Barret食管,

2、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Curling溃疡:烧伤引起的人体急性应激反应,可导致急性胃粘膜糜烂、出血,形成浅表溃疡,属于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Cushing溃疡: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糜烂、出血,形成浅表溃疡,属于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胃肠道粘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而造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含有胃粘膜的梅克尔憩室内。.球后溃疡(Postbulbar Ulcer):DU发生在球部以下的部位,称为球后溃疡,多见于十二指肠降部。.对吻溃疡(Kissing Ulcer):十二指肠球部和胃

3、的前后壁相应处同时发生的溃疡。多发性溃疡(Multiple Ulcers):胃或十二指肠中有2个或2个以上溃疡并存。巨大溃疡(Giant Ulcer):DU2cm,GU3cm称为巨大溃疡,需与恶性溃疡鉴别。难治性溃疡(Refractory Ulcer):标准计量的H2-RA正规治疗一定时间(GU12周,DU8周)后经胃镜检查确定未愈合的溃疡和(或)愈合缓慢、复发频繁的溃疡。无症状性溃疡(asymptomatic peptic ulcer)这部分患者无腹痛或消化不良症状,常以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可见于任何年龄,以长期服用NSAIDs患者及老年人多见。Crohn病:肉芽肿性肠炎,

4、是原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胰腺非B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引起的高胃泌素血症、DU、腹泻,由于胃酸分泌增加和大量酸性胃液一下涌入十二指肠所致。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增高,胃黏膜可见淤血、水肿和糜烂呈马赛克或蛇皮样改变门体分流性脑病:强调门静脉高压,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支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入体循环,是脑病发生的主要机理。胃黏膜不典型增生(Gastric atypical hyperplasia):即异型增生。慢性胃炎进一步发展,胃上皮或化生的肠上

5、皮在再生的过程中发育异常,表现为胃黏膜细胞异型和腺体结构的紊乱,是胃癌的癌前病变。皮革胃(linitis plastica)癌组织弥漫浸润胃壁,伴纤维组织增生,使其变厚变硬,胃腔缩小,粘膜皱襞消失,使胃变成一个固定而不能扩张的小胃。.癌前状态(Precancerous Condition):一些发生胃癌危险性明显增加的临床情况。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残胃、Menetrier病、胃息肉病。.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的浸润深度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称为早期胃癌。.Blumer shelf(结节状板样肿块):胃癌细胞浸润浆膜层,从浆膜层脱落

6、种植于直肠前窝,此时直肠指检可触及直肠前壁腔外肿块。.Krukenberg瘤:胃癌细胞浸润浆膜层,从浆膜层脱落、种植于卵巢上,形成双侧、中等大小的实性肿块并继续生长,称为Krukenberg瘤。.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广义: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各种感染及各种非感染性的肠道炎症。狭义:特发性炎症型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以及未定型的结肠炎。.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临床上无法找到病理解剖或生物化学异常可解释的、表现为慢性或复发性的胃肠道症候群。.消化不良(D

7、yspepsia):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包括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状,经检查可以排除引起消化不良的器质性疾病时,这一临床症候群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超过一月或者十二月中累计超过12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Diseas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可排除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溃疡性

8、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中毒性巨结肠(toxic megacolon;TMC)多发生于爆发性或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此时结肠病变广泛而严重,累及肌层及肠肌神经丛,肠壁张力减退,结肠蠕动消失,肠内容物及气体大量累积,引起结肠急性扩张。X线钡餐跳跃征象:在溃疡性肠结核,钡剂于病变肠段呈现激惹现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以上、下肠段则钡剂充盈良好。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溃疡性结肠炎: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直结肠的粘膜下层,主要临床表现是腹

9、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成慢性。肠结核(interstinal 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常继发于肺结核。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数小时内出血超过1000ml或者循环血容量的20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指因长期大量饮酒所导致的慢性肝损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

10、单纯性脂肪性肝病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药物性肝病:是指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后,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顽固性腹水:当对饮食限钠和使用大剂量利尿剂时,腹水仍不能缓解,在治疗性腹腔穿刺术后迅速再发,即为顽固性腹水。腹水:是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的共同结果,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腹水出现时常有腹胀,大量腹水使腹部膨隆、状如蛙腹,甚至促进脐疝等腹疝等形成。大量腹水抬高横膈或使其运动受限,出现呼吸困难和心悸。.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脏疾病。在干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

11、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随着病变的进展,晚期可出现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和多种并发症,是严重和不可逆的肝脏疾病。.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由于肝硬化时,肝对肺部扩血管物质灭活能力降低和肺部NO增多,引起肺血管阻力降低,出现肺内血管尤其是肺前毛细血管或毛细血管扩张,使氧分子难以弥散到毛细血管中去,难以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低氧血症/肺泡-动脉氧梯度增加。临床上以进展性肝病、肺内血管扩张,低氧血症/肺泡-动脉氧梯度增加组成的三联症。.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肝硬化时,由于内脏血管扩

12、张,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反射性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和交感系统产生的肾血管收缩,肾内扩血管物质如PG合成减少,引起的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脏组织学上没有改变。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严重肝病引起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小肝癌:单个结节直径或多个结节直径之和3次/天),粪便量增加(200g/天),粪质稀薄。便秘:指排便困难或费力、排便不畅、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量少。第六篇血

13、液系统疾病贫血(Anemia)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Hb110g/L;妊娠妇女Hb100g/LMA(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某些影响核苷酸代谢的药物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苷酸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核幼浆老:巨幼细胞性贫血时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DNA合成障碍,细胞核的发育落后于细胞质。表现为同一细胞的细胞核具备幼稚阶段的特点,而细胞质却出现较成熟阶段的特点。溶血状态:骨髓有相当于正常造血能力68倍的代偿能力,如发生溶血而骨髓能代偿时,可不出现贫血,此时称为溶血状态。原位溶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