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冲击成孔灌注桩技术交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465432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冲击成孔灌注桩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械冲击成孔灌注桩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械冲击成孔灌注桩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机械冲击成孔灌注桩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机械冲击成孔灌注桩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冲击成孔灌注桩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冲击成孔灌注桩技术交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冲击成孔灌注桩技术交底 一、 工程概况(略)二、 质量标准1、 保证项目(1) 灌注桩用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2) 成孔深度及嵌岩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 桩身材料:混凝土等级:C30、C35,为水下混凝土;钢筋:HPB 235 级,HRB335 级。纵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0mm。(4) 分段钢筋笼中的纵筋采用对焊接长,加强筋采用双面焊5d接长,单面焊10d接长;纵向钢筋接头应每隔一根错开,同一截面可接长50的总钢筋面积的钢筋,相邻接头错开1000mm 以上;螺旋箍筋与纵筋点焊,螺旋箍筋采用单面搭接焊10d接长。(5) 采用机械冲孔成孔和清孔,桩身

2、垂直度偏差要求不大于0.5,桩径偏差要求不得超过-50+100mm,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灌注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要求不大于50mm。(6) 成孔过程中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1.30。浇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 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含砂率8,粘度28s;清孔至浇灌混凝土的时间不得大于30分钟,否则须重新清孔;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进行记录,混凝土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0。(7) 水下混凝土的塌落度为180220mm。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的浇注时间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对浇注过程中的一切故障均应记录备案。导管埋深宜为26m,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工程桩施工应超灌至少500m

3、m 的混凝土。2、 允许偏差钻(冲)孔灌注桩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钢筋笼主筋间距10箍筋间距或螺旋箍螺距20笼 直 径10笼 长 度50桩的位置偏移泥浆护壁钻(冲)孔灌注桩垂直于桩基中心线12根桩,单排桩、群桩、基础的边桩d/6且100沿桩基中心线条形基础的桩、群桩基础的中间桩d/6且150垂直度0.5/100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厚度(水下混凝土)20注:d 为桩的直径。 三、 操作工艺(一) 泥浆的制备和处理1、 除能自行造浆的土层外,泥浆制备要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2、 泥浆护壁要符合下列规定a、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要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要高出最高水

4、位1.5m以上。b、在清孔过程中,要不断置换泥浆,直至浇筑混凝土。c、浇筑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要小于1.25;含砂率8%;粘度28s。d、在易产生泥浆渗漏的土层中要采取维持孔壁稳定的措施。e、废弃的泥浆、渣要按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处理。(二)护筒埋设1、 钻孔按要求前把护筒埋设好。2、 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冲)头200mm。3、 护筒位置要埋设正确和稳定,护筒与孔壁之间要用粘土填实,护筒中心与桩孔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4、 护筒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小于lm,在砂土中不小于1.5m,并要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lm 以上。(三) 桩机就位钻(冲)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

5、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冲)孔深度,要在机架或钢丝绳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四) 钻(冲)孔作业必须保证成孔直径不小于设计桩径。为防止表层土受振动坍塌,钻(冲)孔时不要让泥浆水位下降,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测定泥浆相对密度。(五) 孔底清理及钢筋笼安放1、排渣泥浆的相对密度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遇到溶洞时泥浆相对密度要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相对密度要相应提高。2、在钻(冲)孔至设计标高后,要对孔底沉渣进行清理。3、 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放前要绑好砂浆垫块;吊放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要立即固定,防止上浮。(六) 水下混凝土浇筑在清孔完成30分钟

6、内要浇注水下混凝土,随着混凝土不断增高,孔内沉渣将浮在混凝土上面,并同泥浆一同排回贮浆槽内。水下浇筑混凝土要连续施工。(七) 试块留置同一配合比的试块,每班不得少于2组。每根灌注桩不得少于2组。(八)冬期施工1、低温焊接钢筋应设挡风棚,焊接后焊缝应缓慢自然冷却,不得立即接触冰雪;2、商品砼应检测塌落度和进场厂温度,且不应低于15,浇筑后覆盖保温防止受冻;3、按照冬期施工要求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四、 施工注意事项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1)预防塌孔a、在钻进之前仔细研究地质资料,在钻进时应控制进尺,穿越溶洞时选用较大比重、粘度、胶体率的优质泥浆,或投入粘土掺片石,低锤冲击,使粘土块、片石挤入孔壁。

7、b、如地下水位变化过大,采取加高护筒、增大水头等措施。c、严格控制冲程高度。2)预防钻孔漏浆加稠泥浆或投入粘土,慢速转动或低锤密击,或在回填土内掺片石,反复冲击,增强护壁。3)预防斜孔与纠偏a、安装钻(冲)桩机时,底座要水平。起重滑轮缘、钻头(冲锤)、护筒中心要在同一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b、已经斜孔时,应该在孔内填充优质的粘土块和石块,将斜孔部分填平,慢速转动或低锤密击,往复扫孔纠正。(4)预防钢筋笼放置与设计要求不符、钢筋笼变形、保护层不够、深度位置不符合要求a、钢筋笼过长时应分段制作,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再分段焊接。b、钢筋笼在运输和吊放的过程中,按要求设置加劲箍,并在钢筋笼内每隔34m装

8、一个可拆卸的十字形临时加劲架,在钢筋笼吊放入孔时再拆除。c、在钢筋笼周围主筋上每隔一定间距设置混凝土垫块,混凝土垫块根据保护层的厚度及孔径而定。d、清孔时将沉渣清理干净,保证实际有效孔深满足设计要求;清空孔后检查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且小于50。沉渣厚度检测分两次,第一次为成孔后,第二次为钢筋笼安装后,浇筑砼之前。e、钢筋笼应垂直缓慢放入孔内,防止碰撞孔壁。钢筋笼放入孔内后,要采取措施固定好位置。f、对在运输、堆放及吊装过程中已经发生变形的钢筋笼,应进行修理后再使用。(5)预防断桩a、混凝土塌落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规范要求控制。b、边灌混凝土边拔导管,做到连续作业。灌注时勤测混凝土顶面上升高度,随

9、时掌握导管埋入深度,避免导管埋入过深或导管脱离混凝土面。五、 成品保护1、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吊入桩孔内,要牢固确定其位置,防止上浮。2、灌注桩施工完毕进行基础开挖时,要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并要检查每根桩的纵横位置偏差。3、在桩机安装,钢筋笼运输及混凝土浇筑时,均要注意保护好现场的轴线桩,高程桩,并经常予以核校。4、桩头外留伸入冠梁的主筋插铁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压断。5、桩头的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5MPa时,不得碾压,以防桩头损坏。六、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施工档案资料1、 桩基施工方案、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单;2、 桩位编号布置图;3

10、、 灌注桩施工资质复印件;4、 使用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合格证、复验报告等);5、 桩施工隐蔽记录或施工记录:(1) 灌注桩施工记录表(辽档表);(2) 成孔隐蔽记录a) 钢护筒制作与安装(平面位置、护筒顶标高);b) 桩成孔(钻机类型、施工方法、泥浆配制(配合比)及技术指标、成孔时间、成孔验收(桩长、岩面标高、嵌岩深度、成孔后沉渣厚度检测);(3) 钢筋隐蔽记录(钢筋龙制作、安装位置);(4) 桩混凝土隐蔽记录(混凝土强度等级、种类、配比单编号、浇注方法、浇注前的沉渣厚度两次检测、混凝土浇筑顶标高、理论与实际混凝土量及充盈系数、桩头凿除、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每桩1组);6、 桩验收资料:(1) 单桩检查验收记录表(监理提供)(2) 桩检验批验收记录;(辽档表)7、 检测报告(钢筋焊接试验报告、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8、 桩基检测(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检测,单桩单柱100%;单桩承载力检测静荷载试验,1%且不少于3根;如无法作静载试验,可作钻心检测10%且不少于10根)9、 技术交底(安全、质量);10、 桩竣工图。七、其他1、未尽事项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实施。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