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4 高考押题卷一(解析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464606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4 高考押题卷一(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4 高考押题卷一(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4 高考押题卷一(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4 高考押题卷一(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4 高考押题卷一(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4 高考押题卷一(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4 高考押题卷一(解析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押题卷一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本草图经在绿矾项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因为绿矾能电离出H,所以有“味酸”B天工开物记载:“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陶是一种传统硅酸盐材料C“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描述的是水的三态变化:“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冰转化为水吸热D唐末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文中描述的是黑火药的制作过程【解析】A项,绿矾不能电离出H,之所以有“味酸”,是由于FeSO4是

2、强酸弱碱盐,易水解而使其水溶液呈酸性,故A项错误;B项,陶瓷是传统硅酸盐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正确;C项,“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描述的是水变成冰就没有声音,有三态变化,“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冰转化为水吸热,正确;D项,黑火药是由木炭粉(C)、硫磺(S)和硝石(KNO3)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根据题意可以知道,题中描述的是制备黑火药的过程,D选项正确。【答案】A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L1AlCl3溶液中含有的Al3数目小于NAB标准状况下,11 g 3H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6NAC1 mol Li2O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

3、大于3NAD常温常压下,4.6 g NO2所含的氮原子数目为0.1NA【解析】题中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故不能计算Al3的数目,A项错误;3H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3222,质子数为10,所以11 g 3HO中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05 mol,B项错误;Li2O和Na2O2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均为21,故1 mol Li2O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NA,C项错误;n(NO2)0.1 mol,虽然存在可逆反应:2NO2N2O4,但根据氮原子守恒知,氮原子总数不变,n(N)n(NO2)0.1 mol,D项正确。【答案】D9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是()A图:验证H2CO

4、3的酸性强于H2SiO3B图:收集CO2或NH3C图:分离Na2CO3溶液与CH3COOC2H5D图:分离CH3CH2OH与CH3COOC2H5【解析】图中制得的CO2中含有HCl,HCl通入Na2SiO3溶液中也会产生白色沉淀,A项不合理;图中收集CO2时,用向上排空气法,气体从左管进,收集NH3时,用向下排空气法,气体从右管进,B项合理;图为蒸馏装置,而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应用分液的方法,C项不合理;CH3CH2OH和CH3COOC2H5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项不合理。【答案】B10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单质与H2在暗处能化合并发生爆

5、炸,X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W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质的沸点:ZWB简单离子半径:XWC元素X与氧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D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解析】根据题意可推知,W为F,X为Na,Y为Al,Z为Cl。F2、Cl2均为分子晶体,结构相似,Cl2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则Cl2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故沸点:Cl2F2,A项正确;Na、F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aF,B项错误;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C项正确;Na、Al、Cl

6、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HClO4,两两之间均能相互反应,D项正确。【答案】B11有机物M、N、Q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BN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CQ的名称为异丙烷DM、N、Q均能与溴水反应【解析】依题意,M、N、Q的结构简式分别为。确定M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可以转化为确定丁烷的一氯代物,丁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3、,它们的一氯代物均有2种,故丁烷的一氯代物共有4种,除M外,还有3种,A项正确;N分子可以看做乙烯分子中的2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甲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

7、能共平面,所以N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项错误;Q的名称是异丁烷,C项错误;M、Q为饱和有机物,不能与溴水反应,N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答案】A12银Ferrozine法检测甲醛(HCHO)的原理为在原电池装置中,氧化银能将甲醛充分氧化为CO2;Fe3与产生的Ag定量反应生成Fe2;Fe2与Ferrozine形成有色配合物;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吸光度与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成正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负极上消耗1 mol甲醛时转移2 mol电子B溶液中的H由正极移向负极C理论上消耗的甲醛与生成的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D中,甲醛浓度越大,吸光度越小

8、【解析】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HCHO4eH2O=CO24H;正极的电极反应式:2Ag2O4H4e=4Ag2H2O。负极上消耗1 mol甲醛时转移4 mol电子,A项错误;溶液中的H由负极向正极迁移,B项错误;存在关系式:HCHO4Ag4Fe2,故理论上消耗的甲醛与生成的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C项正确;甲醛浓度越大,理论上生成的Fe2的浓度越大,进而得到有色配合物的浓度也越大,溶液吸光度越大,D项错误。【答案】C13一定温度时,向含Cu2、Mn2、Fe2、Zn2等四种金属离子(M2)的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生成硫化物沉淀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 c(S2)与lg c(M2)的关系如

9、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Ksp(MnS)1.01035B向含等物质的量浓度Mn2、Zn2的稀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Zn2先沉淀C向c(Fe2)0.1 molL1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uS粉末,有FeS沉淀析出DNa2S溶液中:c(S2)c(HS)c(H2S)2c(Na)【解析】选项A,根据CuS对应的点(10,25)计算,c(Cu2)1.01025 molL1,c(S2)1.01010 molL1,故Ksp(CuS)c(S2) c(Cu2)1.01035,而Ksp(CuS)1.01035,错误;选项B,Ksp(MnS)Ksp(FeS),可析出FeS,正确;选项D,在Na2S溶液中,由

10、物料守恒知:2c(S2)2c(HS)2c(H2S)c(Na),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8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6(14分)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工业废水中游离态氯含量的实验分析报告。请回答下列问题:(1)测定目的:测定某工厂工业废水中的游离态氯的含量。(2)测定原理:Cl22KI=2KClI2;I22Na2S2O3=2NaINa2S4O6。(3)实验用品及试剂:仪器和用品(自选,略)。试剂:指示剂_(填名称),KI溶液,浓度为0.01 000 molL1的标准Na2S2O3溶液,蒸馏水等。(4)实验过程:取水样

11、10.00 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加10.00 mL 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取_(填“碱式滴定管”或“酸式滴定管”),经检查不漏水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然后装入0.010 00 molL1Na2S2O3溶液待用。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方进行滴定,眼睛注视_直至滴定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5)数据记录与处理: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mL标准Na2S2O3溶液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实际体积/mL110.000.0020.0020.00210.000.1020.0019.90310.000.1020.2020.10则废水中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从实验过程分析,此浓度比

12、实际浓度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造成该误差的原因是_(若认为没有误差,该问可不答)。(6)问题和讨论:实验结束后,某同学所得实验结果误差较大,其所测游离态氯的含量比废水中Cl2的含量低。经过思考,该同学提出了下列可能造成结果偏低的原因,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_(填序号)。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B滴定过程中由于振荡过于剧烈,使少量溶液溅出锥形瓶外C滴定前平视Na2S2O3液面,滴定后俯视Na2S2O3液面D滴定管没有用Na2S2O3标准溶液润洗【解析】(3)本实验先用KI溶液与水样中的Cl2反应生成单质碘,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碘单质,显然,指示剂应选

13、用淀粉溶液。(4)因Na2S2O3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所以应选用碱式滴定管。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方进行滴定,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至滴定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恢复。(5)实验过程需要采集的数据有:待测溶液体积(mL)、Na2S2O3标准溶液体积(mL)(包括记录滴定前、滴定后的刻度,平均体积等)。滴定中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是20.00 mL,则废水中Cl2的物质的量浓度可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关系n(Cl2)n(Na2S2O3)12计算,c(Cl2)c(Na2S2O3)0.010 00 molL1。由于滴定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后,没有用

14、Na2S2O3标准溶液润洗,所以实验使用的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所测c(Cl2)比实际浓度大。(6)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会导致读取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最终结果偏高,A项错误;滴定过程中少量溶液溅出锥形瓶外会导致取用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最终结果偏低,B项正确;滴定前平视Na2S2O3标准液面,滴定后俯视Na2S2O3标准液液面会导致读取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最终结果偏低,C项正确;滴定管没有用Na2S2O3标准溶液润洗导致取用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高,D项错误。【答案】(3)淀粉溶液(4)碱式滴定管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恢复(5)0.010 00 molL1偏大滴定管没有用标准Na2S2O3溶液润洗 (6)BC27(14分)工业采用氯化铵焙烧菱锰矿制备高纯碳酸锰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CO3,其中含Fe、Ca、Mg、Al等元素。Al3、Fe3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