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2宇宙中的地球.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4643693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2宇宙中的地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高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2宇宙中的地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高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2宇宙中的地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高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2宇宙中的地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高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2宇宙中的地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高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2宇宙中的地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2宇宙中的地球.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 宇宙中的地球一、单选题(2013高考题福建卷)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5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112题。图5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A 全球昼夜平分B 北半球为夏季C 太阳直射20S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答案】11.D 【命题立意】本题以遮阳板为切入点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及应用,考查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解题思路】本题注意关键词“正午”和“一年最大值”,结合太阳高度角越大,照射到室内的面积越小,反之,照射面积就越大。该地位于福建省(北半球),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

2、回归线,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因此选D,该题要注意正午太阳高度与照射面积关系,学生可能会容易选择B,认为北半球夏季,昼更长,照射面积就更大,该题考查正午时刻,不是一天。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B C D 【答案】12.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知识,重在考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体现新课标理念。【解题思路】济南的纬度比福建纬度更高,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和最小值都比福建更小,正午太阳照射室内面积的最大值会更大,因

3、此为了让遮阳板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果安装高度不变,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太阳光线更斜,那么遮阳板必须要加长,如图1红色虚线,第2种情况,如果遮阳板长度不变,那么安装高度应该降低,如图2红色虚线。济南图2济南图1(2013高考题广东卷)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A0B1/3C1/2D2/3【答案】6.A。【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虽说是新旧日期交替规律,但实质是地方时运算;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试题难度:中。【解题思路】已知北京时

4、间,找到地方时0点所在的经线(170.5E),从而寻找出新旧日期的分布范围。很明显,此刻没有出现12月22号,故选A。【易错点拨】0点所在位置会不停地跑动(象扫描仪的移动光束),方向是向西。因此:每一条经线在24小时内,都会有一次机会成为0点经线,但是这种0点资格每次都只有一瞬间。(当120E为20点这一瞬间时,全球日期统一,这一瞬间之后,新的日期会在180经线的西侧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日期占的范围越来越大,而旧的日期范围越来越小。00点经线120E170.5W2013年12月21日19:18(减去19小时18分)1801800点经线向东至180为2013年12月21日范围(A号)0点经

5、线向西至180为2013年12月20日范围(A-1号)(2013高考题江苏卷)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A15N,135EB15S,135WC2326N,0D2326S,180【答案】B【命题立意】作为试卷第1题,难度不大,考查晨昏线的基本概念和极昼范围与直射点纬度的关系。【解题思路】根据题干,EF为晨昏线,且位于EF上的点P正值日出,故EF为晨线;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半球,故排除A、C两项;D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与图示不符,故排除,只有B项是正确的。(图

6、1为地球的侧仰视投影图,经度不易判断,根据大陆轮廓可知,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度数为135E,易求得直射点经度为135W)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答案】A【命题立意】该题目考查中国各区域不同季节的地理现象,涉及雨带推移、昼夜长短变化、农作物种植制度、河流汛期等知识点,中等难度。【解题思路】根据第1题,太阳直射15S,为北半球的冬半年。A选项冬小麦一般在9、10月播种,B选项为6、7月份,C选项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为冬至日,D选项塔里木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一年中流量最大为7、

7、8月份,故选择A。(2013高考题四川卷)图5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据此回答910题。图5 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A 昼夜温差大B 秋雨绵绵C 气候湿热D 台风频繁 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A 东北方向B 东南方向C 西北方向D 西南方向【答案】9.A 10.D【命题立意】本组题通过景观图片考查环境特征,同时考查某一个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从此题可看出地球运动部分的考查难度在降低。此题难度较低。【解题思路】由“屋顶为平顶”可知该地降水较少,“厚度很大的墙体”可以保温,

8、可推知该地昼夜温差大,故第9题选A。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应位于正南方天空,正午前后应位于偏南方天空,地方时15时,太阳应位于偏西方天空,故选D。当然,此题也可根据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进行直接选择。(2013高考题浙江卷) 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A同时出现日落B经过太阳直射点C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D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晨昏线的相关知识。晨昏线圈为大圆,其中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可以判断出该点位晨昏线与纬度相切的最高点,由于只有一点为12时,故晨昏线与经线不重合,所以不可能是两个日

9、期的分界线(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均以经线为界)。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与晨昏线重合,根据“五角星”的五个点的分布可以类比分析,不相邻两点可能同时位于晨线或昏线上,所以有可能同时出现日落。晨昏线太阳高度为0,不可能经过太阳直射点;由于晨昏线不和纬线重合,所以不可能是一段固定的纬线。综合可知,答案A正确。(2013高考题海南卷)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45分。据此完成1517题。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 )A北太平洋B南太平洋C北印度洋D南印度洋日至记录当天,该船的航向可能是( )A正北B东北

10、C正南D西南日志记录当天考察船经过的海域,当月的天气状况多为( )A阴雨绵绵、风微浪缓B晴朗少云、风急浪高C晴朗少云、风微浪缓D雷雨频发、风急浪高【答案】15.D 16.B 17.C【命题立意】本题组通过航行日志记录考查地球运动中关于地方时、昼夜长短的变化、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气压带风带的考查。设计巧妙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解题思路】从题中所给的资料中可以得出如下信息:太阳从正东方升起说明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第15题,通过北京时间8时日出,可以计算出与该船所在经度相差2小时,为东经90洋面上,位于印度洋;此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而桅杆影子朝正南说明该船位于南半球

11、。因此为南印度洋。第16题,从材料中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可以计算出该船经历的昼长是19:458:0011小时45分小于12小时,说明该船向偏东方向航行(向东航行船只昼夜更替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导致昼长小于12小时。因此只能选B项。第17题,桅杆影子正南说明此时为正午太阳高度60,说明该船位于30S附近海域,主要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天气晴朗少云、风浪小。故选C。(2013高考题天津卷)图4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89题。a北极星图4据图4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答案】8.A【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相关内容。【解题思路】由北极星位置可以判断答案,由于地轴向北指向北极星附近,故极地地区北极星仰角接近90低纬地区在地平线附近,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而图中北极星位置接近于地平面,故摄影师地点位于低纬度地区。故选A选项。图4中a恒星视运动准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答案】9.B【试题立意】地球自转角速度的相关内容。【解题思路】由a恒星视运动参照物是以地球为参照物,恒星转过50,实际是地球自转50。由地球自转角速度15/h可得出50即三个多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