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4643017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老河口市袁书堂中学 陈书明“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规范实验步骤,注重观察实验现象,强化课内外实验,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的生物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并且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教

2、师可通过生动有趣的生物演示实验,讲述生动的生物学史,列举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学现象等,多种方式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解释生物现象、探索新问题的求知欲。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中学生好动,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

3、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学生的手脚,教师要相信学生都能成功的完成实验,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直至实验成功,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但在放手实验时,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二、掌握步骤,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前先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再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抓住每一步的关键,并在每个实验步骤中规范操作,

4、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一、安放距桌边一掌;二、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三、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同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

5、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适当。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观察,就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多种能力1、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一个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且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动力,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去发现问题。例如,在研究“消化”的实验里所提出的假设: “细胞膜只能透过小分子物质,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

6、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细胞膜。”这个假设的理论根据是:(1)人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活的细胞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3)营养物质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里的;(4)人和动物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食物;(5)食物营养成分中有大分子物质。通过生物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经过反复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理安排和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学生求动、求趣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避免了死记硬背。例如:学习“蝗虫”前,我布置给学生一个兴趣小实验,回家捉两只蝗虫,并将一只蝗虫

7、的头部浸入水中,而将另一只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哪只蝗虫先死,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印象深刻。号召学生走进大自然,组织、指导学生观察农作物、蔬菜、果树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观察池塘中的水绵,农房旧墙墙壁上的葫芦鲜。观察家禽、家畜、各种昆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观察青蛙生态发育过程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完成相关的观察实验,不仅能让学生在观察中获取新的生物知识,而且在观察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生物体的形态美、结构美、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美,既陶冶了情操,得到了美的感受,又培养提高了观察能力。3、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 很多实验都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需要学生互助合作。在实验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配合有利于实验顺利进行,更有利于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张扬,同时有利于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加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如初中生物学中“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在实验教学安排上,从叶片的暗处理到遮光处理,从叶片的脱色到滴加碘液的观察都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小组分工协作完成,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