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2020061801107.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464398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202006180110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202006180110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202006180110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202006180110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202006180110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202006180110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2020061801107.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考试时间:80 分钟 满分:9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分,每题 1 分)1. 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有关 B细胞内各种细胞器数目和种类的限制C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一定限度 D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的物质运输2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若看到的细胞近无色,体积较大,呈长方形,排列整齐, 但不够紧密,找不到发生分裂的细胞。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漂洗时可以洗去染液防止染色过深 B低倍镜看不到分裂细胞换用高倍镜观察C不是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经分化 D解离

2、时未用盐酸去除细胞壁以分散细胞3.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 DNA 和细胞质中 mRNA 含量变化。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最可能是根尖成熟区细胞 B在分裂间期 1 个中心体复制形成 4 个中心粒 C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蛋白质合成主要发生在 a 和 c D细胞中一条染色体(质)上有 2 个 DNA 分子的时期是 d 和 e4下图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a)、染色单体(b)和 DNA 分子(c)的数量关系。下列解释错 误的是 ( )A可以表示细胞分裂的中期,此时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B表示整个间期不恰当,因为 DNA 复制之后其数量要加倍且要出现染色单体 C可

3、以表示细胞分裂的后期,此时的主要特征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D可以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此时期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染色单体5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的原因是不同细胞的 DNA 执行情况不同 B衰老细胞的色素积累是由于细胞膜的透过性增强 C人体癌细胞存在原癌基因,正常细胞才具有抑癌基因 D正常细胞没有自动结束生命的基因,所以不发生凋亡16对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脱离了植株的芽,一定能表现出全能性 B未脱离植株的幼叶,才能表现出全能性 C个体发育中,由于细胞内的基因发生变化,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 D己分化的蛙的成熟红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

4、整个体的潜能 7. TGF一131一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 J3 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蛋白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 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 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原癌基因 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敲除该种受体蛋白基因,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8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B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代谢增强 C细胞衰老,膜

5、通透性降低;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 D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 9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后的小鼠仍存活的原因是S型菌的DNA经加热后失活 B. 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活菌混合注射,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只有S型菌而无R型菌 C与体内转化实验相比,体外转化实验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D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未证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 10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只有少数具有放射性 B用355标

6、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保温时间太长或太短均可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 C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别是在细菌的核糖体和细胞核中合成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烟草的遗传物质可被RNA酶水解B.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有些是RNA D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2下图为真核生物DNA分子的结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 DNA分子一条单链上相邻碱基A与T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C. DNA的双

7、螺旋结构是根据物理模型DNA衍射图谱构建的 D. DNA分子的每个脱氧核糖连接着一个或两个磷酸基团13下图DNA分子片段中一条链由15N构成,另一条链由14N构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DNA分子独特的空间结构使其具有特异性 BDNA分子复制时,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 C若该DNA分子中一条链上G+C=56%,则无法确定整个DNA分子中T的含量 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n代,子代中含14N的DNA占1/2n141958年,科学家设计了DNA复制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实验的培养条件与方法是:(1)在含15N的 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若干代,使其DNA均被15N标记,离心结果如下图的

8、甲;(2)转至14N的培养 基培养,每20分钟繁殖一代;(3)取出每代大肠杆菌的DNA样本,离心。下图的乙、丙、丁是某 学生画的结果示意图。下列有关推论正确的是( )A出现丁的结果需要60分钟 B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的结果 C转入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14N的DNA占3/4D丙和丁图结果的出现证明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15下列有关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形成的两条子链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BDNA复制过程在真核生物体内绝大多数细胞中都能发生CDNA复制过程中解旋和新合成的子链延伸是同时进行的D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DNA复制的场所可以在细胞核、线

9、粒体和叶绿体16下列关于真核生物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始终等于DNA分子的数目 B有丝分裂有利于保持亲代和子代细胞间遗传性状的稳定 C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 D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一个基因只决定一种性状17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 DNA 和 R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同的 rRNA 分子在不同细胞中参与构成的细胞器不同 B相同的 mRNA 分子在不同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C相同的 tRNA 分子在不同细胞中转运的氨基酸不同 D相同的 DNA 分子在不同细胞中转录产物可能不同1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正确的是

10、( )A转录产生的 mRNA 碱基序列与非模板链相同 B真核细胞内所有的 RNA 都在细胞核内合成 C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与 DNA 中碱基以氢键结合 D一个 DNA 分子只能转录产生一种 mRNA 分子19下图为某细菌 mRNA 与对应的翻译产物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分子 mRNA 有一个游离磷酸基团,其它磷酸基团均与两个核糖相连BmRNA 上的 AUG 是翻译的起始密码,因此它不能决定氨基酸 C一个 mRNA 有多个起始密码,所以一个 mRNA 可翻译成多种蛋白质 D在该 mRNA 合成的过程中,核糖体就可以与之结合并开始翻译过程20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遗传

11、信息储存在 DNA 或 RNA 的核苷酸序列中 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生物性状实现的基础 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21HIV 是逆转录病毒,其 RNA 在逆转录酶作用下生成病毒 cDNA。AZT(叠氧胸苷)是碱基 T 的类似 物,能取代 T 参与碱基配对,并且 AZT 是逆转录酶的底物,可阻断新病毒的形成,但不是细胞中 DNA 聚合酶的合适底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ZT 可作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BAZT 可与碱基 A 发生互补配对CAZT 不会抑制细胞中 DNA 的复制 DAZT 参与细胞中 DNA 的转录过程22图甲、乙所

12、示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所示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DNA 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23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表达过程中所需的 tRNA 种类数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B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 DNA 和 RNA 上 C转录出的 RNA 中嘌呤所占比例与对应基因中嘌呤所占比例相等 D当翻译过程中 tRNA 与 mRNA 的终止密码配对时,

13、翻译过程即停止24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氨基酸都由多种密码子决定,每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 B以 DNA 分子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 mRNA 中碱基个数比该 DNA 单链少C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也可以发生在细胞质中D一个核糖体可同时结合多条 mRNA 链,从而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蛋白质25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都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不同 C患白化病夫妇所生的孩子均为白化,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长翅果蝇的

14、幼虫在 35下培养出现残翅,可能与温度影响酶活性有关26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豌豆为闭花受粉植物,在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等 B杂交实验过程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高 茎( ) C纯合高茎与矮茎杂交子代表现为高茎,既能说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又能否定融合遗传 D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演绎”是对 F1 与隐性个体杂交的子代性状分离比的预测2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 性状分离指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C. 等位基因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 和 D 不是等位基因D.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实验只能用于检测 F1 的基因型28某植株表现为显性性状且为异花传粉,采下该植株上的一粒种子,发育成个体,下 列对该个 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可能是显性纯合子 可能是隐性纯合子 可能是杂合子 肯定是杂合子A. B. C. D. 29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 1:1 比例的是( )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杂种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杂种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A B C D30某同学做一对遗传因子的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