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教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4650153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主席在花山》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8、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会读本课的词语:“碾子、簸箕、俺、吱吱扭扭、一筒、炊事员、沏茶、瓷碗、舀了、笤帚”,并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了解毛主席在花山的三件事,感受毛主席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品质和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学法指导:在合作之前要充分的自学,将课文读通、读顺,自学生字词。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打上问号,在小组内讨论。课前积累: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1、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2、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3、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4、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5、

2、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6、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写人。知识链接:石碾 用圆柱形石头做成的粉碎粮食用的加工工具。这种工具自南北朝后使用比较普遍,现被碎米机等代替,有些农村地区还可以看到石碾。有的地方靠人力,或靠马、牛、驴等,先进的用水能,推动石碾转动。花山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以北的一个小村子。年春夏之交,中央领导同志从山西前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的途中,曾在这里住过几天。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前往西柏坡的目的是为了召开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于年月日至日胜利召开,讨论了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提出了党在胜利后的总任务。文章就讲了毛主席在花山村关心群众碾米、给碾米的群众送茶水和

3、帮助群众推碾子三件事,表现了毛主席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的崇高思想品质。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导入:同学们,在前两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一起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让我们今天一起走进花山再去了解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板书课题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要求大家用本单元学过的学习方法独立阅读课文, 1通过自学,会读本课的词语:“碾子、簸箕、俺、吱吱扭扭、一筒、炊事员、沏茶、瓷碗、舀了、笤帚”,并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了解毛主席在花山的三件事,感受毛主席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品质和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二

4、、预习检测1、我能读准下面的词语:(1)、指名读词语: 碾子 簸箕 俺们 吱吱扭扭 拘束 炊事员 沏茶 瓷碗 旮旯 舀水 笤帚 夜以继日(2)、说说下列词语意思:簸箕 端详 诚恳 操劳 旮旯 夜以继日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毛泽东来到碾米群众中交谈并帮群众推碾子。相机板书三、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毛主席为什么要请群众回来碾米?还给群众沏茶喝?结合课文具体语句加以体会。毛主席不愿因为自己一个人的工作而耽误全村群众吃饭,还给群众沏茶喝。可以看出他时时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 课文

5、通过“碾米”“送茶”这些事,表现了毛主席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坚持同群众同甘共苦的思想品质。警卫员为了不影响毛主席的工作,请乡亲们到别处去碾米。“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说明毛主席十分注意体察民情,它不仅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而且惦记着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琐事)“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引导学生抓住“皱了皱眉”、“又放下了” 体会,此时毛主席可能在想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毛主席非常关心群众).毛主席说服警卫员的那段话怎么

6、理解?毛主席说服警卫员时,一共讲了三层意思。一是进行革命战争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二是“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 (说明毛主席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怎样理解课文结尾的那一句话?最后一句话说明老人还没有认出毛主席来,但是他可能看到过不少类似的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的八路军或解放军的领导干部,所以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说明毛主席及其率领的革命干部已经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已经深得人心了。.这篇课文表现了毛主席怎样的优良作风?课文表现了毛主席依靠群众、关心群众

7、,坚持同群众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5、总结全文: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的群众。6、体会写法:(1)本文在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2)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为什么这样安排? 这样安排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详写,反之,简写。碾米、送茶和替母女俩推碾子是主要内容。这些内容突出了毛主席关心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的思想品质。毛主席夜以继日的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是次要的内容,课文中一带而过。(3)、课文中的三件事,不管哪一件先写都行,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让警卫员把群众请回来碾米,不要影响群众正常生活,表现了主席对群众的关心。进而派警卫员每天给碾米群

8、众送去茶水,表现主席对群众的体贴、爱护。最后毛主席来到群众中,亲手给群众递去茶水、帮群众推碾子,表现了主席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三件事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同时这样的叙述顺序也符合一般的事理发展过程。)四、学后反思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提示:可从内容、写法等方面来谈)五、是啊,毛主席夜以继日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的同时,也时时不忘关心人民群众。他就像金色的太阳给人民光明和温暖。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来听听这首动人的赞歌吧,如果你会唱,你就跟着一起唱吧!(播放歌曲北京的金山上)板书设计:毛主席在花山让碾台(详写)请喝茶(详写)帮碾米(略写)关心群众 热爱群众 为群众着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