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教材编制的呈现方式与编辑设计.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4654527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语文教材编制的呈现方式与编辑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年语文教材编制的呈现方式与编辑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年语文教材编制的呈现方式与编辑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年语文教材编制的呈现方式与编辑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年语文教材编制的呈现方式与编辑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语文教材编制的呈现方式与编辑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语文教材编制的呈现方式与编辑设计.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材编制的呈现方式与编辑设计一立足于新时期的教材建设,重点讨论的应该是教材编制怎样才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因此,尤其要思考根据新课标编写的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新的启示,即使是谈论新教材尚存在的不足之处,也理应站在改革的立场上,探讨如何使之逐步完善。教材编制的改革,往往取决于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资源和获取途径、方法的改革,还有教学评价的改革。这些改革,带来了教材观念的转变,促使教材越来越向现代性迈进。首先,传统的教材,基本着眼于学科知识和技能体系的呈现,“在以往的课程编制中,课程知识是以一些简明扼要的学科概念、范畴、命题、原理以及支持它们的事实、经验、实验、例题和习

2、题构成。这种编排的好处就是容易使学生比较清晰地把握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种编排也是考虑到突出‘双基’的需要。但是,这种编排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忽视了知识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种种观念的分歧;忽视了所编排知识本身的不充分性即人们对它们的质疑。好像一切课程知识都是被证明了的、唯一可能的知识,知识是静态的、客观的、绝对的真理,只要去理解、记忆、掌握就行了。” 课程编制是如此,我国以往的教材编制又何尝不是如此?现代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习者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条件,

3、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而编写的教学材料。因此,教材理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倡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内容选择与编排上,可操作性、开放性、问题(情境)性和使用上的灵活性会更多地得到关注。在国外,现代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的被广泛接受,直接决定了教材设计的丰富性和多样化,这也对我国课程改革进程中新一代教材建设产生影响。其次,还有教材性质功能的定位问题,也直接决定了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基本面貌。在使用教材进行教学时,“教”与“学”是一对最基本的关系,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掣肘,在教学实践的动态进程中达到矛盾的统一。根据对“教”与“学”中任一方面的侧重和强

4、调,就出现了两大类教材,学界称为“教程式”教材和“学程式”教材。 近年来,人们更热衷于编写 “学程式”教材,较为集中地体现了重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的改革趋势。“学程式”教材,具有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和兴趣的功能。“教程式”教材着重关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体系,相比之下,“学程式”教材则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关注与学生发展直接相关的智力、情感、素质培养等主体的因素。 “教程式”教材紧贴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教学目标,为学生规定了较确定的发展路径,而“学程式”教材要适应因材施教的需要,充分关注拓展和深化学习的多种选择性,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在

5、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示学习方法方面,“学程式”教材也改变了“教程式”教材比较侧重学科知识传递的思路,更注重培养科学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程式”教材还重视得出正确的结果,在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更多具有趋同性,而“学程式”教材则鼓励求异思维,提倡多角度思考、多样化方法,珍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创新,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这些年来国内外语文教材改革的变化,与整个教材改革的发展总趋势完全一致,大致可以概括为:“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对问题的讨论、对概念的阐述中,呈现出知识价值观的重大发展,教材已不只是关注知识体系,而是充分关注与其直接关联的智力价值、发展价值、情感价值和素质培养价

6、值,这意味着教材应兼顾智力与素质的新标准。”“教材建设正在由以知识传授功能为主向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多功能方向发展。” 下面,我们以国内外初中语文教材为例,从几个主要的教材构成系统,梳理和论述教材呈现方式和编辑设计的变化和发展。(一)选文单元系统的设计:从学科为本,走向学生为本语文教材的主体是选文。将若干选文组合成单元,若干单元组合成教材,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见的现代语文教材的基本结构方式。教材单元,就是把教学内容的各种元素按某种标准加以集中而构成的单位。在我国,语文教材组织从选文的单篇排列,到将选文组合成若干单元,再由单元组成教材,是母语教材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显著标志。现代教材理

7、想的单元组合,应该具有怎样的特征?即以关注学习者的发展为核心来组织课程和教材单元,实际上,为我们提示了语文新教材在选文单元系统方面的发展方向。这一发展方向,就是教材编制中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即现代的教材编者必须将学习主体学生装在心中,一切设计均要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特点和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从教材“教”的角度说,也应有利于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总之,教材确定一种基本的单元编排方式,反映出编者对语文学习的功能价值的某种追求,保证了此教材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统一性,也是教材个性特点的体现。综观国内外初中语文教材单元的组合和呈现,大体都以选文阅读为主,再与其他语文学习内容相组合。先

8、说阅读选文的单元编排。当由于种种因素促使语文学科要突破学科本位,更关注语文与外部世界和学生主体发展之间的联系的时候,编者就会在更为宽广的视野中认识语文学科,于是出现了按生活内容或人文主题(话题)编排单元的教材,以及按学习活动的方法策略等编排的教材。相对而言,这类教材体现了编者较强的改革意识,着眼于语文学科内容与广阔生活(客体)、学生已有经验积累(主体)的联系,展示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自行建构。这种编排方式较集中地体现了教材的建构主义学习论特征,即“知识是在人们同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知识也不是问题的最终

9、答案,而是需要在具体问题中,针对具体情境,自己进行再创造” 。 按人文主题(或话题)编排语文属于人文学科,这类教材的编写,与自然科学学科教材、社会科学学科教材应有什么不同特点呢?人文类教材更多应突出人的活动、思想和情感、心理,“应该围绕着人生意义问题的‘反思’或‘内省’展开,或者说,围绕着日常生活实践中价值规范的合理性问题而展开。这样的问题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因此,在教材编写中也不可能指望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就万事大吉。”“应该给学生的内心反思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便他们感受自己的问题并

10、在此问题上与前人和他人‘对话’”。 当人们认识到以学科知识内容(文体或文学史)来结构教材单元的局限性的时候,以人文主题(或话题)编排的方式就格外受到青睐,成为一种新的单元呈现方式。这类教材的编制,主要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其依据,“强调人的心理是由知、情、意三种过程构成的功能统一体,主张心理学应该以完整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从个体自身的角度去关注他们的经验世界,关注他们的感情、知觉、信念和意图”。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我国新一代语文教材的突出标志。我国在课程改革以后涌现的新教材,多数按人文主题组织选文、形成单元,成为一种自然趋势。这根源于试图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立足

11、于学生的精神成长,关注培养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也就是说更为重视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多以文本主题与学生心智发展需求为结合点,来设定单元主题。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设置了童年梦痕、秋日撷英、亲情歌吟、品行善恶、生命礼赞、性灵愚慧六个人文主题。突出以人为本,关心学生有个性的、全面的发展,是按人文主题(或话题)编制教材单元的精髓所在。其优点突出表现在,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关注他们的经验世界,尤其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能较集中地体现语文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尤其关注学习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教材各内容要素实际构成了模块结构,安排学习内容时,知识、技能、情感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协调、衔接、交叉、融合,有利

12、于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语文,获得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必须指出的是,尽管单元组织以人文性为线索,已成为新教材的主流呈现方式,但任何一种呈现方式,都会有其局限性。有的人文主题如爱情,古今中外作品丰富,但如环境保护主题,我国相关作品就很少,为了照顾主题的全面,选文时就容易牵合,甚至削足适履;如果相关主题的选文不能从经典中选到,只能降格以求,从时文中采择,就常常要牺牲语言的规范性,陷入“人文”与“语言”不能两全的困境。有的文学经典内涵丰富,有多义性,按人文主题归类往往也会有随意性。除了这种突出人文性的教材单元编排方式外,还有一类教材,突出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编者更关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 重

13、视语文学习过程的展开,其单元组合或是形成一个个活动板块,或以方法策略的指导贯串,在呈现方式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如以下几种:5按活动板块编排传统教材被人们喻为“豆腐干”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以选文为中心,围绕选文设计学习提示、加上注释、配以练习,以听说读写中的某一项单项训练为主。活动板块结构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单一结构,不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选材上“敢于跳跃”,选文在板块结构中变成了一种为语文学习活动服务的“例子”。“在探究中学”是这种呈现方式的明显特征,非常看重学生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鼓励他们建立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种组织单元方式的好处,一是活动性强,教材为教学提供更大的活动

14、空间,让学生自由探索和实验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活动中要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可以灵活掌握学习的内容和进度;二是示范性强,教材提供方法范例,关注学生运用、迁移能力的培养,重视将现有的问题解决技能运用到新的情境和领域中,教师可以据此设计恰当的练习形式;三是整合性强,以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为抓手,带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我国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综合性学习和跨学科专题单元设计,就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接近于这种板块结构方式。6按语言功能和学习方法编排为体现在例中学、在做中学、在探究中学的精神,有的教材尝试按语言功能和学习方法来编排单元。这样编排

15、单元的明显长处是突出语文学科的应用性。上述种种编排方式,虽多以一种因素为主,但编者往往会尽可能地综合和兼顾其他因素,其本意可能是为了避免单一编排方式带来的不足。例如课文的文体因素常常是各种教材的编者容易关心的重要因素。在综览了以上各种选文单元的呈现方式后,我们还得附带看一下一个独立单元内部的编排情况。一册语文教材,还包括其他几方面内容的组合关系:阅读选文之间的组合关系。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体现学习内容的重点与一般、教学方法的讲读与自读、阅读策略的精读与略读之间的轻重关系,多数教材将选文分成两类编排,这也体现了教材使用在选篇方面提供选择性。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之间的组合关系。两者

16、可以分编,也可以混编,多数教材都选择混编型。一般教材编者的处理,都以阅读选文为重点形成单元,而将其他教学内容分别插排在各个单元之中,从而体现了教材编排的综合性和简约化。以上几者与其他学习内容的组合关系。如北师大版的选文阅读单元与“语文趣谈”知识性介绍组合,反映出课标实验教材在编排上更趋灵活多样。(二)导读助学系统的设计:从权威指令,走向自主互动所谓导读助学系统,一般包括学习目标、预习提示、单元和选文导语、对选文的注释评点、学习方法指导、相关参考资料、教学图表、选文插图等。大致说来,这一系统的设计经历了从权威性指令到激励引导学生自主地、又是互动地学习的变化。1单元和课文导语有的教材编写有明确的单元目标要求和重点提示的导语,编者明确地告诉学生在本单元或本篇选文中将要“学什么”和“怎样学”,如应注意的知识内容、阅读前的思考方向、学习活动的要领等。这属于指令式导语。我国传统语文教材的单元导语也多具有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