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下练习7教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4644401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下练习7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六下练习7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六下练习7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教版六下练习7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教版六下练习7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下练习7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下练习7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习7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语文与生活,引领学生走进先哲孔子,理解孔子名言的意思,并且能够灵活运用。2.理解诵读与积累部分,品悟孔子教育教学的思想精髓。3.学会写好钢笔字。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名言的意思,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积累成语,初步了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思想精髓。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走进名言1.孔子的名言对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1)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出示自读要求:自读名言,力求把名言读准确,读出韵味,有拿不准读音的字,可以使用工具书;思考每句名言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可以通过抓住关键的字

2、词去理解,对于有难度的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你觉得哪句话对你最有启发,联系实际说清楚使你懂得了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读准下面加点的字:不亦说乎 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教师相机引导抓住关键的词去理解。“不亦说乎”中的“说”意思是:高兴、快乐。罔:迷惘。殆:精神懈怠。温:温习。故:旧的。2.分句出示名言,指名读。并且简单用自己的话去理解。3.教师联系生活列举事例,学生说说可以使用哪句名言。如:爸爸很喜爱读书,每每都忘记了该吃饭了,以读书为自己的乐趣,这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我们平时在生活学习中遇

3、到问题,只要他会了,就去请教,无论长幼,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老师,这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要求用上名言。【设计意图:积累语言,最终要回到运用语言上。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将名言运用到实例中,是个很好的途径。此环节还要启发学生去搜集平时与人交谈时听到的孔子的名言,活学活用。】二、走进成语过渡:孔子带给我们这么多的名言,在许多名言中藏着一些成语,我们应该把它们积累下来。1.出示成语。学生自由朗读。2.指出一些字,指名读。苦心孤诣 有教无类 诲人不倦 3.出示一些字,学生理解。厌 诣 过 贤 类 倚 诲 川4.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成语。三、走进春景1.泗水河的春景如诗如画,

4、让我们用心把它描绘出来。出示写好钢笔字的内容。2.学生思考如何把这些字写好。(1)自主观察、思考。(2)小组内互相交流。(3)指名说。3.教师指导。引导学生注意字与字的距离,字的行款安排,笔画之间的衔接,运笔的轻重。如:“翩”注意左右的距离一样大,第一个“习”要写得小一些。4.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书写有困难的学生。5.学生展示自己书写的内容,全班评价。四、作业板书设计: 练习7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临别赠言的特点。2.学习写临别赠言,表达对老师、同学的依依不舍之情。教学重点:了解临别赠言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习写临别赠言,表达对老师、同学的依依不舍之情。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教师

5、谈话:六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这快要离别的时刻,大家一定有着对同学,对老师依依不舍的感情,让我们将这离别之情化为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他们吧。今天,让我们敞开心扉,写出祝福!2.板书题目:临别赠言3.学生齐读。二、道出心声1.话别恩师(1)情境再现:播放一组图片,小学六年来一些老师批改作业、上课、辅导学生场景的照片。播放结束说:马上要离开了恩师,你心中想说些什么呢?(2)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3)教师引导:如果你要把你所说的话,变成对老师的祝福,如何修改呢?记住要联系平时的学习生活。(4)学生在本子上修改,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写的好的及时在班级交流。2.话别同学(1)情境再现:同学在一起参加比赛的

6、图片,同学课间共同的游戏,同学间的共同研究难题播放结束说:马上要离开了朝夕相处、天真烂漫的同学,你心中想说些什么呢?(2)学生自由表白。(3)教师引导把心中的话语变为美好的祝福。(4)学生练写。三、走近赠言1.了解赠言。什么叫赠言?(1)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2)教师说:用良言相勉励。多用于临别之时。语本荀子非相:“故赠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赠言虽欲尽,机心庶应绝。” 袁鹰 悲欢飞:“小学毕业时,他给一个好朋友写了临别赠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2.赠言的格式。教师出示赠言格式。学生大致了解。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给了我最美好的东西快乐的时光我

7、一定要留在心中。 当了你们半年的同学,我明白了:友情是不可缺少的,当我们挥手告别时,请记住我的祝福。当我一声:“再见。”告别了你们,请你们永远记住我,我将把你们留在内心深处,难以忘怀! 你给我最真诚的友情,我将永远记住你。你那真诚的友谊和你那豪爽的性格,让我们成为了好朋友,让我永远的记住你。你送给我最真挚的友谊,我将永远保留在心中。 亲爱的同学你们给了我无穷的欢乐,你们的语音我时时刻刻铭记在心中,当我们要离开我们的母校我会对你们说:“亲爱的同学,祝你们天天快乐,开心。 我们即将毕业了,我将祝福你们学习成绩天天向上!你们亲爱的同学XXXXXXX年X月X日3.比较赠言与书信的不同。赠言多写祝福的话

8、语,不能去描述一些事情。赠言的内容不宜太长。4.学生把对老师、对同学的心声写成赠言的格式。教师巡回指导。【设计意图:学生容易将赠言当成书信来写,所以比较两者不同非常必要。展示赠言范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赠言的特点,并灵活运用。】四、展示赠言1.学生课前准备好自己制作的书签、卡片等。教师指导学生将赠言写在上面。2.展示赠言。学生在班级自主地读出自己的赠言,其余学生送以掌声。3.赠送赠言。学生将各自做好的赠言送给老师或者同学。五、唱出心声:全班齐唱友谊地久天长板书设计: 临别赠言真情祝福 语言简练练习7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例字“花喜木 迎秀春”的书写,掌握毛笔字运笔方法。2.通过练习,掌握上下

9、、半包围和独体字的特点。3.在书写中感受汉字造型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书法艺术的感情。教学重点: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花喜木 迎秀春”。教学难点:掌握笔画的运笔方法。教学过程:一、回忆写法1.说说上节毛笔字课重点练习的是什么字,简单说一下写的时候的注意点。2.展示上节课优秀的作品,学生欣赏。3.检查本节课书写准备的情况。4.把基础笔画各写一遍:(横、竖、撇、捺、点)二、欣赏毛笔字的魅力让学生说说喜欢哪种“花”和 “喜”。为什么?【设计意图:书法教育从欣赏开始。只有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才能真正提升书法艺术的水平。书法教育更注重风格的欣赏,每个学生个性不同,

10、也就喜欢不同字体,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字体就是在培养风格。】三、指导书写1.提出本节课所写的字是:花喜木 迎秀春2.学生观察字,思考其写法,试着说一说。提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地方。3.教师用水与毛笔写在黑板上,边书写边讲解写法。“花”字的草头要写得窄一些,“化”部左右要舒展开,写得略扁而宽舒。“木”字的左右对称平稳,横画略向上斜,中竖上下粗、中间细,撇画略轻,捺画粗重,于平衡中产生变化。“秀”字的“禾”部要写得扁而宽,撇和捺都要取平势,“乃”部上紧下松,要注意其笔画的斜度及钩的位置。“喜”字是中宽型的字,上下部分都要写得窄些,长横为“细腰”,横贯左右,字中七个横之间的间距要均匀。“迎”字的里面部分

11、要左右呼应,竖画粗壮厚重。走之底的点与横折折撇要上下错开位置,捺画纵长,捺脚凝重。“春”字三横的长度必须逐渐递增,长短差距不可过大,撇、捺纵长舒展。“日”部窄小端正,插在撇、捺之间,与上面横画的间距不能过大。四、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1.学生在本子上练写,教师巡回指导,相机帮助书写有困难的学生,并且发现共性的问题及时统一在全班进行讲解。2.学生再次练写,并与同桌交流一下自己认为难写的地方是如何解决的。3.展示学生的作业。全班共同评价。对于好的说出可以学习的地方,对于写得不太好的学生,要及时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加以指导。4.教师小结本次学生练写的情况,并提出要求。五、学习“读一读”,了解我国历代书法作品简介(三)唐代颜真卿楷书、唐代柳公权楷书、宋代苏东坡行书、宋代黄庭坚行书、宋代宋徽宗楷书、元代赵孟黼行书。六、作业:写“花木秀喜迎春”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